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下午,广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开启,多位市人大代表现场就解决民生实事问题分享履职心得。值得注意的是,联络站二维码、“代表随手拍”、广州人大i履职等新鲜词频频出现在了代表口中,让广州市人大代表履职又多了几种“趁手兵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让人眼前一亮的,就是给人大代表“赋码”。近年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率先在全省对全市604个人大代表联络站编号赋码,7200多名人大代表全部编组进站,市民只需拿起手机扫描二维码,便可无缝向人大代表反映具体民事难题、表达切身诉求,而人大代表“接单”后,会迅速采取行动推动问题解决,实现“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透过普通的一个二维码,可以窥见广州不断创新搭建代表履职平台的细节巧思。

二维码是人大代表信箱、电话的一种自然延伸,是技术迭代背景中人大代表积极履职、畅通民意沟通的新载体、新渠道。加一个二维码是容易的,让人大代表联络站的这个二维码能够家喻户晓、管用好用,则无疑需要每一位人大代表日复一日的扎实工作。群众联系人大代表,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渠道、方式,而代表收到反馈后的即时动作、高效解决问题,才是人大代表联络站二维码能够深入人心、呼应民意的核心技能。二维码是新的,人大代表积极履职的主动作为却应该是永不过时的老传统。

如果说二维码是在进一步畅通代表与群众的联系,那么“代表随手拍”“广州人大i履职”则无疑是激励人大代表积极履职的神兵利器。人手一部甚至几部手机的时代,随手拍成为不少人的社交网络生活的潜意识,而人大代表的随手拍发现问题、反映问题,则促使代表更加深入、更加便利地参与人大制度运行的全过程。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程钢表示,近两年来,他通过日常使用“代表随手拍”,已经反映并推动解决50多件民生问题,深刻体会到这不仅是一个工具,还是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的履职帮手。同样地,“代表随手拍”提交的具体民生问题,不仅需要高效地通过人大履职平台传导至具体部门,还需要相关社会治理层面的快速响应,不拖沓、不躺平,各方合力促成有效互动、良性循环。

群众意见反馈能够得到代表响应,人大代表声音可以促成具体问题的解决,积极履职的代表同样可以收获人大制度本身的褒奖与肯定。“广州人大i履职”小程序在2024年上新履职积分功能,有积分有排行,就有督促有竞争。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与履职热情,不会因履职积分功能的上线与否而变化,但因为履职积分的出现,也让人大代表积极履职的成效呈现在人大履职平台,让代表履职也能热火朝天地卷起来,激发更多人大代表的履职积极性。

“可感”的人大工作和“可触”的基层民主,让公众幸福更“可及”。从联络站二维码到代表随手拍,从“i履职”到履职积分排行,代表履职创新的底色反映的依然是人大代表投身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诚意与责任。而从让人大代表高效、便捷履职的制度用意出发,可能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更细节化的技术微创新,依靠互联网的即时性与公开性,记录人大代表的“i履职”行程、内容与进度,激发公众与人大代表的互动热情。

民生议题,城市发展,尤其需要踏实认真的人大代表,尤其呼唤积极有为、善于运用履职新工具的人大代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