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在华语乐坛曾经创下唱片数百万张销售额的人,刀郎自然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加上前几年的《罗刹海市》发表,更是让无数人再次注意到这位歌坛才子。



虽然出道后多次隐退,但此次更是王者归来,演唱会现场不仅是满坑满谷,更让刀郎现场落泪,可见歌迷们的热情依旧是不减当年。

可人红是非多,刀郎躲过那英、汪峰等人的明枪,却躲不过他人的“暗箭”。



就在刚结束不久的济南场演唱会,刀郎与蒲章俊互动喊话,彻底打破了之前抄袭《聊斋》的传言。那么,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刀郎又是否真如大家猜测的那样呢?

曾经的天才出道后多次隐退

说起刀郎,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确,凭借自己独一无二的歌曲原创能力,加上充满沧桑感的浑厚嗓音,他赢得了无数歌迷的喜爱。然而,他出道走红之路并非是那么一帆风顺的,这一路走来,也是充满了艰辛与汗水。



与他人不同的是,刀郎的父母很支持儿子追寻自己的音乐梦想,而且从小的时候,也在帮助表哥抄谱,跟着父亲来回奔忙的过程中爱上了音乐。

天下的父母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个好前程,然而高中没毕业的刀郎就毅然选择走上了音乐道路,母亲给了他莫大的鼓励和支持。



第一部mv的制作并不尽如人意,自己也是辗转多地组建乐队,跑地摊,从酒吧驻唱做起,每天起早贪黑。或许,血气方刚的他并不被大家所看好,但是,2002年,变成了他一炮而红的重大转机。

《2002年的第一场雪》专辑一经发布,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一时间的销售量就达到百万。有了这样的成绩,刀郎的名字被华语乐坛所熟知。当时的少年意气风发,靠着自己对于新疆民歌的敏锐洞察力,原创歌曲一首接一首的出来,演唱会档期更是排得满满的。



很多人都认为刀郎会在事业巅峰期继续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他却用“谢谢你”巡回演唱会暂时告别了舞台。那些年,没有人知道他在做什么,华语乐坛也很少有他的信息。

然而直到《罗刹海市》问世。人们才知道这些年,他从未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



在网络直播演唱,一唱就是三个小时起步,虽然设置了打赏,但金额却让人惊讶的最高只能是十块钱。

当归来后的演唱会开场,昔日的意气风发变成了岁月的沧桑,刀郎老了,头发也没了,眼镜也戴上了,演唱会上,刀郎唱哭了。他与歌迷们的双向奔赴,着实让人感动。

《罗刹海市》质疑抄袭《聊斋》?

都说人红是非多,树大招风,凭借新歌再度走红的刀郎也未能幸免这样的遭遇。

《罗刹海市》发布后,热搜词条铺天盖地的涌来,有人说他抄袭《聊斋》,有人说他原创能力下降,甚至喊话蒲松龄的后人维护《聊斋》的版权,甚至他和那英之间的恩怨也被再次提及



《罗刹海市》侵权风波,还要从与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说起,同名,而且内容上也比较相似。尽管刀郎针对此事也多次辩解说只是改编,但仍有不明真相的人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

其实,在文艺界向来都是允许合理范围内的改编与借鉴的,就算是有版权一说,也有版权保护期。要说刀郎抄袭,表面上看是人们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觉醒,实则更是对于文化传承思想禁锢的桎梏。



尽管刀郎面对抄袭风波有口难辩,这边他与那英因为这首歌之间的分歧更是在圈内成为焦点。

那英讽刺刀郎的歌受众群体都是农民,无论这一言论是否属实,无疑是对于刀郎和他歌迷的一个重大打击。别有用心之人更可以借着此事把抄袭的事情扩大化

不过后来刀郎辟谣说,这只是谣传罢了。



最大的分歧还是在于是否入围“最具影响力十大歌星”榜单的事。那英直言刀郎的唱片销售量不行,殊不知巅峰时期可以和周杰伦向较量。只能说彼此的音乐审美不同,人们也大可不必过于关注。

不过,关于刀郎和《聊斋》之间的渊源,接下来事情的转向,才真正给那些黑粉一次致命的打击。

蒲氏后人演唱会硬核喊话

抄袭风波的转机,还要从刀郎的济南演唱会开始说起。

蒲章俊针对刀郎新歌《罗刹海市》涉嫌抄袭《聊斋》的事情也是公开给出了回应,他声称并没有抄袭,反而是一种宣传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看到了古人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为刀郎的这一行为感到高兴。



说起刀郎与《聊斋》的渊源并非偶然,私下里,他也和蒲氏后人蒲章俊先生是十分要好的朋友。

在此次演唱会开始之前,主办方告知刀郎要在济南举办,他便说离淄博很近,于是便亲自登门拜访蒲松龄故居,这种敬畏精神就足以打破了外界的种种传言。



来到故居的刀郎与蒲章俊先生一见如故,两人一同饮茶交谈。

不仅如此,刀郎还为其留下了一幅墨宝,并赠送了自己演唱会的门票,诚挚邀请蒲章俊先生能够前来观看自己的演出。



礼尚往来,蒲章俊将《聊斋》画本赠送给了刀郎,这样的互动,甚是难得的。

演唱会当天,蒲章俊如约而至,坐在观众席的他,摄像机给了他特写的镜头。他高兴的挥手,而台上的刀郎也眼含热泪,表达着对于蒲章俊到来的感谢。



看到这儿,刀郎与《聊斋》的渊源才彻底大白于天下,《罗刹海市》涉嫌抄袭的谣言也不攻自破,更是给了那些黑粉一次重击。

尽管还会有人很怀疑刀郎是作秀,是刻意为之,无论怎样,眼见为实,至少两人的深情厚谊并不是演出来的,我们相信刀郎。

传承文化与知识产权保护不冲突

刀郎的这件事也不禁让人们再次关注到了文化借鉴再创作的相关话题。其实,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之所以现在还能被人们看到,文化借鉴再创作是很重要的一环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确实是如此。就拿宋词来说,有很多的词牌名和写作格式,你要说现在的人模仿写宋词,用了人家的词牌名就算是抄袭的话,那么也就不会有宋词发展到今天仍旧被人们所提及的成就了。

借鉴与抄袭最根本的,在于是否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是否融入了自己的感情。



《聊斋》作为文学艺术的瑰宝,刀郎以歌曲的形式进行借鉴再创作,这是对于其传承的最好的方式。将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转变为通俗易懂的歌曲进行传唱,我想这也是蒲章俊先生力挺刀郎的重要原因。

至于知识产权问题,欣慰的是人们能够关注到,但更多的不应该是独自占有,而应该是共享。在现如今的大环境下,文化发展更应该也是要有开放包容的态度。我想蒲章俊先生也是这样想的。人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文化传承,靠的还是青年一代的努力与坚持。古老的艺术如何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机,如何奏响时代最强音,还需要青年一代审时度势,勇立潮头。

结语

从《2002年的第一场雪》,到《罗刹海市》,再到《西海情歌》,刀郎的每一首歌曲都触动人心。人们之所以喜欢刀郎的歌曲,就像歌迷们听完演唱会后的反响一样,听歌的是自己再也回不去的青春,落泪的是曾经追过的梦想。



问心无愧,坦坦荡荡,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谣言终究会不攻自破。我们相信刀郎会用自己的歌声证明,也会在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