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这不对劲,绝对不对劲!"在长沙市某写字楼内,年轻的电子公司老板李明站在一片闪烁的电子屏幕前,手里紧握着一张电费账单,脸上写满了困惑。
他万万没想到,一张普通的电费单,会揭开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商业秘密...
01
2023年初,春寒料峭的长沙街头,30岁的李明站在一栋写字楼前,望着楼顶"星城商务中心"的招牌,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经过多年打拼,他终于在家人的支持下,筹集了50万元启动资金,准备开启自己的创业之路。
"儿子,做生意要讲诚信,踏实经营。要记住,钱不是越快越好,关键是要稳扎稳打。"临行前,李明的父亲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我和你妈虽然没什么文化,但这些年做小本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讲诚信。"
李明重重地点头:"爸,您放心,我一定谨记您的话。"这番叮嘱,成为了他创业路上的座右铭。
很快,"明辉电子"在星城商务中心一楼正式开业。李明选择这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里位于长沙市新城区的核心位置,周边商业气氛浓厚,人流量大。开业当天,李明特意请来了专业的室内设计师,将店面布置得明亮整洁。
"李总,您看这个展示区的设计怎么样?"设计师小周指着门口右侧的空间问道,"我们可以把最新款的电子产品都陈列在这里,顾客一进门就能看到。"
李明满意地点头:"不错,就按这个方案来。不过这边要预留一些互动体验区,让顾客能实际操作一下产品。"
凭借着优质的产品、合理的价格和灵活的经营策略,李明的生意开局不错。开业第一个月,营业额就突破了15万元。第二个月更是达到了18万元。李明看着每天进进出出的顾客,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小张,你来帮我整理一下这个月的账目。"一天下午,李明对新招的会计说道。财务小张是李明千挑万选找来的,有三年的会计经验,工作认真负责。
"好的,李总。"小张推了推眼镜,认真地翻开账本,"这个月的营收情况很不错,各项支出也都在预算范围内。"
2023年的夏天格外炎热,空调设备几乎全天运转。李明预计电费会有所上涨,但他完全没想到,真正的麻烦正悄然而至。
10月的一个早晨,财务小张急匆匆地跑进李明的办公室,脸色煞白。
"李总,不好了!这个月的电费账单出来了,您看看。"小张递过一张纸,手都在微微发抖。
李明接过账单,眼睛瞪得老大:"五万三千六百二十元?这怎么可能!"他连忙翻开前几个月的账单记录,发现从八月开始,电费就开始不正常地上涨。之前每个月的电费也就三四千元,怎么会突然暴涨十倍多?
"会不会是空调用太多了?"李明自言自语道。
"不可能的,李总。"小张摇头说,"我统计过了,就算整个店面的设备24小时不停运转,一个月的电费最多也就一万出头。五万多这个数字太离谱了。"
李明立刻拿起电话,拨通了电力公司的客服热线。经过多次转接,终于接通了相关负责人。
"您好,我们是按照电表实际读数收费的。"电力公司工作人员的语气很肯定,"如果您觉得有问题,可以申请上门检查。"
"好,那麻烦你们尽快安排人来检查一下。"李明说完,又转头对小张说,"你去把前几个月的用电记录都整理一下,我总觉得这里面有问题。"
小张很快就把资料整理好了。通过数据对比发现,公司的用电量在8月突然暴增,而且增长的幅度完全不符合正常营业的用电规律。
"奇怪,我们也没有新增什么大功率设备啊。"李明站在窗前,望着店内熙熙攘攘的顾客,陷入深深的思考。虽然近期市场竞争激烈,销售额有所下滑,但用电量不可能无缘无故增加这么多。
02
两天后,电力公司的工作人员来检查了电表和线路,但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
"李老板,我建议你请专业电工来检查一下线路。"物业经理王刚得知情况后,主动找到李明,"我认识一位经验特别丰富的电工,姓刘,在这一带很有名。要不要我帮你联系一下?"
李明欣喜地说:"那太好了,麻烦王经理帮忙约一下。"
第二天一早,留着山羊胡的老刘带着工具箱来到明辉电子。他看上去六十多岁,说话不紧不慢,但眼神特别犀利。
"老刘,麻烦您了。"李明将电费异常的情况简单说明了一下。
老刘点点头:"让我先看看。"说完,他戴上老花镜,开始仔细检查店内的各个用电设备。从收银台到展示区,从库房到办公室,每个角落都没有放过。
检查进行到一半时,老刘突然问道:"李老板,你们的配电箱在哪里?"
"在后面的设备间里。"李明带着老刘来到设备间。老刘打开工具箱,拿出一个专业的电流检测仪,又搬来梯子,爬上去仔细查看配电箱。
"咦?"突然,老刘发出一声疑惑的轻呼。
"老刘,发现什么问题了吗?"李明连忙问道。
"李老板,你过来看看。"老刘指着配电箱内部,"你看这里,有七根多出来的电线,都通向隔壁。按理说,每家店铺的供电线路应该是独立的,不可能有交叉。"
李明心里一惊,连忙让老刘进一步检查。经过仔细排查,老刘确认这些电线都是后来加装的,而且做工十分专业,如果不仔细查看,根本发现不了异常。
"这些线是什么时候接上的?"李明问道。
老刘研究了一会儿说:"从痕迹来看,应该是两三个月前。你看这个接线端子,还很新。"
"要不要把这些线剪断?"老刘问道。
李明陷入沉思。如果贸然剪断,可能会打草惊蛇;但如果不处理,自己的损失就会继续扩大。思考片刻后,他下定决心:"剪吧。"
老刘小心翼翼地剪断了那七根电线。就在他剪断最后一根电线的瞬间,隔壁突然传来一阵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