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01
我叫苏玥,今年二十八岁,嫁给陈明已经两年了。如果要给我的婆婆林阿姨贴个标签,那一定是"绿茶作精"。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点刺耳,但经历了这么多,我觉得再贴切不过了。
记得去年春节,我们一家人在客厅吃饭。陈明像往常一样,随手给我剥了个虾,就这么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动作,却引发了林阿姨的连环剧场。
"哎哟......"林阿姨突然放下筷子,眼泪说来就来。
"妈,怎么了?"陈明被吓了一跳。
"没事没事,"林阿姨抹着眼泪说,"就是想起你爸当年,连看都不看我一眼。现在你对老婆这么好,我这个老妈妈反倒成了外人......"
我和陈明面面相觑。公公听到这话,不悦地放下碗:"你又来了。"
但林阿姨仿佛得到了鼓励,哭得更起劲了:"老陈,你别以为我不记得。当年你连年夜饭都不陪我吃,现在看儿子对儿媳妇这么好,你心里是不是特别愧疚?"
这顿饭最后变成了林阿姨的个人表演秀。从她年轻时的委屈,一直说到现在儿子"抛弃"老母亲。公公气得直摇头,陈明手足无措地哄着她,而我,则清清楚楚地看到她哭得最伤心时,还不忘用眼角瞥我一眼,那眼神里分明带着几分得意。
这样的闹剧几乎每周都会上演。有一次,我和陈明窝在沙发上看电影。林阿姨蹑手蹑脚地从卧室出来,二话不说就挤到我们中间坐下。
"妈,您也喜欢这部电影?"我试图缓解尴尬。
"我是看你们两个没个正形!"林阿姨突然提高声调,"一天到晚腻在一起,也不想想我一个人在房间里多孤单!我这个老婆子,怕是活不长了......"
最让我气愤的是,第二天我就听见她在楼下和邻居炫耀:"我儿子有多孝顺知道吗?昨天特意陪我看了一整天电影,还非要我坐在中间。"
"您儿子真是太体贴了。"邻居阿姨夸道。
"是啊,"林阿姨笑得合不拢嘴,"不像有些儿媳妇,整天想方设法把儿子和婆婆隔开。"
这话明显是说给正好下楼的我听的。我强忍着怒气走过去,林阿姨立刻换上一副慈祥的面孔:"哎呀,儿媳妇来了。快过来,我正跟张阿姨夸你呢!"
渐渐地,我发现林阿姨的"表演"是有规律的。每当陈明对我稍有关心,她就会以各种方式制造混乱。如果是在家里,她就装可怜、撒娇、哭闹;如果是在外人面前,她则会时而炫耀儿子的"孝顺",时而暗示我这个儿媳妇如何"抢走"了她的宝贝儿子。
最夸张的一次是在陈明给我买了条项链后。林阿姨当场就在客厅里"晕倒"了。等陈明手忙脚乱地把她扶起来,她虚弱地说:"儿子,你还记得吗,你小时候发烧,我为了给你买药,把自己唯一的金项链都卖了......"
那条项链最后自然是被陈明送给了林阿姨。但第二天,她就戴着这条项链去菜市场,逢人就说:"看看,这是我儿子孝敬我的。现在的年轻人,就该这么懂事。"
邻居们都夸她有个好儿子,却没人知道这条项链背后的故事。而林阿姨享受着众人的羡慕,脸上那得意的笑容刺痛了我的眼睛。
我曾经问过陈明:"你妈以前就这样吗?"
陈明叹了口气:"她和我爸感情不太好,可能把所有的爱和控制欲都放在我身上了。"
这话让我若有所思。也许在林阿姨眼里,我不仅仅是个儿媳妇,更是一个抢走她儿子的"情敌"。她的每一次表演,都是在向我宣示主权,证明在儿子心目中,她才是最重要的那个人。
02
面对林阿姨的种种刁难,我一开始选择了最传统的方式——以德报怨。
那是去年冬天,我特意去商场给林阿姨挑了一件米色貂皮大衣。导购看到这件价值近三万的外套,还打趣道:"您妈妈真有福气,有这么孝顺的女儿。"
我苦笑着付了款。其实我知道,这件大衣远不够博得林阿姨的欢心,但我仍抱着一丝希望。
周末,我把精心包装的礼物送到林阿姨手上:"妈,天气越来越冷了,您穿这个保暖。"
林阿姨拆开包装,脸上闪过一丝惊喜,但很快就被刻意的冷漠取代:"这么贵重的东西,我可不敢收。万一以后你跟明明吵架,又说我收了你这么多好处......"
"妈,您想多了,"我强忍着委屈,"我是真心想给您买的。"
"行吧,"林阿姨勉强收下,"不过这颜色我不太喜欢,下次买东西之前最好先问问我。"
没过几天,我就在小区门口听到林阿姨跟邻居们炫耀:"这貂皮大衣是我儿子买的,他对我可孝顺了。"说着还意味深长地瞥了我一眼,"不像有些人,买件衣服都要挑三拣四的。"
见这招不管用,我又给她报了一个欧洲十日游的旅行团。临行前,我还特意帮她准备了保暖衣物和常用药品。
她回来后,不但没有丝毫感激,反而到处宣扬是儿子特意安排的旅行,说什么"还是儿子最知道心疼妈妈"。
最令人心寒的是她生日那天。我特意订了一条金项链,价值不菲。没想到她收到后第一句话就是:"你是不是觉得我总戴那条银项链太掉价了?"
渐渐地,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付林阿姨这样的人,一味地忍让只会换来变本加厉的刁难。既然她这么在意面子,那不如就利用她的虚荣心。
于是,每当她在邻居面前炫耀我送的礼物时,我就故意附和:"是啊,妈平时对我太好了,我这点心意都不够表达感谢的。"
这话表面上是恭维,实际上却让邻居们看出了端倪。毕竟,大家都知道礼物是我送的,却听她一直说是儿子的功劳。
更巧的是,有一次我在楼下晒被子,正好碰到王阿姨。她欲言又止地说:"小苏啊,你婆婆昨天又在牌桌上说你坏话了......"
我假装不在意地问:"哦?她又说什么了?"
"说你假奉承,送东西都是为了在儿子面前表现。"王阿姨叹气道,"我们都觉得她太过分了,你对她多好啊!"
我心里冷笑,面上却装作难过:"可能是我做得还不够好吧。"这一招果然奏效。没过多久,林阿姨在邻居中的形象就彻底崩塌了。
大家私下里都说她不知感恩,道德绑架儿子儿媳。几个关系要好的邻居甚至开始有意疏远她,不再邀请她打牌搓麻将。
林阿姨显然感觉到了周围的异样,但她不知道这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她依然沉浸在自己的表演中,不知道自己的那些手段早已被看穿。
有时候我也在想,也许我的应对方式不够光明磊落。但面对这样一个永远活在自己戏中的婆婆,除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还能怎么办呢?
最讽刺的是,这些事反而让我在小区里收获了不少同情和支持。邻居们都说我善良懂事,只可惜嫁给了这么个婆婆。而林阿姨虽然依然到处散布对我的不满,却再也找不到愿意认真听她诉苦的观众了。
我知道,这场无声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但至少,我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儿媳妇了。
03
当我发现自己怀孕时,原本以为这个新生命能让家庭关系缓和。没想到,这反而成了林阿姨展现她阴暗面的契机。
"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你的。"知道我怀孕的消息后,林阿姨难得地露出了慈祥的笑容,"毕竟这可是我的第一个孙子。"
我天真地以为她终于接纳了我,直到一天早上,我闻到一股浓郁的葱味从厨房飘来。
"妈,您在做什么?"我强忍着想吐的感觉。
"给你炒个青菜啊,"林阿姨语气轻松,"我特意放了很多葱,补钾对胎儿好。"
"可是医生说我现在吃葱容易......"
"你看看你,"她打断我的话,"现在的年轻人就是矫情。我当年怀你老公的时候,什么苦没吃过?现在的孕妇,一个个都娇气得很。"
这样的"照顾"每天都在上演。她明知道我因为孕吐,早上只能喝点米粥,却偏偏把剩饭剩菜热了又热,放在我面前:"别浪费粮食,这些都是好东西。"
陈明看不下去,帮我把饭菜倒掉,她就坐在沙发上抹眼泪:"我也是为了儿媳妇好,谁知道现在的年轻人这么讲究......"更让我寒心的是公公给我的红包事件。
知道我怀孕后,公公给了我一个红包,说是补身子用的。
"你爸真是越来越偏心了,"当天晚上,我就听到林阿姨在房间里数落公公,"当年我怀孕的时候,你连个红包都没给,现在倒是大方起来了!"
公公不耐烦地说:"那是人家父母的心意,你跟儿媳妇计较什么?"
"我怎么就不能计较了?"林阿姨声音陡然提高,"你是不是觉得我配不上你?现在连儿媳妇都比我强了是吧?"
这场闹剧持续了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林阿姨就跟邻居们告状,说公公偏心儿媳妇,不把她这个结发妻子放在眼里。
但邻居们早就看透了她的为人,纷纷说些敷衍的话搪塞过去。这让林阿姨更加恼火,开始变本加厉地折磨我。
"今天的汤是妈特意给你炖的,"她端着一碗浓汤放在我面前,"我放了很多生姜,对孕妇有好处。"
我喝了一口,立刻感觉胃里翻江倒海。这哪里是生姜,分明是放了大量辣椒和花椒!
"妈,这汤太辣了,我喝不了......"
"这就受不了啊?"她冷笑道,"那你以后怎么带孩子?现在的年轻人,一点苦都吃不得。"
最令人心寒的是那次跌倒。那天我因为她执意要我给陈明做饭,不得不在厨房忙碌。地上有积水,我一不小心滑倒了。
"林阿姨,救命!"我捂着肚子,痛得冷汗直流。
她头也不回地说:"年轻人走路都不会走,我这把老骨头可扶不动你。"说完继续看她的电视剧。
这件事最终导致我不得不提前剖腹产。而林阿姨知道后,不但没有一丝愧疚,反而在医院里大肆宣扬:"现在的年轻人太虚弱了,走路都不会走,害得我们家白白多花这么多医药费。"
她这番话终于惹怒了陈明,正当她在医院走廊上装模作样地向护士诉说自己多么担心儿媳妇时,陈明拿出了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