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将于2月20日正式投运。今天(2月14日),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陕西日报、中国民航报等中省市、行业媒体的近百名编辑记者走进西安机场,见证西安机场T5航站楼追赶超越奋力“冲刺”的新面貌。

  它来了>>>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2月20日投运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陕西省民航发展的“头号工程”,是中国民航局支持建设的“标杆示范项目”,也是目前西北地区投资规模最大、建筑体量最大、技术最为复杂的机场建设工程。

  工程按照满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8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目标设计,工程将现北跑道改造为滑行道,新建北一、北二和南二3条跑道;新建70万㎡的T5航站楼、35万㎡的综合交通中心,新建东货运区,扩建西货运区;配套建设辅助生产生活设施及水、电、气、暖、道路等市政能源设施,机场工程总概算469亿元。

  按照计划,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将于2月20日投运,它也是目前国内首座T5航站楼,其面积超过现有3座航站楼的面积之和,T5航站楼率先执行中国东方航空、上海航空、中国联合航空等3家国内航班及所有国际、港澳台地区航班。它的的投运,将有力支撑区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为推动交通强国建设,助力陕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进入航站楼>>>

  新“智慧大脑”加持 西安机场内四季如春

  能源中心负责控制机场的水、电、气、暖(冷),而对于旅客来说,抵达西安最先感受到的就是温度上的变化,记者走访时发现,西安机场T5航站楼内十分温暖,穿着羽绒服步行5分钟就已经开始全身冒汗,而这些,则归功于西安机场的能源中心。

  西安机场新建能源中心,将各个区域的数据集中接入,通过大数据、智能感知系统和模型分析,对不同区域实现统一的调度指挥和标准化管理。“以夏天开空调为例,开得早候机区太凉,开得晚旅客还没感受到凉意就要登机了。”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能源管理中心负责人张峰说,智慧化控制系统会依据航班离港到港时间、旅客人数、出入口位置、室内温度湿度等信息,通过大数据模型进行预判,提前调整旅客途经区域的温度、照明等,让旅客到达航站楼后拥有更加舒适的体验。

  “相当于有了远程的眼睛和大脑,拥有了更加科学的方法和经验,是一种根据旅客需求及时匹配响应的控制方式。”目前,西安机场三期工程1号能源站已经投用,正在为机场三期东航站区用户提供冬季采暖保障,供热面积105万㎡。西安机场T5航站楼的供暖已经开到最大,正进行全场景满负荷运行压力测试,确保T5航站楼投运时能源系统能高效运行。

  值机与行李托运>>>

  最快5分18秒 西安机场T5航站楼将启用新行李系统

  T5航站楼建设有8座值机岛,4个国际、4个国内,每个值机岛建有28个值机柜台,缓建2个值机岛,分布在C和K区域;为给旅客提供值机便捷,主楼设置了60台自助值机,14.5米层40台,7.5米层20台。国内值机岛均采用自助与人工可转换柜台,国际设置为人工柜台,同时,还在GTC设置自助值机、自助行李托运集中区,更加方便旅客换成办理值机、行李托运手续。



  谁出门能不带几件行李呢?传统机场项目行李系统埋件布局利用率低,为了提升效率,西安机场打造出全国最大、最为复杂的全封闭式悬吊行李钢系统,这也是目前行业内最先进、最成熟的系统。“新系统能将行李识别率从90%提升到99%以上,有效避免错分出发旅客的行李,同时提升到达旅客提取行李的效率。”西安机场机电保障部机电设备运行保障部党支部副书记廉玺介绍说。

  西安机场T5航站楼行李输送线长达37公里,但行李传送速度最快可达2米/秒,行李从值机柜台至出港转盘处理时间约为10分钟,最快仅需5分18秒就可以完成,相比旧系统能节省约5分钟的时间。



  此外,旅客不用再提着重重的行李前往柜台办理托运手续,在西安机场T5航站楼外的综合交通中心,就能提前办理行李托运服务,轻松享受出行便捷。T5航站楼还采用自助行李托运及更加人性化的低高差设计,将以前称重输送机30厘米的高度降低至5厘米,旅客将行李箱轻轻一推,箱子就能倾倒在安检传送带上,完成值机行李的交运。

  1月21日,西安机场进行了全链条的演练,1175名模拟旅客进行了行李托运。”廉玺说,“西安机场T5航站楼投运后,每小时可以处理1.8万件进出港行李,为旅客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出行服务。”此外,在旅客安检后通往值机口的沿线设置智能服务机器人、无障碍标识及洗手间等,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体验。

  安检和过关>>>

  双层出发双层到达 安检不再费时费力

  T5航站楼在旅客流程设计上采用“双层出发、双层到达”的客流组织模式,能够实现国内、国际始发旅客同层出发,不用转换楼层,大幅提升旅客的舒适度和出行效率。西安机场优化国际流程,将海关安检进行合并,采用一次过检模式,极大的提高了旅客的通行效率。国内旅客在航站楼进门闸机处采集人脸信息,与身份证对应,进航站楼后值机、托运、安检验证、登记均可利用人脸信息实现无证通关。



  比如自助回筐系统传动装置,自助回筐滚轮采用包胶不锈钢材质,大幅度减少设备运行噪声。防漏验一体机,与回筐设备一体化安装,可提示旅客过检状态,辨识度高,便于安检人员快速拦截未安检旅客,提高工作效率。创新设计一体化安检柜台,所有设备定制开模,解决安检验证桌面设备繁多、布线杂乱的问题。人包绑定及复检X光机,人包绑定实现旅客与行李信息精准匹配,解决异常、应急情况下,旅客行李信息的快速关联回查。

  “设计之初就已经跟海关进行了充分的一个研究和对接。在过安检的时候,对后台而言,除了旅客进行安检外,行李也需要通过海关检查和安全检查,但旅客的感受是只需要检查一次。”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安检护卫部资产技术科副经理齐津刚表示。

  陕西新窗口>>>

  含“唐”量最高的机场 让你的出行不止是简单飞行

  T5航站楼更加注重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整体设计理念源于古都长安的城市规划格局及唐代大明宫含元殿的建筑风格,兼具古典韵味和现代气息。在航站楼内部,西部机场集团打造出国内机场最大的古建筑商业群,该部分设置于主楼20.5米层,继承长安城九宫格棋盘式格局,采用现代材料与数字化建造技术,以现代工艺复刻汉唐盛世、丝路长安的传统美学。



  在古建筑群核心区域设置天幕投影,呈现投影大唐图案视频,这是目前国内机场最大的天幕系统,采用72台投影设备,运行后可呈现文化名卷、西安景观等图案,再度呼应机场文化内涵的设计理念。航站楼内设置了在地文物展示博物馆,这是全球首个在机场内设置的博物馆,总面积约6400㎡,集中展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历次建设期间考古发掘的文物,成为西安文化展示的新窗口。



  此外,在候机大厅,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雷珍民老师题字,由王肖峰、李晓鹏、明亮、兰强、冯晓伟等艺术家,以秦岭为祖脉,放眼三山五岳,创作出高4米,长106米长卷《终南景色秀 五岳共朝晖》诉说着秦汉风云参数图片),隋唐烟雨,也讲述着愈发繁荣昌盛的今天。

  通过安检,在南北指廊交界的“中央广场”,设置了极具科技感、体验感的LED 屏,称之为“壶口瀑布”,上面滚动播放着陕西历史文化与旅游景点的展示,为旅客出行增加的沉浸式感受。此外,在建设阶段,西安机场对原有的停机坪跑道混凝土进行深度加工再利用,形成了特有的“跑道石”地面,实现废旧材料100%利用,并且在西北湿陷性黄土地区首次应用预制空心桩内夯载体桩技术,全面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去机场和航站楼内中转>>>

  机场内外都能为旅客省出更多的时间

  在航站楼东侧,西部机场集团建设了集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与航站楼通过室内多层连接,T5航站楼与地铁、城际的换乘距离分别为140米和300米,旅客在机场就能实现与铁路、城市轨道、出租车、公交车、机场大巴、长途大巴、私家车等各类交通方式的立体换乘。

  航站楼内,西安机场不断优化各类中转流程,打造“最佳中国中转机场”的目标,全面压缩最短转机时间,实现所有中转流程最多办理一次手续,最多转换一次楼层,极大提升旅客体验。

  采用近机位国内到达出发混流模式,即国内出发流程和到达流程在T5航站楼空侧混合布置,同时设6个中转办票区,国内转国内旅客下机后到就近的中转区办值机,然后步行至目标登机口候机;T5航站楼还设置了22个可转换机位,通过转换机位,一个航空器只需停靠一次近机位廊桥,即可完成在国际、国内不同航班的灵活转换,满足国内、国际旅客的到达、出发流程,便于国际和国内互转旅客办理中转手续,极大提升旅客中转体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