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3集以海宜平自缢告终,余乾沉冤得雪,“御史案”告一段落。但这个案子也把编剧的偷工减料体现得淋漓尽致

护剧宝们又要说了:“你没看懂剧,此剧需要门槛,到处都是钩子,到处都有反转。”

是的,剧情确实到处都是钩子,但还有一个词可以描述钩子,叫做“钩直饵咸”。



男女主反目、陆丹心和女主反目、女主不想救老伯,这三处剧情有必要反转吗?!

倘若女主不想救老伯,那么女主一直以来强调的“赎罪”就是个笑话,加害高密人掩盖真相,错上加错。

倘若陆丹心不相信女主,就证明女主通过朝夕相处的呵护都无法感动陆丹心。

倘若男女主反目,就意味着之前剧情刻画的男女主一路走来彼此靠近都是徒劳。



一个不思悔改的、友尽、情尽的一番大女主,这是编剧要传递的核心思想吗?这是能通过广电审核的吗?

不是剧情多烧脑,而是编剧把脑子烧坏了,以为观众都是能够被她轻易忽悠的愚人。

本剧中所谓的反转是什么?

就是错误的各种争吵先来一遍,中间插入伍安康对女主的支持、男主为女主做饭,在结束部分插入简单叙述重讲真相。大功告成,多省事啊。



编剧都吞掉了哪些好戏?

(1)大女主的谋划:

女主以身入局,步步为营,她应该对海宜平的出招有预判吧?哪些是必走的环节?哪些是备选设计?哪些优先?哪些可以放宽自由度?哪些要回避对方的反噬?哪些容易连累到同伴?哪些指望男主打配合?哪些容易攻克对方的软肋?哪些可以跟着对方将计就计?哪些必须要牵动对方走上既定的轨道?

就是因为剧中反转后补,所以简单叙述找老伯、引陆丹心刺杀海宜平、带姑母离开一条龙,直接降低叙述女主的谋划难度,仿佛女主的算计有如神助。



(2)男女主的默契:

“我觉得你应该也猜到了”,真是一句“好”概述啊。

男主猜到了女主有布局,但他到底具体猜到了哪些?哪些需要他迎合局势见机行事的?他不担心女主自伤吗?他不替女主担心她的同伴吗?

女主这边觉得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可以放任男主去配合?如何互通心意地临场发挥?



夜宴之后男女主临时携手拯救邙沟这种剧情再也见不到了,只剩下做饭这种纯言情戏份,以及男女主互相对消息了。

编剧有时间反转两次就为了展示海宜平的证据有没有被炸掉,不如老老实实正序讲男女主在证据被销毁后,随机应变、制造证据、配合攻心之策不好吗?

啊,不对,这样需要编剧更深入的逻辑和语言构思,才能在男女主谋划和监狱算计海宜平这两段剧情上体现戏剧张力,一个反转闪回直接跳过这一系列有难度的操作。



(3)陆丹心的心绪波折:

剧里设计女主引老伯告发自己,陆丹心发现老伯与己方的关联,遂明白这是女主做的局。

这个逻辑本来就是不科学的。

女主直接以身入局,还需要陆丹心卧底配合,她有问过陆丹心是否愿意吗?所以她就直接启动了全盘计划,让后赶鸭子上架?



但凡编剧没偷懒选择正叙,她就一定会发现这个女主过于独断的逻辑漏洞。

正常情况下,女主都是要提前与陆丹心商量的,期初陆丹心不同意,然后女主说服了她。

然后还有决战前夜陆丹心诀别的心理刻画,是留恋、是决然、是欣慰、是认真。就是因为反转插入简化过程,直接压缩了对人设的正面刻画。



(4)伍安康的旁观视角:

伍安康查的是另一个案子,但与这个案子有关联,所以男女主这边的事也在他的关注范围内。他对男主的看法和预判?他对女主的看法和预判?他认为男女主做的事对自己的案子有哪些正负面影响?他如何评判男女主、海公、圣上在局中的胜负?

伍安康在本剧中的戏份是很烂的,都是一些镶边灌水的内容,就比如这段剧情里策马而来领女主去灌一顿鸡汤。



(5)圣人的运筹帷幄:

不论大家怎么斗,圣人都是那个最终拍板的人,所以她对两边势力的张与弛,都是冷眼旁观的权衡。剧中对圣人缺乏正面刻画,真是浪费了陈瑾老师的演技。

女主求见圣人重启御史案那里,圣人没见,后面又补上了圣人当时在干什么了。就因为后面才插入,给圣人思量的篇幅太短,导致把圣人的考量匆匆过了一下,剧情连贯性的气氛没了,就导致对圣人这个复杂的形象刻画得特别浅。

还有送叶子和茶饼时的心理活动,臣子们的所求与扯皮尽在她的掌握之中,剧里只放大理寺这边臣子们瞎猜扯皮有什么意思啊。



(6)海宜平的原计划:

海宜平从军饷案登场,牛逼了一路,把男女主每一步计划都算到了,这么一个智商超绝的人设,最后在收尾的时候被两条证据给撂倒了。

海宜平的后手是什么?陆丹心赔上性命反水、炸坏证据,这两条远远不够。他不仅仅要证明自己无辜,还要让圣人以为对方是因为查错了方向才栽赃到他身上的。

这样写的话构思剧情多有难度啊,所以编剧一个字——省。



与莲花案恰恰相反的是,御史案有个相当成功的结尾,简直是在故作高深的五集后强势挽尊。

不过归根结底,第23集的成功主要源自剧情恢复了正叙。编剧的文采与人设构思其实是很不错的,只不过过度应用反转,脑筋用错了地方。



海宜平这条线是目前剧中刻画最好、完成度最高的人物线,除了认罪潦草外,整体张力是很不错的。之前海宜平与男主品茶时有一些模棱两可的暗示,就是对海宜平结局的铺垫,与狱中的争执内容是一样的,只不过狱中的对手戏台词表达得更直白。

再对照圣人对男主的压制,其实能证明海宜平的观点并没有错,圣人想要剥夺权贵手里的权力,想要给寒门一定的公平,但却忌惮男主摆脱她权力的掌控,终究,权势与清明无法达成绝对的平衡。



女主自己的故事在这个案后算主体落幕了,也算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翻案了,但两个苦主姐妹都不在了。那种满足与落寞,欣慰与痛苦纠缠的百感交集。接力两位姐妹的就是伍显儿和霓裳,所以霓裳从扬州回来了。



其实如果前面刻画详尽了,这会是一个相当丰富多彩的姐妹团五人互动。霓裳属于燃得快,退得也快;伍显儿属于大局观强,但也有小儿女的烂漫。

与彩莲的单纯、陆丹心的苦大仇深不同,彩莲陆丹心是绝对听女主的,而伍显儿霓裳则是通过合作才彼此认可的,所以她俩的独立思考更多。可惜了,就是因为前面不必要的反转,错过了角色的正面刻画,显得她俩突然跟女主这么贴近很突兀。

【第18-23集剧情分析 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