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前言
美国一直视中国为潜在对手,不时炒作“中国威胁论”,通过多种手段施压。
尽管我们每次都成功化解了这些压力,但面对他们持续不断的打压,仍需保持警惕。
假设中美之间真的爆发冲突,我国在面对美国封锁和切断能源供应的情况下,能坚持多久?
粮食危机
2025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中美关系日益紧张,美国方面不断提及“中国威胁论”,时不时搞些小动作,几乎要撕破脸皮。
2026年,不少民众也跟着担忧,害怕某一天真的会擦枪走火,引发全球大战。最让人担心的是,如果美国全面制裁,切断能源、粮食和矿产供应,我们还能支撑多久?
民以食为天,袁老的名言深刻:“一粒粮食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没有粮食,老百姓就会挨饿,挨饿就会引发混乱,外部势力再煽风点火,国家的安全将受到威胁。
美国深知这一点,所以一直牢牢抓住农业,其工业化水平极高,每年生产的粮食足以养活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我们人口多,粮食需求大,长期以来依赖进口。如果真的开战,美国卡住我们的脖子断供粮食,我们能撑多久呢?
其实,进口粮食并不意味着我们缺粮。我们始终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不可逾越的底线,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防线。
近年来,粮食产量连续十八年丰收,连续七年超过1.3万亿斤,2024年更是突破1.4万亿斤大关,这给了我们足够的底气!即使美国断供粮食,我们也绝不会饿肚子。更重要的是,我们主要进口大豆等作物,大米、玉米、小麦基本自给自足,完全没问题。
关于大豆,不得不提到中美之间的粮食博弈。2001年至2004年,国内肉类需求激增,美国三大粮商趁机炒作大豆价格,翻了一倍。
当时国内企业纷纷囤积大豆,结果价格暴跌,许多企业损失惨重,甚至破产。美国借此机会控制了一批压榨厂,这一波操作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巨大损失。
尝到甜头后,美国故技重施,再次炒作大豆价格。这次,国家及时出手,出台行政限制措施,设定了价格上限,大豆价格应声下跌,美国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2008年,中美“粮食战争”正式打响。国际粮商疯狂囤粮,推高国际粮价,试图逼迫中国政府高价购买。然而,中储粮亮出了底牌——国家储备粮。这些低价收购的粮食正是为了应对这种局面。
一开始,我们故意隔三差五抛售少量粮食,让美国误以为我们储备不足。实际上,我们在演戏,后来天天抛售,国际粮商越来越难以回购。
更绝望的是,中国宣布战略储备粮足够全国人民吃一年!这一消息直接打击了国际粮商的信心。现在,我们更加不用担心粮食问题,2024年粮食总产量突破1.4万亿斤,粮食安全底气十足。因此,短期内,我们不缺粮。
中国的底气
除了粮食,石油也不用愁。大庆油田作为世界级特大型砂岩油田,虽然已经产了25亿吨,采收率超过50%,但剩余储量依然庞大,能够支撑全国5-6年的基础能源需求。
如果美国真敢切断我们的矿产资源,那简直是痴人说梦。中国在全球矿产资源博弈中握有多张王牌:钨、稀土、锑等战略矿产储量占比均超全球30%,稀土冶炼分离技术掌控全球90%产能。
如果我们实施出口管制,对美军工产业链将是致命打击,F-35战机所需的钕铁硼永磁体、航母电磁弹射系统的钨合金部件都依赖我们供应。
对于进口依赖度超98%的铂、钴等关键矿产,中国通过矿产品储备与深海采矿双管齐下。南海多金属结核勘探已进入商业化试采阶段,“蛟龙号”采矿船在3000米海底日采锰结核200吨,未来五年有望替代15%进口需求。
这说明什么?说明现在的中国早已今非昔比,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美国的封锁无法改变中国发展的轨迹。
当然,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毕竟有些国家一直对我们虎视眈眈。在涉及民生的重要领域,我们必须走自给自足的道路,确保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能源安全至关重要,石油进口依赖度高,85%的石油需经过马六甲海峡,这个战略要地容易被卡脖子。不过,我们有应对策略,即“多条腿走路”。
我们拥有1.41亿桶的战略石油储备,煤炭储量2078亿吨,天然气7.2万亿立方米。这些都是家底,关键时刻能发挥重要作用。
除了储备,我们还有陆路通道。中俄、中哈、中缅油气管道日输送能力超过100万桶,可以分担海运的风险,尤其是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就像一个“后门”,关键时刻能救命。
此外,我们大力发展新能源,水电、核电、风电占比已提升至16.6%,战时还可以强制节电,优先保障军工生产,缓解能源压力。
在矿产资源方面,我们有一些短板,比如铁矿石、铜矿依赖进口。但这难不倒我们,通过全球矿产投资,如在非洲投资钴矿、在南美投资锂矿,以及深海采矿技术,我们正在构建多元化的供应链。战时,工业产能优先供给军工,资源利用效率也能大幅提升。
说到工业,这是我们的强项。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2020年工业产值占全球的40%-90%。
十大军工企业员工总数超过170万,仅兵器工业集团一年就能生产数万辆装甲车辆。如果开战,工业产能可以快速转为军工生产,潜力巨大。动员10%的工业能力,一年生产的武器就能超过二战参战国四年的总和。
全国735家船厂可以迅速转产军舰,航空工业集团能生产各种类型的战机。这种规模优势,美国想通过消耗战拖垮我们,根本不可能。
当然,光靠自己还不够,国际合作也很重要。美国想封锁我们,有两个漏洞:一是俄罗斯的支持,中俄合作可以保障能源、粮食和矿产的陆路通道;二是“一带一路”倡议,我们在东南亚、非洲投资的港口和铁路,可以作为战时物资运输的替代路线,如中巴经济走廊、缅甸皎漂港,都是重要的战略支点。
总的来说,即使美国真的切断能源、粮食和矿产供应,中国至少也能坚持3-5年,甚至更久。粮食储备和主粮自给能力可以确保社会基本稳定,能源和矿产的多元化供应路径也能削弱封锁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工业产能可以快速转化,战略资源的反制能力更能对美国形成“非对称威慑”。中美如果真的发生冲突,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经济结构的韧性和战略布局,将有助于我们在冲突中保持稳定,甚至可能改变全球力量对比。
结语
我们要继续深化与俄罗斯等友好国家的战略合作,加强“一带一路”建设,拓展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构建更加多元化的国际关系网络。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应对美国的封锁和遏制,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未来,中美关系仍将充满挑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既要避免战略误判,也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
信息源:对华贸易战持续造成伤害,农产品出口萎缩让美国农民紧张,环球网2024-03-13 。
信息源: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提升核心竞争力 成长“第二曲线”聚势上扬,中国经济网2025-02-18。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