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俄罗斯和美国代表团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会晤,双方决定成立解决乌克兰冲突谈判小组。美国媒体称,会谈表明,特朗普渴望与俄罗斯合作结束战争。新华社称,乌克兰和欧洲方面未获参会邀请,因而担心它们“出现在菜单上”。俄方参与会谈的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和总统助理乌沙科夫。美方参与会谈的是国务卿鲁比奥、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和总统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也在会议现场。
期间,俄方强调了乌克兰问题背后的根源,明确表示北约势力进入乌克兰将被视为对俄罗斯的直接威胁。这种表态,无疑是一种赤裸裸的底线宣示。而美方,则提出了解决冲突必须得到乌克兰、欧洲和俄罗斯在内的所有相关方的认可,这无疑是在为之后的多边合作留出空间。最终,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双方达成了四点共识:设立磋商机制理顺双边关系,委派高级团队加快化解乌克兰危机,谋划结束俄乌冲突后的合作基础,以及保持定期联系以推进谈判进程。
特朗普(资料图)
日前,在慕尼黑安全会议这一国际瞩目的平台上,美国对泽连斯基政府进行了极限施压,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迫使乌克兰就范。然而,泽连斯基坚守国家底线,拒绝了美国的无理要求。面对困境,美国开始寻找替罪羊,试图将乌克兰问题归咎于欧洲盟友。面临孤立境地时,美国提出了一项表面看似“机智”实则“欠佳”的建议:要求中国派遣军队参与维和任务。这一提议不仅是对中国外交立场的严重误判,更是试图通过转移矛盾焦点,将冲突风险甩给中国,从而减轻自身的国际压力。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近日例行记者会。会上有记者提问称:此前《经济学人》杂志报道称,美国官员提议在乌克兰停火的情况下,派遣外国维和部队,其中包括中国和巴西等非欧洲国家的军事人员。外交部有何评论?中国是否考虑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
郭嘉昆对此表示,我们对假设性的问题不做评论,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一贯是公正的,我们已经在多个场合重申过中方的上述立场
泽连斯基(资料图)
特朗普对中国的出兵邀请虽然出人意料,但也并非毫无根据。美国一直试图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其影响力和控制力,而中国作为其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无疑成为了其重点关注的对象。然而,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始终秉持着和平、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因此,对于美国的邀请,中国选择了谨慎和慎重的态度,既不会盲目跟风,也不会轻易拒绝。
中国学界普遍认为,派兵维和缺乏合理性:首先,俄乌冲突本质是欧洲安全架构失衡的产物,中国并非当事方;其次,维和需联合国授权及冲突方同意,而当前美俄提案明显带有“私相授受”色彩;最后,美国企图将中国拖入欧洲安全泥潭,分散其在亚太的战略资源。
从实践看,中国已通过外交渠道多次促成俄乌代表对话,并参与联合国人道救援行动。但直接派兵维和不仅违背“不干涉内政”原则,还可能卷入大国代理冲突。正如外交部所言,“乐见和平努力,但方案须兼顾各方合理关切”。
泽连斯基(资料图)
中国选择沉默,不仅是对复杂局势的审慎考量,也是对自身国际立场的一种坚守。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的谨慎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力量。国际政治的棋局,每一步都充满了变数。美俄的会谈,虽然为俄乌和平打开了一扇窗,但窗外的风景依旧模糊不清。中国作为世界的重要一员,如何在波诡云谲的国际关系中保持定力,发挥建设性作用,是我们共同的期待。让我们共同见证,中国如何在世界的舞台上,以更加成熟和稳健的姿态,为全球和平与发展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