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8日凌晨,以色列国防军位于特拉维夫郊外的格利洛特军事基地遭到密集火箭弹袭击。爆炸声响彻特拉维夫地区,军事设施上空升腾起浓烟。以色列国防部通报,此次袭击造成96人伤亡,包括27名现役军官和69名军事人员,基地内多处关键设施严重损毁。

袭击发生后数小时内,黎巴嫩真主党通过其附属媒体宣布对此次袭击负责。声明中称,此次军事行动名为"公正惩罚",旨在报复以色列去年7月在贝鲁特南郊发动的空袭,那次空袭导致真主党高级军事指挥官及其三名助手丧生。

格利洛特基地作为以色列国防军北方司令部的重要后勤与情报中心,此前被视为防御体系难以突破的堡垒。此次打击暴露以色列"铁穹"防空系统在面对大规模导弹攻击时的脆弱性。

去年8月下旬,黎巴嫩真主党曾对以色列北部边境多个军事前哨站实施中等规模的火箭弹攻击,造成3名以军士兵死亡,17人受伤。与前次袭击相比,此次行动无论在规模、精准度还是造成的伤亡上都有所升级。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在紧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是一次严重的恐怖袭击,是对以色列主权的公然挑衅。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卫国家安全,对实施者进行严厉打击。"同时承认,此次袭击造成的损失"超出预期",军方正在全面评估受损情况并加强全国各军事设施的安保措施。

真主党此次公开宣称对袭击负责,打破该组织长期以来对类似行动模糊表态的惯例,显示出其在地区冲突中立场的强硬化。真主党此举表明其已做好全面对抗的准备,不再顾及外交后果,这对地区和平进程构成挑战。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方保持最大限度克制,避免采取可能导致冲突进一步升级的行动。同时,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纷纷谴责针对以色列的袭击行为,但也敦促各方避免过度报复,防止中东地区陷入更大范围的武装冲突。

此次以色列军事基地遭受袭击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中东地区复杂地缘政治博弈的一部分。去年7月31日,哈马斯政治局前主席在德黑兰参加伊朗新总统就职典礼后遇袭身亡,伊朗和哈马斯均将矛头直指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

哈尼亚遇刺事件发生后,伊朗最高领袖誓言以"严厉惩罚"回应这一"卑劣行径"。强调:"以色列的傲慢行为已经超越所有界限,他们将为在伊斯兰共和国领土上实施的暗杀行动付出沉重代价。

在接下来的数周内,伊朗通过多种外交和军事渠道向以色列传递一系列警告信息。伊朗外交部长在与法国、德国和英国外长的电话会谈中明确表示,如果以色列继续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并对黎巴嫩发动全面进攻,伊朗将不得不采取"决定性行动"

面对伊朗方面连续不断的警告,以色列政府表现出轻视态度。

在警告发出后,以色列不仅未能收敛,反而在加沙地区展开更加猛烈的军事行动。仅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期间,以色列在加沙地区的军事行动就造成超过2.7万名巴勒斯坦平民死亡,其中包括大量妇女和儿童。以军的空袭甚至波及联合国设立的人道主义庇护所,导致多名联合国救援人员在执行人道主义任务时遇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黎巴嫩真主党对以色列格利洛特基地的袭击成为伊朗警告的体现。真主党此次行动的规模和精准度可能超出其常规能力范围,背后可能有伊朗的战略指导和技术支持。这可以被视为伊朗履行其警告的第一步,如果局势继续恶化,可能会看到更多的'代理人'行动,甚至是伊朗的直接介入。

伊朗对真主党的支持主要体现在意识形态指导、军事支持、经济支持和外交支持四个方面。作为伊斯兰什叶派的两大力量,伊朗和真主党共享反以色列、反西方的战略目标。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的"圣城旅"长期为真主党提供武器装备、技术培训和作战指导。美国国防部估计,伊朗每年向真主党提供的军事援助价值约7亿至10亿美元。

在伊朗的地区安全构想中,真主党扮演着'前线堡垒'的角色,能够直接威胁以色列,为伊朗提供战略纵深。"与伊朗-真主党轴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与以色列之间的联盟关系。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美国一直是其支持者。

美国每年向以色列提供约38亿美元的军事援助,使以色列成为美国海外军事援助的最大受益国。这些援助使以色列能够保持中东地区最先进的武装力量。2023年10月以来的加沙冲突中,美国向以色列紧急提供价值约100亿美元的额外军事装备,包括精确制导炸弹、弹药和防空系统。

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已使用否决权阻止多项谴责以色列军事行动的决议。然而,美以关系也并非没有张力。拜登政府虽然继续提供军事支持,但已多次警告以色列限制平民伤亡并考虑战后加沙治理问题,这些立场与内塔尼亚胡政府的强硬路线相左。

长期以来,沙特一直将伊朗视为地区威胁,与以色列保持着默契的反伊朗立场。近年来沙特开始采取务实的外交路线。2023年3月,在中国斡旋下,沙特与伊朗恢复外交关系。

沙特阿拉伯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认为:"沙特正在重新评估其地区战略,既不愿被拖入以色列与伊朗及其代理人之间的直接冲突,也不希望完全放弃与以色列的潜在关系正常化进程。这种平衡外交反映地区大国对长期冲突疲劳感和对经济发展优先性的重新认识。"

埃及作为阿拉伯世界的重要力量,同样面临战略选择的困境。一方面,埃及与以色列保持着和平条约关系;另一方面,埃及对加沙局势及其潜在的区域外溢效应深表忧虑。

正是在这样复杂的地区权力网络中,格利洛特基地袭击事件才能被更全面地理解——它不仅是黎巴嫩真主党对以色列的报复行动,更是伊朗主导的"抵抗轴心"对美以同盟的挑战,是中东地区长期结构性矛盾的爆发。

与以往的冲突不同,当前的地区局势更加不确定,潜在升级的风险更高。以色列国家安全研究所前所长在分析报告中警告:"当前中东地区正处于一个危险的十字路口,各方都在进行高风险的战略博弈,任何误判都可能引发全面冲突。特别是在伊朗已经掌握高浓缩铀技术的背景下,区域性冲突升级的后果将远超以往任何时期。"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