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睿和孙铭徽都是29岁,都是CBA的当红球星。在本届亚预赛集训队名单公布之初,就有不少声音,认为男篮应该征召孙铭徽。不过,在看了中日大战中赵睿的表现后,可以基本明白孙铭徽无缘男篮国家队的原因。



‬一、战术要求的重点

目前国家队的体系,是要求后卫把节奏带起来后,内线和锋线主打。也就是说,后卫的主要责任是带节奏!以赵睿举例,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男篮5个人带的跑起来,所以他就得“不停速”,而且通过他的不停速来调动日本队的防守阵型在奔跑,他看机会是自己突破还是传球。

这个要求同样给到了廖三宁和徐杰,都是这样!廖三宁也是这个操作!所以,郭士强即便廖三宁没打CBA也要带上他。



那么,为什么不是联赛中发挥出色的孙铭徽呢?孙铭徽是自己带节奏后自己打!这个区别还是很大的,自己带节奏自己打有个突出的特点,是其他4个人是站住了的!这在目前男篮的战术体系中是不被接受的。



‬二是内线球员的结构特点决定的

内线主打的是周琦、胡金秋,他俩人都是内线强攻型。周琦还得是移动起来的二次进攻,胡金秋则是投射型大前锋。这里从胡金秋的角度比较好解释:



胡金秋在国家队和在广厦队定位不一样,是因为胡金秋在国家队就是第一攻击点,在广厦是第二攻击点。第一和第二的区别在于,对后卫带动的要求不一样。孙铭徽是自己先攻,攻不成找其他点,这在国家队是行不通的。





‬三是后卫的防守要求决定的

赵睿在国家队贡献16+8+4,是有防守基础作保障的。因为赵睿的身体强壮,防守不吃亏,进攻后不会当作对手攻击的重点,这是赵睿的优势!孙铭徽身高和体重没有优势,进攻得手还是不得手,都容易被对手追着打,防守上吃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