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春燕)2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创新项目“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研究”开题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专家评议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碳中和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毅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本网记者王春燕/摄

项目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陈迎汇报了研究对象、研究重点、分析框架及研究和阐释计划等项目总体情况。项目组成员分别对五个子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说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要新部署,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是其中的重点工作。“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研究”项目旨在当前国内外新形势和新挑战下,按照全面、协同、创新、安全转型的原则,研究阐释如何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服务国家政策需求,推动落实中央部署。项目将系统梳理绿色低碳发展相关概念、理论和政策发展脉络,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战略意义、改革方向和重点任务。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当前国内外新形势下我国绿色低碳发展转型面临的新挑战。项目将聚焦两大重点领域(煤炭和新能源)、一个关键新机制(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两大政策工具(碳排放交易市场、转型金融),通过综合研究分析,从不同侧面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的政策建议。

项目设置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技术发展路径、经济社会综合效益及政策需求研究,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研究,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研究,碳排放双控考核制度下碳市场扩容及多市场协同耦合机制研究,建立和完善转型金融机制研究五个子项目。

张永生、王毅以及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张海滨、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对项目的理论价值、现实意义、研究视角、总体框架和研究设计等予以充分肯定,并就进一步深化研究提出具体细致的建议。

张永生表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机制把握准确。研究团队对该领域已有研究有充分了解,对需要创新的内容有充分认识,项目分析框架、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可行。建议项目组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深挖一些深层次问题,扩大研究视野。

王毅提出,项目组深刻理解和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选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研究内容既全面又突出重点,分析框架科学合理。建议项目组把总体设计理念和思想落实到各子项目的研究中,提高系统性和各子课题间的协调性;密切关注新政策、新文件,以及国际社会新变化、新挑战。

张海滨认为,项目服务当前国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政策需求,对研究的元点基点问题的把握准确到位,对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研究涉及的关键领域和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准确识别了该领域已研究、需要研究的内容,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建议项目组更多关注现有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存在的不足,识别不足的表现及原因;研究过程中要更聚焦体制机制问题,防止面面俱到。

陆新明谈到,对绿色低碳发展机制进行研究十分必要且重要。建议项目组深入分析全球气候变化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对碳市场如何更好发挥作用等进行深入思考。他还对各子项目研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意见和建议。

巢清尘认为,项目设计的结构与内容合理,五个子课题逻辑清晰,研究方法、结构、技术路线可行。建议项目组结合当前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进一步加强研究针对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探讨不同理论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重点、环境外部性理论与国内实施的财政税收政策可能遇到的问题等内容;进一步突出研究重点,切实提出当前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建立或者完善的机制。

“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所部分青年学者,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其他相关单位和院外高校代表参加会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任编辑:王晏清

新媒体编辑:张雨楠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