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贸易委员会日前召开会议,决定对自中国进口厚板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税率为27.91%~38.02%不等。对此,韩联社分析,这一裁定将给韩国钢铁、造船、建筑等行业产生各不相同的影响。如韩国钢企在其国内的市场份额有望得到提升,效益得到改善,但韩国船企的成本也将随之升高。显然,韩国此举,就像他们按照美国指令禁售中国芯片一样,就是一种“自残式”的举措。
实际上,韩国这样做,并非基于国内企业利益的考虑结果,而是在与美国反华战略保持同步,即以牺牲中国市场和本国企业利益为代价,给美国递上“投名状”。要知道,韩国近期与美日两国在慕安会期间举行三方外长会议,在会后的联合声明中首次塞入有关“支持台湾地区参加国际组织”的表述,因此遭到中国外交部严厉警告,甚至还通过外交途径对韩国政府表达抗议。显然,中方警告声刚落,韩国立马作妖执意在对华关系问题上玩火。
其实,韩国与日本和澳大利亚那样,他们近期对中国发起疯狂挑衅,并非与中国有什么深仇大恨,而是打着所谓“维护本国企业利益”的幌子,用递交“投名状”的方式讨美国政府欢心,目的就是希望换取美国在关税问题上对其予以豁免。所以,韩国近期不但频繁给中韩关系开倒车,同时还与美日一道在东北亚举行联合军演,引发平壤方面的强烈谴责,给半岛局势增加更多的未确定危险因素。然而,韩国不惜牺牲自身的安全和经济利益,死心塌地讨好美国,结果呢?美国近期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输美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其中就包括韩国。
要知道,去年韩国是美国第四大钢铁进口来源国,占到美国进口钢铁总额的13%。韩国企业和政府官员近期纷纷发出警告,美国加征关税可能对韩国钢铁产业造成“毁灭性影响”,按照法新社的说法就是,“美国的关税将破坏韩国的经济支柱”。所以,韩国近期频繁按照美国的要求挑衅中朝等国,其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在美国总统“脚前轻轻地摇尾巴”,乞求对方豁免韩国钢铝产品的关税。但问题是,美国政府是开弓没有回头箭,韩国这根经济支柱垮定了。
韩国企图通过反华来博美国欢心,结果却偷鸡不成蚀把米。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是韩国因此不但需要承受国际经济支柱被破坏的后果,同时还有可能要承受在中国市场损失22万亿韩元的代价。据金融界报道,有韩媒日前称,中国或最早于今年5月取消实施了8年的“限韩令”。消息传出后,韩国相关企业的股票在日前集体飙升。韩媒还指出:根据相关研究所的估计,2017年限韩令对韩国相关产业造成高达22万亿韩元。
显然,如果中方如韩媒所言取消所谓“限韩令”,这将意味着韩国相关企业在中国将会有数十万亿韩元的市场。这也就难怪韩国相关行业的股票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噌噌地往上升,就因为一旦中国市场重新对韩国相关产品开放,丰厚的利益足以让投资者直流口水。但问题在于,韩国这时候还在随美反华,尽管遭到中方严厉警告仍继续玩火,由此而造成的后果,可能将导致韩国相关行业在华市场22万亿韩元被当局玩的这把火给烧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