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日军相继攻陷武汉,广州。但损耗严重,又开辟了华南战场,其战线越拉越长,兵力更是捉襟见肘;再加上日本国内经济面临崩盘危险。进入1939年,侵华日军停止了正面战场全局性战略进攻。转而巩固已占领地区,实行“以战养战”政策。对正面战场的国军采取攻势防御,以局部性进攻来占领某些战略要地及歼灭国军主力。但是日军兵力分散配置在占领区各地,能机动使用的兵力较少;导致每组织一次大战役,均须从各处调置;这在随枣会战和第一次长沙会战显露无疑。
早在1938年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上,蒋介石就指出:“中国已进入第二个抗战,已到了转守为攻的时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判断“似在长沙,珠江两岸均改取守势,抽调兵力,注重华北方面,实行所谓扫荡我游击队之计划,妄图巩固占领区域”。国军决心向侵华日军发动反攻,以消耗打垮日军。于是1939年4月,国军趁日军攻陷南昌后;立足未稳,兵力不足的战机,发动春季攻势(又称4月攻势);虽一度攻入南昌,但由于南浔线国军未能阻敌增援,在加上攻坚部队缺乏重武器,配合不力,导致攻势失利。但达到了消耗日军有生力量的目的。
此后,国军又发动夏季,秋季攻势,但均未投入有生力量,战果甚微。不过国军主动出去,大大改变了七七事变以来;正面战场被动的局面。
1939年,第一次长沙会战,日军在国军第9战区层层消耗,伏击中,未到达长沙地区,就撤回原防。使得蒋介石及国民政府军事高层相信日本国力已进入瓶颈,国内开始产生厌战情绪。此时,欧战爆发,国际反法西斯阵营已初见雏形;而日军北进试探,在诺门坎,张鼓峰皆受挫;苏联增强对华援助,国际形势也朝有利于中国的方面发展。
因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组织大规模反攻“企图夺回重要据点,树立最后胜利之根基”。恰逢此时,国军第二期军队整训已告完成,部队实力大为恢复和增强;这给国民政府军事高层很大信心。故1939年10月底,第二次南岳军事会议上通过发动冬季攻势的决定,预备将第二期整训部队主力投入攻势,其反攻规模也是空前的。
1939年10月10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制订了《国军冬季攻势作战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军事委员会准备将全国总兵力46%,约80多个师投入总反攻(故又称百师大战,不是某大号称投入总兵力达192个师,预计用于攻击者132个师,最终直接参战兵力约71个师,55万余人。)其中,当时国军最精锐的6大苏械突击军中的4支,都投入反攻;其中第2军,第5军驰援桂南会战,第89军参加第5战区攻势,第74军则被第9战区投入赣北战场。
规定第2,第3,第5战区为主攻地区,第2战区的作战任务是肃清同蒲线南段晋南三角地带的日军;第3战区攻击荻港,贵港等沿江日军,切断长江交通,以孤立华中地区日军;第5战区则负责扫荡平汉线南段武汉,信阳间的日军。
第1,第4,第8,第9战区及苏鲁,冀,察等地区担任助攻,以牵制各地日军,保障负责主攻的第2,第3,第5战区攻势;同时全面破坏各地交通动脉。
1939年冬季攻势其作战重点划定为晋南和华中地区,尤其是华中地区为攻势重心。第二次南岳军事会议时即已决定:“今后华中作战计划,不特应阻止敌军继续西进,并须压迫敌人向东撤退”。如有可能的话,就努力克复武汉,信阳,九江等战略要冲。
蒋介石试图通过此次攻势,改变中日战局态势;一举掌握战场主动权。为此,蒋介石亲自确定了各战区应努力夺取的战略要地和重要地市,其中有武昌,汉口,信阳,开封,包头,南宁等,还开出重赏,如收复汉口或武昌便奖赏100万元。发动冬季攻势非常正确,但制订的作战目标及打击范围,明显操之过急;超出了国军力量。而且低估侵华日军的战力,这大大影响了战局走向。
1939年11月18日,蒋介石正式向各部队下达冬季攻势命令,预定助攻战区于11月底开始攻势,主攻战区则于12月上旬开始行动。
1939年12月12日,冬季攻势全面打响。蒋介石电示各战区将士:“此次冬季攻势为我抗战转败为胜之唯一关键,亦即我第二期抗战最后胜利之开始”,“我军歼敌唯一之良机,至今确已到来”,“此次进攻不惟足以粉碎敌军冒险侵略之野心,且足以促成敌国对内对外整个之崩溃”。
但早在11月末,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就破译了国军方面的密码(可见国军保密太差),掌握了国军攻势的计划与意图,并通报各地日军警戒。日军的提前准备,大大增加国军攻势难度。幸庆的是日军因之前国军反攻的失利,故相当轻视;直到冬季攻势全面发动前的12月10日,日军许多将领竟断定:“所谓抗战第三期的总反攻,肯定是痴人说梦”,因而许多地区日军未准备,防御也未加强。
作为助攻作战的第1战区,主要作战任务是破坏陇海路等重要铁路及公路线,消耗牵制日军;并策应第2战区肃清晋南三角地区日军行动。该战区主要打击目标为日军第14师团(甲种),第35师团(乙种)及骑兵第4旅团等。
1939年12月1日,第1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指挥下首先发动冬季攻势,鲁军第3集团军孙桐萱部以第81师及豫鄂边区游击部队共4万余人切断开封,兰封间的铁路,并一度攻克龙王车站,遮断了淮阳,鹿邑,通许间的3处公路。
第81师另以一部攻击兰封,主力于17日突入开封城,焚烧日军仓库,击毙日军300多人。12月21日,何柱国将军骑兵第2军以骑兵第3师突击商丘一带,破坏商丘、罗王间的交通,阻止日军增援开封。该师还一度攻入商丘东门,占领了附近的简易机场,焚烧日军油库,并击溃由砀山来援的骑兵第4旅团一部。
在豫北方面,12月6日,新5军攻破安阳南北,破坏淇县、浚县、汤阴、宝遂古车站等4座铁路桥,切断了道清铁路两段交通,断绝豫北交通数日之久。川军第47军李家钰部于12月13日攻占常口、柏山两座火车站。
郭寄峤将军第9军则在黄河以北20多公里处切断了平汉铁路。1940年元旦,第9军第41师一度攻入沁阳城内,歼灭第34师团部分守军,切断沁阳、博爱间铁路交通。
第1战区在冬季攻势期间共毙伤日军5000余名,缴获机枪50余挺,还一度攻入省城开封,并破坏了陇海、平汉、道清等铁路交通及公路交通。达到了作战目标。
第2战区负有肃清晋南三角地带(翼城、绛县、闻喜、安邑、运城一带)突出部日军的重任。
根据其作战部署,主攻兵团为南路军总司令卫立煌部,下辖第14、第4军和第5集团军;西路军司令陈长捷部协同南路军攻击晋南日军;
东路军总司令朱德部任务是截断东阳关、娘子关,阻止日军增援,同时破坏正太、白晋及同蒲路介休至太原段交通,并以一部包围长治一带日军。北路军总司令赵承绶应率部破坏太原以北同蒲路,主力向归绥东南附近地区围攻日军,与第8战区协同作战。
由于战前情报被日军破获。第2战区攻势发动前,日军第36师团(乙种)及第108师团(乙种)各一部万余人,于1939年12月3日在飞机30架,战车10余辆的支持下,抢先向闻喜,夏县以东的第5集团军曾万钟部阵地攻击,打的相当惨烈。8日,卫立煌总司令赴前线督战,指挥各部分头出击;国军官兵不畏牺牲,英勇进攻。战至11日,日军遭到重大伤亡后,全部向闻喜撤退。经过9昼夜苦战,国军守住了中条山,击毙日军大队长以下官兵2000余人,国军伤亡官兵2800人。
12月15日,日军第37师团(乙种)又由翼城,绛县方面向中条山中部发动攻势,恰好与出击的国军第14集团军撞上,激战至18日,日军不支,退往夏县张店镇。到12月20日,南路军全线围攻同蒲线南段沿线日军,将日军主要据点完全包围;但由于国军缺乏攻坚重武器,加上日军凭险死守,战事陷入胶着,一直打到1940年1月中旬。
而晋东南方面,范汉杰将军第27军向长子,屯留一线进击。12月4日,该军派遣2个营部队诱长子日军出城,5日在右哲镇设伏围攻日军,日军死伤百余人,残军退向长子;第27军乘势跟踪包围长子县城,同时分兵一部进出屯留。13,14日占领屯留附近一些小村镇。
1940年1月1日,日军4,5000人为解长子之围,发动一次短暂的反攻,被第27军一举击退。1月3日晨,范汉杰将军率部发起反击,日军不支;国军一直追至长子城郊。庞炳勋第40军则向壶关外围日军据点袭击,攻占了修善村,大山,南贾村等日军据点。
国军正面战场攻势,为第18集团军(八路军)创造战机。第18集团军第115师,第129师各一部于12月23,24日,相继收复黎城,东阳关等重要地区。28日一度攻克潞城,共毙伤日军约200余人,缴获长短枪60余支。
南,东两路军打得风声水起之时,西路军陈长捷部和北路军赵承绶部则听命第2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与蒋介石无关),趁着冬季攻势发动“十二月事变”,企图消灭决死第2纵队等山西新军。此时,阎锡山对抗战完全失去信心;忙着与日军媾和,致使第2战区冬季攻势彻底陷入停滞。
笔者前作《蒋介石破坏阎锡山与日媾和史记》:1940年开始,阎锡山去日本秘密接触。1941年11月,蒋介石派贾景德回克难坡“劝止”阎锡山。并向阎明确表示:在民族大义面前,他会毫不犹豫地和中共一起讨伐汉奸,共御外侮;在敌我之间,没有投机取巧的余地。1942年1月初,阎锡山终于致电蒋说:“必本前言与钧座难与共,追随到底。” ,全面停止投日行动。
六.傅作义威震绥西,五原包头告捷
第8战区的作战任务是配合第2战区的作战,但晋北的北路军赵承绶部忙于围攻新军,未对归绥日军发动攻击;而担负配合任务的傅作义却在绥西打出了晋军威名。
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负责统率绥西部队。他接到冬季攻势命令后,即向军事委员会表示:“职已下决心,当以整个力量向敌猛拼,牵制敌人,俾利主攻。”并选择战略地位重要的包头,固阳,安北一带为主攻目标。当时,日军在绥西仅有第26师团第13联队(乙种),驻归绥,萨县,另有骑兵集团驻扎包头,固阳,安北各地,由小岛吉藏中将指挥。
傅作义决定在战略上各部同时展开攻击,以牵制各地日军,其主力则奇袭包头。他将所有兵力分成4路,以马占山将军东北挺进军部为第1路军,向归绥以东日军袭扰,但该军仅千余人,装备兵员素质欠佳,故战果颇微。
门炳岳将军骑6军为第2路军,1939年12月10日,该部由五原出发,向归绥、萨县间袭击日军,18日破坏萨县附近铁路数段,23日一度攻入萨县城。以马鸿宾第81军为第4路军袭击安北,阻敌增援。第3路军为此次作战主力,该路军辖晋军头号王牌第35军,该军由傅作义亲自率领,13日由五原出发,进攻包头。
第35军经5夜秘密行军,抵达包头城下,日军当时全然没有发觉。12月19日,日军驻包头骑兵集团司令官小岛吉藏虽获悉傅作义部准备攻击包头,但对国军的方位作了错误判断。20日晨,小岛吉藏派炮骑兵联队长熊川长致率主力出城迎击傅作义军,而第35军新31师孙兰峰部便乘虚钻入包头城内,成功抄袭了日军骑兵司令部,缴获大量文件和战利品。
张家口的驻蒙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得知包头战情后,急派萨县的骑兵第1旅团增援包头。安北的骑兵第14联队长小林一男与固阳的第13联队长小原一明均亲率主力支援包头日军;但在包头城外受到第35军主力伏击,第13联队伤亡过半,第14联队长小林一男大佐被击毙。熊川长致率部白跑一趟后,于黄昏率部返回包头,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