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注释:本文故事部分内容为坊间传闻,且经过艺术加工,情节有润色;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仅为配合写作效果;涉及隐私,部分人名为化名;请感性阅读,理性看待。】
1989年的一个秋夜,当林青霞看到三毛不停地在本子上写画时,她好奇地问: 「你在干什么呢?」
三毛笑着说:「我在和荷西交谈。」 她一边写画,一边微笑,仿佛真的在与亡夫对话。
谁能想到,不久后,三毛也离开了人世。
生前,三毛曾参加过一次「阴间旅行团」,据说她看到了记载自己命运的「生死簿」。
簿子里不仅预言了她的创作和情感生活,更以「孤独」二字评价她的一生。
三毛对生命的绝望,或许早在命运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
【正文】
1989年,三毛从一位好友那里听说了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
在新疆西部,有位77岁的老歌手每天抱着破旧的吉他,对着亡妻的照片唱歌。
这个故事意外地触动了早已对感情淡漠的三毛。
「这位老人家太孤苦了,我得去看望他」。
1990年4月,三毛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这位老人的家。
这位老人就是被誉为「西部歌王」的王洛宾,他创作的《半个月亮爬上来》、《掀起你的盖头来》、《在那遥远的地方》等经典曲目,早已传遍大江南北。
看到这位来自台湾的知名女作家站在门前,王洛宾显得受宠若惊,连忙为她泡茶。
两人交谈甚欢,竟有相见恨晚之感。三毛热情似火的性格,渐渐打动了这位暮年的音乐家。
他们都是孤独的灵魂。随着交往的深入,三毛搬进了王洛宾的家。
在那段日子里,王洛宾带着三毛游览新疆的壮丽风光。
三毛内心的坚冰逐渐融化,她开始对王洛宾表达爱慕之意。
然而,面对充满活力的三毛,王洛宾只是轻叹。
三毛搬进王洛宾家的第一天,便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菜,滋味虽不及饭店,但饱含了她的一片心意。
王洛宾虽然感动,却总觉得两人年龄悬殊,三餐都由三毛张罗,心里过意不去。
一个傍晚,王洛宾心血来潮,决定亲自下厨,给三毛做了几个家常小菜和一碗米饭。
谁知三毛看到这顿“简陋”的晚餐,竟勃然大怒:「就这点东西,你是想饿死我啊!」话音未落,碗便砸在了地上。
第二天,三毛头也不回地搬去了宾馆。
不到半年后的1991年,一个震惊文坛的消息传来——三毛在医院卫生间用尼龙丝袜上吊身亡,是一位清洁工发现的。
关于三毛的离世,存在诸多疑点。
根据尸检报告记载:「三毛身穿白底红花睡衣,被发现时已经躺在病床上。颈部有清晰的丝袜勒痕,从颈前延伸至耳侧。舌头外突,双眼微张,四肢因血液淤积呈灰黑色。」
警方认定她是因厌世情绪而自缢。
然而,现场的滴水架只有1.6米高,而三毛身高1.63米,再加上丝袜长度,让许多人对自杀的可能性产生质疑。
三毛的母亲也提出异议:「她走时面容平静,丝袜松垮地挂在脖子上,颈部也没有明显勒痕。」
事发前不久的1990年12月4日,三毛因子宫内膜肥厚到医院就诊。
次年1月2日住进荣民总医院,检查显示只是普通妇科问题,当天就安排了手术,医生说三天后就能出院。
对于警方提出的厌世说,很多人并不认同。
三毛在《不死鸟》中写道:「有担当的人是没有放弃生命的权利的。」
在离世前半年,她还劝诫过一位想要轻生的读者:「如果自杀能解决问题,这世上就不会有活人了。要知道,不是只有你想过结束生命,但你必须坚强地活下去。」
关于三毛的离世,有一种说法认为她具有通灵能力,在42岁那年就预见了自己的结局。
当时她参加了一场「阴间旅行团」,也就是「观落阴」。
三毛跟随着「阴间旅行团」来到一座幽深莫测的洞府前。向导说,这里便是「元神宫」,传说中掌管六道轮回的神秘所在。
众人鱼贯而入,穿过长长的甬道,眼前豁然开朗。一座气势恢宏的宫殿矗立眼前,周围云雾缭绕,阴森森的气息扑面而来。
殿内光线昏暗,正中供奉着阎罗王的塑像,狰狞的面目令人心生畏惧。
两位长着牛头马面的判官端坐两旁,炯炯有神的眼睛似乎在审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想知道自己的生死终途吗?那就去看看生死簿吧......」向导神秘兮兮地说。
简陋的木桌上,摆放着一本古旧的书册,泛黄的书页散发着岁月的沧桑。
三毛颤抖着翻开书页,发现上面详细记载了她的生平和未来,连她尚未发生的事都一一写在其中。
在这神秘莫测的殿堂中,三毛第一次直面自己的宿命......
三毛告诉大家,生死簿上详细记载着她的生平,包括未来会发生的事。
簿子预言她会出版23册著作,当时的三毛并不相信:「我现在才出版了14本啊。」
簿中还提到她45岁会再婚,否则会有劫难,还说她的唱片会大受欢迎。
这些看似不着边际的预言,后来竟一一应验。她作词的《橄榄树》确实风靡一时,临终前,她的作品数量也刚好是23本。
最令人玩味的是,生死簿对她一生的评价只有短短两个字!
而这这两个字道尽了她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