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波罗的海小国立陶宛再次对中国“开炮”,不过这次的理由显得有些啼笑皆非。



近日,立陶宛总统的外交政策顾问在媒体上发声,埋怨中国对于立陶宛新政府恢复全面外交关系的提议“不感兴趣”。

言下之意,就是中国“不识抬举”,顺便甩锅中立关系跌入低谷都是中方的责任。

在两国关系正常时期,双边贸易蓬勃发展,曾达到23亿美元的峰值,为立陶宛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然而,自两国关系恶化后,立陶宛的出口经济大幅下滑,不少企业因此倒闭。

这一局面,究竟是谁的责任呢?

立陶宛新政府上台后,在对待中国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令人费解的举措。他们不仅拒绝承认一个中国原则,还在涉台问题上犯下严重错误,允许台湾在立陶宛设立所谓“代表处”,这无疑是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挑衅。

中国随即采取反制措施,降低外交关系等级,召回大使,并停止经济合作项目。

立陶宛的这种做法,不禁让人想起那些祖上曾经辉煌过,如今却抱着过时的大国心态不放的小国。

他们试图通过反华举动来展现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甚至煽动年轻人的民族情绪。

然而,这种做法不仅未能给立陶宛带来实质性的好处,反而导致了经济的严重下滑和失业率的上升。

面对困境,立陶宛开始向美国和欧盟求援,却得不到任何回应。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那些曾经承诺“只要和中国切割,就会协助补上空缺”的国家,在关键时刻并不会兑现承诺。立陶宛的遭遇,可谓是一个生动的教训。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立陶宛还曾将中国告上WTO,指控中国“贸易歧视”。

然而,在证据面前,这一指控显得如此苍白无力。WTO最终驳回了立陶宛的申请,而立陶宛总统却仍不死心,鼓噪要继续对抗。

说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立陶宛在处理与中国关系上的失误和短视。

他们试图通过挑衅中国来展现自己的强硬和独立,却忽视了中国的实力和决心。

最终,立陶宛除了在国际上留下一个又一个的笑话,一无所获。

在之后的大选中,立陶宛的政客们为了选举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当时的执政党,也就是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担心自己在大选中落败,更担心新政府会与中国恢复关系。

于是,在选举前夕,他们做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决定——驱逐中国外交官。这操作,简直就是国际关系中的“骚操作”啊!

他们这么做,无非是想转移国内经济一团糟的注意力,把锅甩给中国。立陶宛的政客们可能觉得,只要说是中国的“错”,就能掩盖他们自己在经济管理上的无能。

结果呢?立陶宛人民似乎真的被蒙蔽了双眼,竟然相信了这套说辞,继续支持现任政府。

但政客们的承诺总是要兑现的。瑙塞达在选举时承诺要改善立陶宛的经济状况,这话说得容易,做起来可难了。

要知道,改善经济最快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重启双方的合作。于是,连任后的立陶宛政府,厚着脸皮向中国提出了恢复外交关系的要求。

我们可没那么好糊弄。你一边说着要和中国和好,一边又继续和民进党当局眉来眼去,甚至还纵容官员窜访台湾,这是几个意思?

更可笑的是,立陶宛的前外长还在国际会议上大放厥词,威胁中国。这种态度,还想和中国恢复关系?未免想得太美了点!

立陶宛这种“求人办事还掀桌子”的做法,实在是让人看不起。

他们似乎忘了,国际关系不是儿戏,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你为了讨好美国,不惜得罪中国,结果呢?美国给你什么实质性帮助了吗?欧盟的话你们不听,美国的话倒是奉为圭臬,这种“墙头草”的行为,实在令人不齿。

所以说啊,立陶宛这个小国,虽然面积小、人口少,但政客们的“戏”可真不少。他们为了讨好美国,频频上演“极限操作”,但结果呢?只会让自己在国际上越来越孤立。

对于这样的一个小国,我们中国实在是懒得搭理。你们愿意为了所谓的“大立陶宛帝国”梦想而忍饥挨饿,那就继续吧!

反正受苦的是你们自己的人民,又不是我们中国逼你们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