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乌克兰快还钱”的戏码,成为了近期美乌两国外交关系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强势要求泽连斯基为美国过去3年间的对乌援助“付钱”。为了“更快更好地让乌克兰还账”,白宫方面开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让乌方以自己保有的各类矿产资源来补偿美国。说白了就是,相关矿产资源的开采权和使用权,将由美国获得。


特朗普在迫使泽连斯基接受美国提出的条件

据外媒报道,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希望让美国获得乌克兰价值约5000亿美元的稀土资源,乌克兰则以这些稀土资源换取美国的后续援助。目前看来,虽然泽连斯基尚未批准这项条件,但有传闻称,他可能会签署另一项与“矿产资源换取美国援助”有关的条约。毕竟,如今千疮百孔的乌克兰所剩无几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基本也就只有一些矿产资源了。据悉,在美国官方认定的50种关键材料中,乌克兰拥有其中的22种


乌克兰约一半的矿产资源集中于俄军占领区

好吧,暂且不论泽连斯基是否会真正签署这项堪称“丧权辱国”的条约,以出卖国家利益的方式为自己“续命”。仅从“美国恐将获得乌克兰大半稀土资源”一事来看,网络上已经出现了诸如“美国或将在稀土领域挑战中国、甚至是打破中国对全球稀土市场的垄断”等声音。那么,这种风险真的存在吗?


宝贵的稀土资源

平心而论,这种看法恐多少有些忧虑过头了。抛开乌克兰约一半的矿产资源都集中于目前的俄军占领区不谈,单就稀土产业来说,哪怕美国在未来某天100%地吞下乌克兰的稀土资源,也不意味着其就能动摇、乃至是打破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中的“霸主”之位。原因很简单,中国乃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打通了稀土全产业链的国家,这一点是其他所有国家都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的


集中了大量元件的机载相控阵雷达

基本上,稀土产业链可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这三层。上游主要为稀土的开采、分离和冶炼;中游为对冶炼后的稀土进行精加工,如产出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和抛光粉等;下游则是将精加工后的稀土制成可用的终端产品,如镍氢电池、新能源发动机和雷达元件等电子工业产品。


出口海外的中国新能源车

得益于中国已探明的稀土储量约占全球已探明稀土储量的约40%,位居世界第一,是排名第二的越南的约2倍。故近年来国内在稀土资源的开采、精加工和工业制成品方面,均稳坐世界一流水平之位。一个最为直观的例子,就是中国车企的新能源车销量强势增长,甚至已在国外市场呈现出“攻城掠地”的势头,这就是打通稀土全产业链的一种表现


稀土冶炼需耗费大量电力

那么,若是美国也手握大量稀土,其能达到类似中国的水平吗?答案是基本不太可能。毕竟,稀土的稀有性不仅在于其在大自然界中的储量稀少,更在于其冶炼和加工技术的难度极高。仅从耗电角度来看,稀土冶炼是典型的高耗能工艺,每冶炼出约1吨的稀土合金,通常都需要耗费1万度以上的电力。也就是说,唯有自身能提供足够多且足够廉价的电力,才能支撑起稀土冶炼行业,而中国恰恰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发电国


中国的年发电量已是美国的2倍多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4年版)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多年间,中国的年发电量连续稳居世界第一,在2022年时达到了全球总发电量的30%;2023年的年发电量高达9.4万亿千瓦时,是美国的2倍还多。在强大的发电量支撑下,中国才得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毕竟衡量一国工业发展程度的一大指标,就在于年发电量,而稀土产业必然也会从中获益颇多。


无法冶炼稀土就无法对其进行利用

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美国还是一些其他国家,即便它们手中握有再多的稀土资源,在自身产业链不完整且无法于短期内将产业链全部打通的大背景下,相关国家能且只能将稀土资源送到中国来加工处理,以有偿的方式获得冶炼或初步加工后的稀土产品。若不这么做,那它们保有的稀土资源就和毫无用处的一堆沙石没有任何区别


只有中国打通了稀土全产业链

所以说,特朗普盯上乌克兰稀土资源一事,虽然显示出这位商人出身的美国总统极其精明的一面,但即便美利坚的野望成为现实,也动摇不了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中的“老大地位”。特朗普怕不是是忘了美国严重的产业空心化、特别是实体工业的严重流失。至于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这可不是一句开玩笑的话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