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你们会审判演员的专业和学历吗?

常关注娱乐消息的朋友都知道,一切标签都会成为粉圈捧高踩低的工具,演员的专业出身,也形成了一套鄙视链。

不管咋吵,大家的潜意识中都有一个共识:

科班出身的演员总要面对更多质疑。

不过也有人不服气,说爽子姐还是科班出身呢,那演技能看吗?



你再看非科班出身的演员,黄渤、周迅、赵丽颖、王宝强,哪个不强?

以前香港电影辉煌的时候,也没人在乎科不科班。

张国荣、张曼玉这些不都是半路出家开始演戏的。



那么问题来了,有没有一种可能,其实非科班出身的演员,其实要比科班演员更有优势呢?

因为影视剧看演技,但更看脸。

一张漂亮的或者符合特征的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方面香港比较有发言权,香港小姐的比赛本身就是TVB主办的。

我们熟悉的一大串港星,比如邱淑贞、张曼玉、袁咏仪、李嘉欣、佘诗曼、周海媚、蔡少芬等等都是港姐出身进入娱乐圈。



还有哪些知名港姐,大家在评论区补充哈。

大陆这边不遑多让,也有许多被发掘的潜力股,其中典型莫过于高圆圆。

高圆圆在高中时被星探发掘,开始拍摄商业广告。



1997年参与张扬导演拍摄的《爱情麻辣烫》,之后又参与王小帅导演的几部电影。

能得到这些导演青睐,并非是高圆圆演技有多牛。

而是她这张充满故事感的脸,太符合片中角色了。



后来她在电视剧《倚天屠龙记》中,饰演周芷若这一角色。

很多人调侃说虽然周芷若黑化了,但你只要看看这张脸就会原谅她。



论演技,高圆圆并不突出,说是几十年如一日也没错。

甚至有很多观众表示,女神只要放张脸在剧中就行了。

不过演技好坏看天赋也看历练。只要这张脸能多争取出镜的机会,能遇到几位好导演打磨,高圆圆如今也能不断突破演技上限。



同样非科班出身的彭于晏,也因为外形和气质得到青睐。

他原本学的是经济学,大二暑假期间遇到了小时候拍广告认识的导演。

于是出演了电视剧《爱情白皮书》,从此成为演员。

电影《邪不压正》中,导演姜文就为这幅充满美感的身躯,安排了一段裸奔的戏份。



除了需要在非科班人员发掘出“美”的演员外,“丑”的演员更需要专门去找。

要问全东亚空前绝后独一无二的脸是谁,那当然是颜冠英老师。



颜冠英在北京干了二十多年的熨衣工,因为经常投稿,与文艺界有些来往,将近五十岁才迈入演艺界。

人家从丑角、配角开始演起。

最终在《地下交通站》中,凭借汉奸头子“贾贵”一角爆火。



其实活跃在影视剧的知名丑角演员,基本都不是科班出身。

比如《灵魂摆渡》中饰演五公子的巨兴茂,歪嘴反派专业户杜旭东,以及知名汉奸扮演者刘金山。

还有香港演员李健仁,因为和周星驰是高中同桌,去片场跑了个龙套。

没想到就此创造出“如花”这个经典角色。



除了对美与丑的需求,促使导演们发掘素人演员外,还有一类角色,必须万里挑一来寻找,那就是特型演员。

比如演员古月,本是昆明军区的一个科长,被元帅挑中成为特型演员。

其演技之妙,气质之神似,曾让不少人落泪。



除了脸外,如果有特殊技能的话,或是有独到的职业与气质,也能以无可代替的姿态进入影视行业。

上世纪有一部排球主题的电影:《沙鸥》。

为了展现真实的体育风貌,导演找了北京女子排球队员常珊珊做女主演。



只不过常珊珊本人志不在影视,所以人家仅拍过这么一部电影。

类似的还有武术与舞蹈这两个专业领域。

如今影视剧的武术动作,靠切镜头、吊威亚与慢放糊弄观众。

但早期的武打片,基本都有长镜头,演员有没有武术功底一眼便知。

故而很多武打演员都是由武术运动员或是传统戏曲中的武生转专业来的。

人称“太空战狼”的吴师傅,原本是北京武术队的一员。

他拿过全国武术冠军,后来在师父推荐下,出演电影《乌龙小子闯情关》。



要是细品起来,吴京能吃上演员这碗饭其实也跟脸有关。

毕竟当年的吴师傅长得唇红齿白,十足一个奶油小生,观众爱看这种。

但不能否认,人家是靠真功夫吃饭的。

不过凭借脸和技能进入影视圈,撑死了算“老天爷赏饭吃”。

想要在演员的道路上精进,得靠悟性。

人家科班演员在入学的那一刻,也会经历一层“看脸”的选拔,那些苗子也是万里挑一选出的。

典型者莫过于黄晓明。



长久以来,黄晓明的演技陷入了一个诡异的循环中,时而油腻难绷,时而演技炸裂。

应该说,黄晓明从一开始就不是演戏的这块料,纯属机缘巧合被推到了这个行当。

高中时他看到北电的招生简章,误以为是北京发电厂的招聘,稀里糊涂就报了名。

参加北京电影学院的面试时,黄晓明没有表现出任何当演员的潜力,但老师崔新琴就认准了这张脸,非要把人招了进来。



要说学院派教育也有其厉害之处,再无可救药的木头,经过专业的训练,也能掌握基础的表演方法体系。

对专业演员来说,这套方法能最快地帮演员完成合格的表演,但想要突破,就得忘掉这套体系。



如果科班演员上课也不好好上,学员教的表演体系也没学好,那就更完蛋了。

比如咱爽子姐,四岁开始登台表演,12岁开始学艺。曾被中戏、北影、上戏同时录取的科班出身演员。

这姐们演起戏来,永远只会瞪眼、噘嘴、晃脑袋,早年间作品眼神还有一丝神韵,越往后演越完蛋。



比爽子姐好点的,就是杨幂。

杨幂是童星出道,早年间她演技稚嫩,但是眼神灵动。

她在《神雕侠侣》中饰演的郭襄,堪称是最美好的年华遇到了最美好的角色。



后来在2005年,杨幂考入北京电影学院。

之后出演了《仙剑奇侠传三》,成就她演技的高光时刻。

再往后拍摄穿越剧《宫》,虽然让她变得大火,但演技也开始退化。

之后无论是《小时代》《绣春刀2》,还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狐妖小红娘》,都能看得出她彻底摆脱不了模式化表演了。



提到非科班的天赋型演员,大家总是第一个想到王宝强。

王宝强在少林寺习武,14岁跑到北京做武术替身、群演等工作,后来被李杨导演选中拍摄电影《盲井》。

随后他又在《天下无贼》中饰演质朴的傻根,在电视剧《暗算》中饰演盲人阿炳,最终凭借《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一角大红特红。



这一时期的王宝强,看不出演技有多好,因为他所饰演的角色,与其性格十分相似。

但后来他出演的许多角色,证明了演技。

《人在囧途》里的农民工;

《hello树先生》里表面呆滞但内心极度复杂的“树先生”;

还能在《一个人的武林》中,饰演狠辣无情让人害怕的封于修。



王宝强身上没有专业演员的束缚,但他稳扎稳打,不断钻研,各种小人物角色都能演得入木三分。

不过话又说回来,以上举的这些例子,其实只能说明非科班演员里有天才,而不能说明非科班演员优势明显。

毕竟非科班跨行来拍戏的,也不乏各类走流量明星路线的人

甚至一言难尽的例子也不少。



从如今的影视行业来看,科班演员仍旧是行业内的中流砥柱,非科班演员更像是一种补充。

两者谁能更胜一筹,说到底还是看天赋和努力。

*近期热播剧女主章若楠也是非科班出身



不知道各位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咱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