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的十字路口:德国大选牵动全欧命运## 从“红绿灯”到“政治车祸”## 极右翼的崛起## 战略觉醒?## 欧洲的“脑死亡”警报## 欧洲的命运

欧洲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布鲁塞尔的职业官员和媒体记者都紧盯着日历上那个被红圈标记的日子:2月23日。

这并非什么浪漫节日,而是德国的大选日。整个大陆的命运最终将由柏林议会大厦里的投票箱决定。



2月初的柏林街头,距离联邦议院选举仅剩一天,这座欧洲心脏地带的城市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政治角斗场。

勃兰登堡门前,联盟党候选人默茨的竞选海报上写着“让德国再次强大”,不远处的亚历山大广场上,极右翼选择党的支持者高呼“德国优先”,与反对者隔着警戒线对峙。

社民党的竞选海报上,现任总理朔尔茨面带温和的笑容,标语写着“稳定与包容”,但海报下方堆满了抗议标语:“经济已死,谁来买单?”



五年前,当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接受《经济学人》采访时提出“北约脑死亡”的惊人论断时,德国媒体曾嘲笑他“戏剧化得像个蹩脚编剧”。时间证明了这位法国总统的洞察力。

2024年欧洲议会选举中,极右翼政党在德国赢得了20.5%的选票,法国国民联盟更是以31%的得票率压倒了马克龙的复兴党。



柏林自由大学的政治学教授施耐德半开玩笑地说,现在欧洲议会开会时,茶歇间的咖啡都要分成“亲欧”和“疑欧”两种口味了。

德国政坛的动荡始于去年11月,执政的“红绿灯”联盟本应带领德国走向新时代,却因内部分歧而在2024年11月解体。

社民党、绿党和自由民主党这个看似多元的组合,最终还是难逃“政治车祸”的命运。



两个月后的信任投票中,朔尔茨以17票之差黯然离场,德国提前进入大选时间。这可能是柏林墙倒塌以来最大的政治地震。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今年1月,传统中右翼政党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竟与宿敌选择党在移民法案上短暂联手。这一“魔鬼交易”引发轩然大波,前总理默克尔罕见发声:“某些人正在玩火,他们忘了极右翼是民主的掘墓人。”



党魁默茨不得不在电视上表演“政治劈叉”——既强调合作“纯属技术性”,又承诺“绝不同流合污”。德国选择党的崛起并非偶然。该党抓住了民众对移民问题、经济困境和传统政党无能的不满情绪,提出了一系列激进政策。

他们呼吁关闭德国边境、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甚至提出了退出欧元区和《巴黎气候协定》等极端主张,这些政策虽然备受争议,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选民的心声。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极右翼政党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国际助力”。美国企业家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公开为德国选择党站台,称只有该党能够“拯救德国”。美国副总统万斯更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与该党领导人魏德尔会面,这种跨国界的政治“联姻”让欧洲政坛一时间风声鹤唳。



经济困境之外,移民问题成为了另一个引爆社会矛盾的导火索。2022年,德国接收了创纪录的194万移民,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2015年难民危机时期的水平。大量移民的涌入不仅加剧了社会福利系统的压力,也引发了文化认同和社会融合的争议。极右翼政党正是抓住了这一痛点,以强硬的反移民立场赢得了不少选民的支持。



他们提出的“关闭边境”“大规模遣返非法移民”等口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民众的焦虑和不满。

在这样的背景下,即将到来的德国大选无疑成为了全欧洲的焦点。主要候选人中,联盟党的默茨主张减税、严控移民和增加国防开支;现任总理朔尔茨试图通过强调社会福利来挽回选民;选择党的魏德尔则打出了反移民、反欧盟的旗号。



这场选举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德国乃至欧洲的未来走向。如果极右翼势力进一步壮大,欧盟的一体化进程可能面临严峻挑战。如果传统大党勉强组建联合政府,德国的政策走向也将牵动整个欧洲的神经。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场选举都将对欧洲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它不仅关乎德国的政治走向,更是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一次重大考验。



面对这些挑战,马克龙再次发出警告,呼吁欧洲必须实现“战略觉醒”,在防务、经济和科技等领域加强合作,以应对来自各方的压力。马克龙的主张包括加强欧洲的防务能力,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包括完善资本市场联盟。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欧盟内部在诸多问题上存在分歧,从财政政策到移民问题,从能源转型到对外关系,每一个议题都可能成为分裂的导火索。



五年前,当马克龙提出“欧洲脑死亡”的警告时,很多人认为他言辞过于激进。但今天看来,这位法国总统似乎有着未卜先知的洞察力。欧洲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德国大选的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欧洲是继续深化一体化,还是走向碎片化。

是加强战略自主,还是继续依赖美国的安全保护伞?是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还是固守传统产业模式?



马克龙曾说,欧洲需要5到10年的时间来增强实力。但问题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欧洲还有这么长的时间吗?现实比理论更骨感。当马克龙呼吁欧盟共同采购军备时,波兰立即宣布单独向美国加购F-35。德国提出建立欧洲云计划,西班牙却转身与亚马逊签下大单。



距离大选仅剩一天,无论结果如何,组阁谈判注定是一场噩梦——默茨拒绝与选择党合作,但社民党已放话“绝不当副手”。而莫斯科和华盛顿的外交官们早已在柏林酒店包下长租套房——这场选举不仅决定德国,更将重塑世界权力版图。

柏林选民在投票站前犹豫不决:他们的祖父经历过纳粹,父亲见证过柏林墙倒塌,现在轮到自己选择未来——可选项里为什么都是些危险的未知数?这种困惑,恰是整个欧洲的缩影。



五年前,当马克龙在爱丽舍宫写下“欧洲必须掌握自己的命运”时,没人想到这句话会以如此戏剧性的方式应验。如今,德国选民用选票书写的答案,不仅关乎柏林未来的权力格局,更将决定这片大陆能否摆脱“附庸”命运,真正成为多极世界中的独立一极。

欧洲正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内部政治分歧加剧,经济增长乏力,移民问题引发社会矛盾,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渐式微,这些问题的交织,使得欧洲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欧洲完全有可能在新的国际格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历史的天平正在摇晃,而砝码就在每个德国选民的掌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