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张伟兴奋地将合影递给母亲,却见她脸色骤变,双手颤抖。照片从指间滑落,李华眼中盈满泪水,哽咽道:"孩子,有件事我瞒了你二十多年。这照片里的人,其实是你的......"张伟愣在原地,心中翻涌起无数疑问。
01
1988年盛夏,上海火车站人头攒动。张伟拖着一个破旧的行李箱,踏上了归家的路。五年的军旅生涯,让这个曾经瘦弱的少年变得挺拔结实。他的胸前别着几枚闪亮的奖章,手中紧握着一叠荣誉证书,还有一张和团长王强的合影。
站台上,张伟深吸一口气,感受着久违的家乡气息。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仿佛又听到了军营里的号角声和整齐的步伐声。那些艰苦却充实的日子,如潮水般涌入脑海。
"喂,小伙子,你挡住路了!"一个粗犷的声音将张伟拉回现实。他连忙道歉,拖着行李箱快步走向站外。
坐上开往家的公交车,张伟的思绪又飘回了军营。他想起了王团长对他的谆谆教诲和鼓励。那是个严厉却又慈祥的长官,总是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和鼓励。
"张伟,你小子可要争气啊!"王团长的话语仿佛还在耳边回响,"我看好你,别让我失望!"
张伟微笑着摇了摇头,心想:团长,我没有让您失望,您看,我带着荣誉回来了!
公交车在熟悉的街道上缓缓行驶,窗外的景象既熟悉又陌生。五年时光,家乡也发生了不少变化。新建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街道两旁的梧桐树却依旧如故。张伟感慨万千,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终于,公交车在熟悉的站点停下。张伟拖着行李箱,三步并作两步地冲向家的方向。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向母亲展示这五年来的成长和荣誉。
02
"妈,我回来了!"张伟站在家门口,按响了门铃。
门开了,李华看到儿子的瞬间,眼泪夺眶而出。她紧紧抱住张伟,抚摸着他结实的臂膀,感叹道:"我的儿子长大了,真的长大了!"
张伟也红了眼眶,轻声道:"妈,我回来了。这次回来,我给您带了不少好东西呢!"
母子俩相拥而入,张伟迫不及待地打开行李箱,取出那些闪亮的奖章和荣誉证书。李华小心翼翼地抚摸着每一枚奖章,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妈,您看,这是我和团长的合影。"张伟兴奋地从口袋里掏出那张珍藏的照片,"王团长就像我的父亲一样,这五年来一直在关心和指导我。"
李华接过照片,脸上的笑容却突然凝固了。她的手开始微微颤抖,眼神变得慌乱不安。她匆忙将照片放在茶几上,转身朝厨房走去,声音有些不自然:"儿子,你先坐会儿,我去给你倒杯水。"
张伟敏锐地察觉到母亲的异常反应,心中升起一丝疑惑。他拿起照片仔细端详,试图找出母亲反应异常的原因。照片中,他和王团长并肩而立,笑容灿烂。阳光下,他们的轮廓竟有几分相似。
厨房里,李华颤抖着手倒水,眼泪不自觉地滑落。她的思绪飘回了二十多年前,那个在东北插队的日子。
03
1967年,刚满十八岁的李华响应号召,来到黑龙江农场插队。在那里,她遇到了知青队长王强。王强阳光开朗,充满正义感,很快就赢得了李华的芳心。
两人相爱了,在艰苦的环境中互相扶持,共同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然而命运弄人,在一次上山采药时,王强为了救一个落水的同伴,不幸被山洪冲走。
李华悲痛欲绝,几乎崩溃。就在她打算离开农场时,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在村支书的帮助下,李华回到了上海,独自抚养着腹中的孩子。
为了避免闲言碎语,李华对外称自己是个寡妇。她咬牙坚持,独自将张伟抚养成人。每当看到儿子的脸,她都能从中看到王强的影子。
李华深吸一口气,擦干眼泪,端着水杯走出厨房。她看到张伟正专注地盯着那张合影,心中一阵恍惚。儿子和他父亲的样子,真的太像了。
"妈,您怎么了?"张伟关切地问道,"看到这张照片,您好像有些不对劲。"
李华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将水杯递给儿子:"没什么,可能是太激动了。你能平安归来,又拿了这么多荣誉,我真为你骄傲。"
张伟接过水杯,却没有喝,而是直直地看着母亲的眼睛:"妈,您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李华避开儿子的目光,轻声说:"伟儿,你刚回来,先好好休息吧。有什么事,我们明天再说。"
张伟却不依不饶:"妈,您知道的,我最讨厌别人有事瞒着我。您就直说吧,到底怎么了?"
李华深深地叹了口气,知道再也瞒不住了。她颤抖着手,指着照片中的王强,声音几乎微不可闻:"伟儿,这个人......他是你的亲生父亲。"
张伟如遭雷击,脑中一片空白。他难以置信地看着照片中那个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喃喃道:"这......这怎么可能?"
李华泣不成声,将这些年来的秘密和盘托出。她讲述了当年在东北插队时与王强相识相恋的经过,讲述了王强为救同伴而失踪的悲剧,也讲述了自己独自回上海抚养张伟的艰辛岁月。
张伟听完,整个人都傻了。他怒吼道:"妈,您怎么能瞒我这么多年?您知道这些年我有多渴望有个父亲吗?您知道我每次看别人有爸爸,心里有多羡慕吗?"
李华泪如雨下:"对不起,伟儿,我......我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告诉你。我怕你接受不了,我怕......"
张伟打断了母亲的话:"那您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为什么要等到现在?"
李华颤抖着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旧盒子,里面装着王强的遗物:一支派克钢笔,一本日记,还有几张泛黄的照片。
"这些是你父亲的东西,我一直保存着。"李华哽咽着说,"我本来想等你长大后再告诉你的,可是......可是我没想到你会遇到他。"
张伟颤抖着手拿起那些照片,仔细比对着。照片中年轻的王强,和他记忆中的王团长,竟然真的一模一样。只是岁月给那张脸上增添了几分沧桑。
张伟感到天旋地转,他跌坐在沙发上,双手捂住脸,无声地哭泣着。所有的记忆碎片在脑海中重组,那些王团长对他格外关照的细节,那些若有若无的亲切感,原来都是源于血缘的联系。
李华小心翼翼地坐到儿子身边,轻轻抚摸着他的后背:"伟儿,对不起。妈妈不该瞒你这么久。我只是......只是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一切。"
张伟抬起头,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那他呢?他知道我是他儿子吗?"
李华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当年他失踪后,我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直到今天看到这张照片,我才知道他还活着。"
张伟猛地站起身:"我要去找他!我要问个清楚!"
李华慌忙拉住儿子:"伟儿,你冷静点。你刚退伍回来,先好好休息几天吧。"
张伟甩开母亲的手:"不,我现在就要去。我要知道真相!"
李华知道拦不住儿子,只好叹了口气:"那好吧。既然你要去,就带上这个。"她从盒子里拿出那支派克钢笔,"这是你父亲的。也许......也许它能帮你找到一些答案。"
张伟接过钢笔,默默点了点头。他快速收拾了一些行李,在母亲担忧的目光中踏上了寻父之旅。
04
坐在开往部队的列车上,张伟的心情复杂到了极点。他握着那支派克钢笔,回想着过去五年与王团长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被视为普通关怀的行为,如今都蒙上了一层特殊的意味。
列车的轰鸣声中,张伟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入伍第一天,王团长严厉却又不失温和的眼神;想起了训练场上,王团长总是对他格外严格,却又在他受挫时给予鼓励;想起了每次立功受奖,王团长脸上那抑制不住的骄傲神情......
一切的一切,原来都是源于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
张伟苦笑着摇了摇头,心中五味杂陈。他拿起那支派克钢笔,在月光下仔细端详。忽然,他发现钢笔的笔帽有些松动。
好奇心驱使下,张伟小心翼翼地拧开笔帽。一张泛黄的小纸条从笔帽里掉了出来。张伟愣了一下,连忙展开纸条。上面写着几行潦草的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