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报道,18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利雅得会晤。双方约定,两国领导人将召开峰会,并启动有关乌克兰问题的谈判。克里姆林宫称,此次会晤旨在“恢复关系”。单单这点对普京来说就是胜利。他希望自己在西方再次成为绕不过去的对话伙伴,并迫使西方国家将对俄关系恢复到正常状态。就乌克兰冲突而言,即将开始的谈判对普京只有好处。
普京和特朗普(资料图)
目前美俄首日谈判已经结束。根据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说法,本轮谈判共达成了四点共识,包括维持外交设施正常运行、指派高级别团队寻找一种各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解决俄乌冲突、讨论并审视冲突结束后的地缘政治影响和经济合作,以及美俄5名谈判代表将继续参与这一进程。就这四项共识而言,本次美俄谈判并没有形成更具体、更明确的结论,诸如立刻解除对俄制裁、归还被冻结的俄罗斯海外资产等等。其中第1条、第2条和第4条共识旨在建立一套对话机制。
这是美俄关系由负面转向正轨的标志,代表双方开始互相倾听、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拜登政府的四年,美俄关系跌至最低谷,双方互相驱逐了外交官,美国联合盟友对俄罗斯实施了金融、经济、能源等领域的全面制裁,企图在国际社会“孤立”俄罗斯。作为反击,俄方放宽了核武器使用限制,不断发出三战警告,还打响了“去美元化”第一枪,打在了美国最痛的地方。新冷战几乎就要开始,特朗普的上台改变了这一切,他在上一任期就对普京颇为推崇。
俄乌冲突(资料图)
对美国来说,虽然军援乌克兰成为了对抗俄罗斯的一项重要手段,但他们并不希望这场冲突进一步升级成全球范围的全面冲突。在第一阶段谈判中,关于乌克兰问题,双方其实只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对普京来说,已经是一场战略胜利。乌克兰局势主导权依然牢牢掌握在俄罗斯手中尽管战斗在继续,但普京已经通过冲突巩固自己在部分乌克兰领土上控制权,并在谈判中强烈要求乌克兰维持非北约化状态。这一点无疑是俄罗斯最关心核心利益,而美国则在这一点上做出了让步。
俄新社记者提问,《经济学人》杂志此前报道称,美国官员提议,在乌克兰停火的情况下,派遣外国维和部队,其中包括中国和巴西等非欧洲国家的军事人员。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中国是否考虑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我们对假设性的问题不作评论,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一贯是公正的,我们已经在多个场合重申过中方的上述立场。”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回应。
这一回应背后蕴含着深刻的考量和原则。首先,中国一直秉持着客观公正的立场看待乌克兰危机。中方不是这场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但始终关注着局势的发展,积极为和平解决危机贡献力量。中国主张通过对话和谈判来解决争端,而非通过军事介入或其他强制手段。这体现了中国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的尊重。同时,中方强调不回答假设性问题,也是出于对实际情况的综合考量。乌克兰危机涉及诸多复杂因素,包括地区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问题,解决起来并非一蹴而就。
泽连斯基(资料图)
美国的这一提议背后可能存在多重复杂目的,如推卸自身责任、制衡俄罗斯、消耗中国实力、转嫁国内矛盾、重塑国际秩序话语权等。但中国不会被其左右,而是会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国际大义以及自身国家利益和国际责任来决定行动与态度。欧洲国家、俄罗斯、乌克兰等各方对美国的提议都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未来,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将继续影响各方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和决策,而中国也将继续秉持公正立场,为推动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