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援引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日前表示,美国“应该对发生在阿富汗的事情、(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袭击以色列以及在乌克兰爆发的冲突负责”,并称将调查阿富汗问题,并追究相关责任。
报道称,赫格塞思向国防部工作人员发表讲话时表达了上述观点。他称,“当人们对美国实力的认知不完整时,就会出现混乱。我们的目标是重新建立这种威慑力。”
近日,香港《南华早报》刊文称,自去年秋季以来,中国和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阿富汗问题上就僵持不下:中国“一反常态”,希望在相关决议发挥主导作用;而美国对此持反对立场,担忧自身影响力削弱。
有分析人士担忧,这场在联合国就阿富汗政策和援助的控制权展开的“鲜为人知”的外交争端,未来将演变成为中美间“重大争吵”,并进一步加剧两国间紧张局势。文章中,《南华早报》援引了在线政策和权利论坛“公正安全”近日发表的一份报告。
安理会(资料图)
之所以说中国此次“一反常态”,因为在过去,中国的确很少以“起草人”的身份推出决议,一般来说,西方国家做的最多。在2024年,联合国安理会审议的24个针对特定国家的议题中,英国和美国各牵头了6个,而法国则牵头了7个。仅仅美英法三国,就牵头了24个议题中的19个,可见西方几乎在安理会垄断了“起草人”身份。那么,为何中国这回要打破惯例,主动在阿富汗问题的相关决议中发挥牵头作用呢?
我国陆上邻国有14个,阿富汗是其中之一。且阿富汗是我国陆上邻国中,与我国的陆上边境线最短的国家,两国陆上边境线只有92.45公里。阿富汗通过狭窄的瓦罕走廊与我国连接。并且从地理位置来看,阿富汗地处西亚、中亚和南亚的结合部。这就意味着阿富汗的地理区位非常重要。其实客观上来说,我国规划通往欧洲的亚欧大陆桥中,除了俄罗斯的北线之外,我们最为看重的就是里海和黑海的南线了。所以也就有了我国目前已经准备开工建设的中吉乌铁路规划。
美国为何如此忌惮中方的提案?其实不难理解。中方提议的内容涉及对一些国际热点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显然会影响到美国在某些地区的政策布局。美国向来对任何可能威胁自己霸权地位的举动保持高度警觉,因而他们在安理会上的强硬表现并不只是出于对某个提案的反对,而是对中国逐渐增强的国际影响力的防范。
特朗普(资料图)
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虽说美部队撤出了在阿方的士兵,可在美方的策略当中,阿方依旧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美方想要将阿方当成遏制中方的另一个“棋子”,只要阿方国内局势紧张,中方就必定会受到影响。所以外界人士认为美方对于中方的做法,才表现出明确的对立态度。可如果从阿方自身的利益出发,很明显,中方的做法会更加受到欢迎。毕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成为其他国家策略的“棋子”。要知道,阿方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与美方有直接的关系,更脱离不了关系。
根据现有勘测数据,该国的锂、铜和稀土矿产资源总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这些资源对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经济意义。与此同时,阿富汗的战后重建需求也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机遇。其次,从区域安全的角度来看,阿富汗与中国西部毗邻。中国担忧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在阿富汗死灰复燃,对自身及整个中亚地区的安全稳定造成潜在威胁。推动阿富汗的经济发展和和平重建,是中国“以经济带动安全”的策略核心。
特朗普(资料图)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发布消息,当地时间2月18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纽约主持联合国安理会高级别会议时阐述了中方对改革完善全球治理的看法。“王毅在联合国推动多边主义,而美国似乎正在朝相反的方向前进。”香港《南华早报》19日评论称,中国外长对多边合作的强调延续了中国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期间的核心议题。在讲话中,王毅重申了中方在推动乌克兰和中东和平进程中作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