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蘑菇
前言
开国大典上,我国只有十几架飞机,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十几架飞机都不是“中国造”。再看今天,我国已经拥有了一支强大的空军,所配备的装备武器也都是非常先进的。这么多年过来,从备受欺辱到真正建起来,这当中经历了太多,有辛酸,有难言。
01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对越战争,我国的空军力量都不强,但是在一直提升,也正是受到了一些打击,提升的才会比较快,才知道空军力量的重要性。
其实从建国后,我国就下定决定要组建空军队伍,如果不这样,始终会再次和国际社会脱轨。但是,当时我国的技术和条件实在是落后,这怎么办呢?别说是建立队伍了,建一架飞机都费劲。
当时组建空军队伍的命令下达后,首先就是要选飞行员,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当时的选拔标准一点不低,首先是年龄这块,不能高于24周岁,其次就是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
就单论当时的国内环境来说,选拔难度很大,上述标准只是最低的,选出来的人,还需要经过一系列测试,只有合格的才能开始学习专业知识,去往苏联进行学习。在有限的人员中,有这么一位,他是天赋比较出众的,也很聪明,他就是于振武。
02
在苏联学习期间,于振武就非常努力勤奋,总是能比别人快一步,因此,每当有考试,他总是能名列前茅,一点不夸张的讲,他是第一批飞行学员中最出色的。虽然当时的于振武算是一名新兵,但有着不亚于老兵的思想觉悟,他想尽可能多地学习技术,尽快为国家做出贡献,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为了达到目标,他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最终,他第一开上了战斗机。与此同时,苏联教官也注意到了他,给予了鼓励,送给了他一块表,其实这也是让其他学员更有动力。
建国初期,国内的经济发展不好,群众都是生活比较艰苦的,别说是手表,能吃顿好饭都是很好的了,毫不夸张地说,那时候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戴过手表。
得到教官认可,于振武更加努力,不论是平时训练还是日常学习,他总是走在前面,毕业时,他的成绩是最好的。学成回国后,于振武直接投身军队,面对困难和问题,不断钻研,对待日常训练和任务,丝毫不懈怠。
03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那时候于振武22岁,毅然决然地上了战场,在战场上,他不惧生死,勇往直前,不仅得到了上级的认可,更收获了战友的尊敬。战争结束后,在上级的指派下,他负责起了飞行员训练的工作,这是一项重任,更是对他工作的肯定。由于当时国内技术有限,条件不足,遇到了很多问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螺旋事故”。
出于安全考虑,于振武决定对螺旋进行一定的改造,面前前所未有的工作内容,研究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面对问题,他总是在第一时间查阅资料,咨询专家,皇天不负苦心人,随着一点点问题被解决,终于摸索到了改造方法。
改造完成后,事故发生率极大降低,因为有着突出贡献,于振武受到表彰,慢慢地,他的职位不断上升,做到了军训部部长的位置。
04
1978年,首次空军战备训练汇报演习举行,随着空军战队出现,众人皆是叹服的表情,领导们也都感到很自豪。因为汇报非常成功,叶剑英、华国锋等人还亲自接见了于振武。
对于于振武来说,能得到国家领导人的认可,这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他并没有因此骄傲,而是继续向前,踏实前行。1988年,于振武被授予了中将军衔,当时57岁,之后,他又被任命为军区空军司令,1996年1月,于振武又被授予了上将军衔,时年65岁。
现如今,于振武将军已经90岁了,虽然已经退休,但还是牵挂着祖国发展,默默关注着空军队伍。
结语
从空军队伍刚起步筹建到现如今变得强大,虽然整个道路是艰难的,但幸运的是有于振武这样的人,始终将国家放在第一位,踏实肯干,不怕苦,不怕累,面对问题,迎难而上。在这里,我们应该向每一位空军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