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 总第791

本期编辑:俞欣怡 范家菀

审核:胡可怡 崔洛宾 叶维杰

执行主编陈卓

*阅读今日日报,请关注“南亚问题研究小组”微信公众号


2023年第一季度印度电动汽车销量报告。 图源: Reddit

路透社、《财富》杂志2月20日报道,美总统特朗普公开反对特斯拉在印建厂。2月18日,特朗普与美“政府效率部”(DOGE)部长、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共同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期间,特朗普明确表示,特斯拉为规避印高关税而在印建厂对美国“不公平”,全世界国家都在通过关税“占美国便宜”,特斯拉“不可能在印度卖出汽车”。马斯克赞同特朗普关于“印关税过高”的观点,并强调“关税应确保公平竞争环境”。印外交部尚未回应特朗普相关表态。据悉,尽管印当前是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但其电动汽车销量长期处于低位,2023年仅售出10万辆。另外,印汽车市场由本土品牌主导,外国品牌仅能争夺约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印高额关税、基础设施不足、消费者偏好低成本汽车等因素进一步增加了外国汽车制造商进入印市场的难度。2月13日,马斯克与印总理莫迪在美会晤,双方探讨印降低进口汽车关税的可能性。会晤后,印媒报道称,特斯拉有望在2025年4月进军印市场,销售其德国工厂生产的汽车。目前,特斯拉已在新德里、孟买选定销售展厅,并在印发布13个中级职位招聘公告。

NEWS


图源: 苏杰生X账号

《今日印度》《印度时报》2月19日、20日报道,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2月20-21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与印外长苏杰生举行会晤。苏杰生在社交媒体平台X(原推特)上仅用一句话描述此次会晤——“21日上午,G20外长会议为印提供了一个在会外会见王毅部长的机会”。据悉,苏杰生G20外长会议上表示,多边主义受到严重损害,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经常陷入僵局。他强调,各国应尊重国际条约,特别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印媒称该言论暗指中国。印政府方面表示,苏杰生参加此次会议旨在加强印与G20国家的接触,以及增强“全球南方”国家的发言权。另据悉,苏杰生2月21日同俄外长拉夫罗夫会晤,双方回顾了印俄双边合作进展,并讨论俄乌冲突的最新进展。值得注意的是,因此次南非担任G20轮值主席国引发美不满(编者注:特朗普政府抨击南非《征用法案》土地改革,指责此举非常恶劣,并表示将削减对南非援助),美国务卿鲁比奥(Marco Rubio)已缺席出席G20外长会议。

NEWS


印度禁用中国应用程序清单 图源:Python

《印度时报》《组织者》2月20日报道,莫迪政府下令封禁119款手机应用程序,旨在加强数字监管、增强国家数字主权,其中多数为中国应用程序。印《信息技术法》第69A条规定,政府可出于维护国家安全、主权、公共秩序利益封锁一切数字内容。自2020年5月以来,印累计封锁267款中国手机应用。此轮封禁的应用程序主要为视频和语音聊天软件,其中还包括新加坡、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应用程序。目前,该禁令在执行上存在延迟,仅15款应用被封禁。对此,中国、新加坡的应用开发者称禁令恐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澳大利亚方面则表示将予以配合。

NEWS


2月19日,阿富汗首都德黑兰内政部外发生枪击事件。 图源: MNA

伊朗迈赫尔通讯社、印《第一邮报》2月19日报道,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内政部大楼外发生自杀式袭击事件,进一步加剧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不稳定。据悉,此次冲突造成人员伤亡,目前通往内政部的道路已被封锁,相关细节尚不清晰。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阿塔政权内部矛盾加剧,三名高层领导人——副总理巴拉达尔(Abdul Ghani Baradar)、内政部长哈卡尼(Haqqani)、副外长斯塔尼克扎伊(Abbas Stanikzai)相继离阿,引发外界关注阿塔政权稳定性。哈卡尼作为阿塔政权二号人物,其离开被视为塔利班内部权力斗争的一个信号,尤其是在他与阿塔最高领导人阿洪扎达(Sheikh Haibatullah Akhundzada)之间的冲突已经公开化。分析指出,阿塔政权的内部分裂和安全局势错综复杂,或进一步复杂化阿安全形势。

NEWS


比拉瓦尔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接受采访。 图源: DW

巴《黎明报》2月18日报道,巴基斯坦人民党(PPP)主席比拉瓦尔(Bilawal Bhutto Zardari)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表示,巴愿作中美之间的“桥梁”,协调两国关系。他指出,中美竞争对全球影响深远,巴希望在未来能够弥合差距,而非加剧分歧。对美关系方面,比拉瓦尔认为,美将印视为遏华盟友,这极大地冲击地区安全,尤其是导致印巴之间的军备竞赛;对华关系方面,他表示,鉴于,中国的持续稳定发展,巴对华合作很“合理”,他强调巴不认为对华关系应以牺牲对美关系为代价;安全挑战方面,比拉瓦尔表示,巴当前面临的安全问题更多源于美撤军后激进组织的势力扩张,而非因为“伊朗因素”。对此,他呼吁国内各政治派别达成共识,以应对这一挑战并加强地区和国际对话。

NEWS


图源: 《加德满都邮报》

《纽约时报》、路透社2月19日、2月20日报道,因美冻结美国际开发署(USAID)外援预算,尼泊尔“千年挑战计划”(MCC)已宣布停摆。尼美MCC协议2017年签署,协议规定美政府援助5亿美元用于尼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MMC下的200英里输电线路建设、200英里道路改善项目已停滞。千年挑战公司正在向美国务院寻求豁免,但国务院方面暂未作出回应。尼泊尔国大党议员巴杰盖恩(Rajendra Bajgain)表示,“我曾是尼美MCC合作的支持者,但美暂停对尼援助令人震惊。美此举极大利好尼邻国,尤其是中国”。消息人士表示,如果美在尼的输电线路建设未能完工,尼大型水电项目也将受到影响。印媒分析称,MCC协议暂停将推动中尼“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此外,中方或加强中尼文化交流、增加教育奖学金、强化中国在尼舆论影响力,将自身定位为尼最可靠的合作伙伴。

NEWS


亚裔美国人在印收入对比。 图源: 《日经亚洲》

半岛电视台2月1日发表题为《“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MAGA)如何与“印度科技兄弟”闹翻》的评论指出,近期美国关于H-1B高技能工作签证的争议撕开MAGA运动内部裂痕——支持优秀移民的科技界人士与排外民族主义者矛盾凸显。曾被视为“模范少数群体”的印科技移民,如今成为MAGA政治共识瓦解的意识形态冲突焦点,印裔移民的身份稳定性困境恐进一步恶化。文章作者迪帕曼·查克拉巴蒂(Dipyaman Chakrabarti)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生,赛义德·法伊赞(Syed Faizan)系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研究生。

印裔科技人才在美的成功并非偶然,是印受教育阶层全球发展诉求与美国新自由主义实践结合的结果。1965年,美《移民与国籍法》改革结束了基于种族、国籍的移民限制政策,这让印裔高技能专业人士得以进入美国。20世纪90年代,印经济自由化、互联网经济兴起创造机遇,大量印裔技术工人被美国科技行业“淘金热”吸引,H-1B 签证计划成为印裔“美国梦”的关键。这些移民大多出身高种姓,深受种姓制度中“精英统治精神”熏陶,将良好教育、勤奋工作视为“体面”社会认可的标志,不仅成功融入美国社会,还将深度嵌入美国后工业时代知识经济中,成为全球化、市场驱动精英统治的典型代表。

然而,在光鲜亮丽的精英外表背后,印裔在美国社会种族结构中始终处于微妙位置。一方面,为避免与白人主流社会发生冲突,印裔通常不参与美国国内的“种族正义”运动;另一方面,印裔又没能完全摆脱印国内种姓等级思想的束缚。同时,H-1B签证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大多数印裔H-1B签证持有者身份不稳定、职业发展受限、受雇主严格管控、无法自由更换工作、在劳资谈判中毫无优势。

在过去几十年间,印裔科技精英利用美新自由主义政策崛起,但如今面临白人民族主义者的排斥。在MAGA运动早期阶段,印裔群体、白人民粹主义者在反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失衡、反伊斯兰情绪、抵制“进步主义文化”(如LGBTQ+、种族平权)等议题上存在表面共识。然而,随着H-1B签证政策收紧,MAGA内部白人至上主义者开始攻击印裔移民,指责他们“抢占了美国人高薪工作”。Reddit、4Chan等美网络论坛成为种族主义言论温床,印裔科技移民被描绘成“精英主义寄生者”。印裔H-1B签证持有者对此深感不满,控诉美国社会对印裔移民贡献视而不见。由此,曾经相对稳定的“移民精英-本土民族主义者”联盟濒临瓦解。若特朗普政府进一步收紧H-1B政策,印裔科技移民身份稳定性将面临更严峻挑战。

*阅读今日日报,请关注“南亚问题研究小组”微信公众号

本期编辑:代思佳

本期审核:范家菀

*前往公众号后台发送“编译”,即可查看往期编译合集

▲政报·102期 | 为保2024大选,印人党打算收割这个群体的选票了.....

▲经报·96期 | 印落后中国16.5年,但正在快速缩小差距!

更多内容请见↓


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