医疗行业的寒冬要来了吗?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2月14日,美国政府发起的大幅削减联邦政府工作人员数量的计划继续推进,解雇了超过9500人。多个部门当天公布了裁员人数和裁员计划。
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其中联邦医疗保健相关岗位的裁减也引发广泛关注,据悉,此次裁员是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整体缩编计划的一部分,涉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14日当天,HHS宣布将裁减下属机构共5200名试用期员工,仅CDC就有近1300名员工面临裁员。
据外媒消息,此次裁员主要针对过去一到两年内新入职公共卫生和科学机构的员工。
佐治亚州民主党参议员乔恩·奥索夫公开谴责政府单日解雇1300余名员工,约占该机构总人数10%,直言此举令"国家抗疫防线出现缺口"。
此前,2月10日,享有“哈佛医学院皇冠”美誉的麻总百瀚也宣布了一项前所未有的裁员计划,波及上百名医疗系统内的员工。
麻总百瀚旗下拥有麻省总医院、布莱根妇女医院及麦克莱恩医院等12家知名医疗机构,员工总数超过8.2万人。其中,麻省总医院在全球最佳医院排名中常年位居前五,彰显了该医疗系统的卓越实力。
顶级医院纷纷裁员,美国医疗寒潮来了?
据悉,此次裁员计划主要针对行政和管理人员。麻总百瀚高管在解释裁员原因时指出,经过对麻省总医院管理结构的研究,该卫生系统一线员工所对应的管理人员数量远高于同行水平,管理层级繁多,管理职位存在重复现象。高管们坦言:“在麻省总医院,有些地方的管理层级甚至达到了15层,而高绩效组织通常只有七八层。”
医学系主任Bruce D. Levy在致该部门员工的电子邮件中透露,此次裁员措施旨在解决医院面临的重大财务赤字问题。“我们已经到了必须控制劳动力成本的地步。”集团声明称,其未来两年的预算缺口约达2.5亿美元。临床、学术和行政领导深入分析当前的医疗保健形势,以及过去几年糟糕的财务状态,做出上述(裁员)决定。
而放眼美国的整个医疗系统,裁员这股风早已吹进了多家医院。
本月8日,全球排名第二的克利夫兰诊所宣布砍掉上百个非临床领域的行政管理岗位,这也是该医院近10年来的首次大规模裁员;凯撒医疗集团在2024年裁员超过450人,杰斐逊健康上个月裁员270人......
有关这次裁员,克利夫兰诊所在一份声明中详细解释了原因:“由于医疗保健行业面临的财务挑战,我们已经重组了组织内部的领域,以更好地适应当今医疗保健环境的需求并提高运营效率。”诊所强调,这种减少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确保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克利夫兰诊所发言人表示:“我们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减少整个组织的行政管理职位数量,”这一决定影响了诊所83,000名员工中的114名,且这些裁员并非特定于某个部门,而是涉及各种非临床领域的行政经理职位。
对于受影响的员工,克利夫兰诊所表示将提供全面的支持。受影响的人可以申请整个组织的其他工作,也可以选择接受遣散费。诊所发言人强调:“我们继续招聘,并在整个卫生系统中有许多职位空缺。”这一措施旨在减轻裁员对员工个人生活的影响,同时也为诊所未来的运营保留人才潜力。
当地多位医疗专家直言,这是美国医疗寒潮的开端。一名曾在马萨诸塞州卫生政策委员会任职、并与包括麻总百瀚在内的多家马萨诸塞州卫生系统合作过的专家认为,裁员可能是出于更紧迫的成本压力。
美国医疗界的这场 “寒冬”,究竟会如何发展,又将走向何方?这不仅关系到美国医疗行业的未来走向,也引发了全球医疗界的广泛关注,值得我们持续跟踪和深入探讨。
裁员和扩招,都是防患于未然
在美国医疗行业寒潮涌动之时,却出现一个矛盾现象:一边裁员,一边为应对需求扩招。
美国居民面临医疗资源缺口扩大问题,慢性病患病率上升、人口老龄化加速、医疗劳动力短缺,使医疗需求持续攀升。数据显示,2022 年至 2026 年,美国全国居民对外科和初级护理需求预计分别以 1.7% 和 2.0%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比如麻省总医院去年为缓解急诊室患者等待困境,增加 94 张床位。
在此情况下,各家医院除了裁撤冗杂的行政人员,还采取了诸多措施来强化医疗部门的收入增长。
自 2022 年起,麻总百瀚致力于整合旗下医院的医疗服务,其中将麻省总医院和布莱根妇女医院的 34 个部门进行了合并;而克利夫兰诊所则是将冗余的行政人员转岗去与临床支持更密切的岗位,并计划在 2025 年招纳更多的临床护士和医生,诊所发言人强调:“在整个卫生系统中,仍有许多职位空缺。”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 Latitude Health 创始人赵衡认为,整合资源和扩招医护,是医院在经费有限时对开支重心的合理调整,将资金集中于临床人员和治疗资源,促进临床部门营收增长。但麻总百瀚此次裁员未触及一线临床医生,仍引发担忧。
赵衡称美国医疗保险以商业保险为主,行政人员承担大量对接保险公司工作,裁减行政人员可能影响临床诊疗效率,且医院营收下滑影响医生待遇提升。部分临床医生担心自己成为下一个被裁对象。波士顿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名誉教授 David Rosenbloom 忧虑,行政人员虽不直接护理患者,但对临床医生的工作支持很重要,大幅削减或增加临床医生压力,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
医疗行业的寒冬要来了吗?
“行业寒冬真的来了吗?” 这一问题在医疗界引发广泛讨论。降薪、欠薪、裁员等现象在医疗行业越发频繁,国内多地医院也倡导 “过紧日子”。某三甲医院院长也曾强调落实该理念对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自2024年初,从卫健委到各医院,紧缩开支呼声渐高。医改专家徐毓才分析,医疗行业困境源于经济环境不佳、医保改革适应难题、医院盲目扩张。
医疗行业寒冬既是挑战也是转型机遇,在医保政策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医院不得不采取减员增效的措施以求生存。这种决策虽然理性,但也涉及到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如何在经济压力和人文关怀间平衡,通过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医疗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医护人员作为行业支柱,其付出和牺牲需得到社会更多关注和支持 。
信息来源:华医网
信息采集:卫健君
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