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声明:本虚拟文章仅为创作产物,不针对特定个人或团体。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你答应过今年陪我回家的……"我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路标,心如刀绞。

他背叛了约定,将车开向婆家,却不知我早已暗中部署。

这个春节,注定会成为我们婚姻里最难忘的转折点。

究竟是谁在操控这场戏?答案,或许将令所有人震惊。

01

我叫林小雨,今年三十岁,在一家跨国公司担任项目经理。说起我和程明宇的婚姻,要从四年前说起。那时的我,刚从一段长达五年的初恋中走出来,对爱情几近绝望。

还记得那是一个深秋的下午,我坐在公司茶水间里,手机不停地震动。母亲的微信接连弹出:"小雨,张阿姨介绍了个不错的男孩子,你要不要见见?""听说他家条件不错,人也稳重。""你都快三十了,再不找对象,以后就更难了。"

我捧着咖啡杯,看着窗外飘落的梧桐叶,心里五味杂陈。上一段感情给我的打击太大了,我和前任相恋五年,从大学到工作,眼看就要谈婚论嫁,却发现他在外面早已有了别人。那段时间,我几乎失去了对感情的信任。

"小雨,下周项目报告的事情……"同事小王走过来,看到我的表情,关切地问:"你没事吧?看起来心情不太好。"

我勉强笑了笑:"没事,就是家里又在催婚。"



"那就见见呗,"小王坐到我对面,"相亲也没什么不好的。你看我表姐,不就是相亲认识她老公的吗?现在过得挺幸福。"

或许是被说动了,也或许是不想再听父母唠叨,我答应了和程明宇见面。第一次见面的地点在一家日料店,是他挑选的。我记得很清楚,那天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衬衫,外套米色呢子大衣,整个人看起来温文尔雅。

"你好,我是程明宇。"他的声音很温和,带着一丝腼腆。

我们聊了很多,从工作到兴趣爱好,从家庭背景到未来规划。他说话不疾不徐,谈吐得体,让人感觉很舒服。得知我们都是独生子女时,他还开玩笑说这是缘分。

"其实我觉得独生子女之间更容易理解对方,"他说,"因为我们都懂得肩上的责任。"

几次约会下来,我对程明宇的印象越来越好。他在国企工作,收入稳定,性格沉稳,最重要的是,他似乎很尊重我的想法。每次约会地点都会提前征询我的意见,从不强求。

父母见到程明宇后,也是连连点头。母亲拉着我的手说:"小雨,这孩子不错,稳重踏实,比你之前那个强多了。"

婚前的程明宇,简直就是完美男友的标准样本。他会记得我爱吃的菜,会在我加班时送来宵夜,甚至会给我父母打电话嘘寒问暖。我以为,这就是命中注定的真爱。

结婚那天,我穿着白色婚纱,看着镜子里容光焕发的自己,心想这大概就是人生最完美的时刻了。亲朋好友都说我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我也满心期待着美好的未来。

然而婚后的生活,却渐渐暴露出一些我之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最开始是一些小事,比如他会要求我必须准时回家做饭,即使我在加班;他会对我的穿着指手画脚,说女人结婚后就该"收敛"一点。

"老婆,你看你这裙子是不是太短了?"某天出门前,他皱着眉头说。

"这条裙子我以前经常穿啊,你不是说挺好看的吗?"我不解地问。

"那是以前,现在不一样了。"他理所当然地说,"你现在是有夫之妇,穿得太招摇不太好。"

类似的情况越来越多。程明宇的大男子主义开始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显现出来。他的观念很传统,认为妻子就该以丈夫为天,处处以夫家为重。

第一年春节,因为路途遥远加上春运拥堵,我们没能回我父母家。我理解这个决定,毕竟确实不方便。我打电话向父母解释时,还能听出他们语气中的失落。

"没事,你们小两口在那边过得开心就好。"母亲说着,声音有些哽咽。

那年除夕夜,我在婆家厨房里帮忙包饺子,眼泪却止不住地往下掉。婆婆看见了,拍拍我的肩膀说:"小雨啊,想家很正常。等过完年,让明宇开车送你回去看看。"

我擦了擦眼泪,期待地看向程明宇。他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再说吧。"

这个"再说吧",就这样一直说到了第二年,第三年。每次我提出想回娘家,他总有各种理由推脱。有时说工作忙,有时说路途远,最常用的借口就是"过年要回婆家是传统"。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在这段婚姻中越来越没有话语权。程明宇开始干涉我的一切,从穿着打扮到社交圈子,甚至连我的工作也要指手画脚。

"你们公司年会要去K歌?不行,我觉得不太合适。"某天我正准备出门参加公司年会,他突然说。

"为什么不合适?这是公司活动。"我反问。

"都结婚了还去那种地方,传出去像什么话?"他的语气开始严厉。

我忍不住讽刺:"那你觉得结了婚的女人应该做什么?整天围着老公孩子转吗?"

"你这话什么意思?"他瞪着我,"我不是为你好吗?"

这样的争执越来越多,我们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我开始怀念起单身时的自由,那时的我可以自主决定自己的人生,不用事事都要征求别人的同意。

02

去年春节前,我再次提出要回娘家。这一次,我的态度非常坚决。三年了,整整三年没有在除夕夜见到父母,这让我心里充满愧疚。每次和母亲视频,看到她鬓角增添的白发,我都恨不得立刻飞回去。

"明宇,今年我一定要回娘家过年。"我直视着他的眼睛,语气前所未有的坚定。

他正在看手机,头也不抬地说:"每年都说这个话题,你还没明白吗?过年就该回丈夫家,这是传统。"



"传统?"我冷笑一声,"那结婚后就要和娘家断绝关系,这也是你理解的传统吗?"

"谁说断绝关系了?"他放下手机,表情有些不耐烦,"你不是经常和他们视频吗?"

"视频能代替团圆吗?"我的声音开始发抖,"明宇,你扪心自问,如果你三年没回家过年,你心里会好受吗?"

"这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我打断他的话,"就因为我是女人?就因为我嫁给你了?我就该永远以你家为重,永远放弃自己的亲情吗?"

他被我的话噎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说:"小雨,你别激动。我知道你想家,但是今年确实不方便。我爸最近身体不太好,医生说要……"

"又是这套说辞!"我气得浑身发抖,"去年是因为你奶奶身体不好,前年是因为你妹妹要订婚,大前年是因为路途遥远。程明宇,你到底还要找多少借口?"

"你这是什么态度?"他的脸色沉了下来,"我好声好气跟你说话,你倒开始质问起我来了?"

我突然笑了,是那种特别讽刺的笑:"是啊,我连质问的权利都没有了是吗?在你眼里,我就该是个永远听话的好媳妇,永远以你和你家人的意愿为先,是不是?"

"够了!"他一拳砸在茶几上,"你今天到底想怎样?"

我平静地看着他:"我想回家过年,就这么简单。"

"不可能!"他斩钉截铁地说,"我说了多少遍了,过年就该回我家。你要是不愿意,就自己在家待着!"

这句话彻底点燃了我的怒火。我转身回了卧室,"砰"地一声关上门。从那天起,我们开始了长达一周的冷战。我睡卧室,他睡书房,两个人见面连个眼神都不愿意给对方。

那段日子,我开始认真思考我们的婚姻。回想起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在这段关系中变得越来越卑微了?为什么我连最基本的探亲权利都要苦苦哀求?

某天晚上,我一个人躺在床上翻看以前的照片。结婚前的我,是个开朗自信的职场女性,工作出色,朋友众多。可现在呢?为了维持这段婚姻,我放弃了太多东西。闺蜜聚会不能参加,公司活动要请示,就连穿什么衣服都要看丈夫的脸色。

我给母亲打了个电话。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温柔:"小雨,这么晚还没睡啊?"

"妈……"我的声音哽咽了,"对不起,今年可能又不能回去过年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传来母亲的叹息:"傻孩子,有什么好对不起的。妈知道你也不容易。"

"妈,你会怪我吗?这么多年都没能陪你们过年。"

"傻丫头,妈怎么会怪你呢。"母亲安慰道,"不过小雨啊,你要记住,做人不能太委屈自己。婚姻是两个人的事,不是你一个人无条件付出就能维持的。"

挂了电话,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母亲说得对,婚姻需要的是平等和尊重,而不是一方的无限退让。

冷战持续了一周后,程明宇终于松口了。某天晚上,他敲响了卧室的门。

"小雨,我们谈谈。"他的语气软了下来。

我打开门,看着他疲惫的脸:"有什么好谈的?"

"对不起,"他叹了口气,"我这几天想了很多。你说得对,我确实太自私了。这样吧,我答应你,明年春节一定陪你回娘家,好不好?"

我抬头看着他:"你说真的?"

"当然是真的。"他握住我的手,"我都想好了,提前几天出发,让你能多陪陪爸妈。"

那一刻,我对他的怨气消散了不少。虽然晚了三年,但他总算想明白了不是吗?

然而我不知道的是,这个承诺背后,藏着一个更大的谎言。

03

从程明宇答应陪我回娘家那天起,我就开始着手准备春节礼物。每一样都是我精心挑选的:爸爸的保健品、妈妈喜欢的羊绒围巾、大伯家的特产礼盒……我把这些礼物整整齐齐地摆在客厅的角落,每天都要清点一遍,生怕遗漏了什么。

"老婆,你也太认真了。"程明宇看着我反复整理礼物的样子,笑着说,"放心吧,不会少的。"



我抬头看了他一眼:"那当然,这可是我三年来第一次回家过年,礼物必须准备周到。"

看着他温柔的笑容,我觉得这个男人终于变得开明了。但我不知道的是,这份温柔背后藏着巨大的欺骗。

腊月二十八那天,程明宇突然提出要提前一天出发。

"路上车少,开着轻松。"他说,"这样你也能早点到家。"

我被他的体贴打动了,欣然同意。临行前,我再次检查了所有礼物,确保一切完备。上车后,程明宇说让我休息会儿,等到了叫我。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冬日的阳光透过车窗洒在身上,暖洋洋的。我靠着座椅,渐渐睡着了。迷迷糊糊中,我感觉车子拐了个弯。醒来时,发现窗外的景色有些眼熟。

我的心猛地一沉。

"程明宇!"我几乎是尖叫出来,"你把车开到你家来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