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特朗普政府的步步紧逼,被人捏住七寸的岛内“台独”势力在倒行逆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将更多台湾民众的血汗钱投入了无用的防务建设中。


【台当局决定大幅增加防务支出】


台当局在一次内部安全高级会议上确定,2025年将会优先推动三大工作:优先编列特别预算,让防务预算达到GDP的3%以上;扩大安全网设置,促进岛内的团结;强化高科技保护,与所谓的“友盟”合理打造供应链。

在台当局这三大优先工作之中,最受外界关注的是第一步的提升防务预算。

自马英九时代结束以来,台当局的防务支出就在以平均每年7.85%的费用增长。目前,台当局的年度防务支出数额约为6000亿新台币,约合1330亿元人民币,防务支出约为台湾地区GDP的2.5%,如果将防务支出增加到GDP的3%以上,意味着台当局要多拨款1400亿新台币,约合310亿元人民币。


【台当局的防务支出持续增长】


台当局如此大幅度增加防务支出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尽力满足美国方面提出的要求,向自竞选时期开始就批评台当局安全支出不足的特朗普团队,展现所谓的“实现自我防卫的决心”。

而且,台军的武器装备供应一直较为依赖美国,台当局新增的防务支出,会有很大一部分转换为军购资金,最终流入美国军工集团手中,成为交给美方的“保护费”。

台当局的第二个优先工作,本质上是要打击岛内的“统派”力量,减少要求缓和两岸关系的理智声音。

台当局的第三个优先工作,与所谓的“友盟国家”合理打造供应链,则与最优先的增加防务开支一样,是为了满足特朗普政府的要求,通过在半导体供应链问题上作出让步,争取让台湾地区免于遭受美国的关税打击,同时确保美国会继续支持其“台独”行动。


【夺取台积电是特朗普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


可以说,仅从这三个优先工作上,岛内民众就能够清楚看出,台当局正在倚美谋独、以武拒统的邪路上越走越远,其主要的执政目标早就不是确保台湾的和平、稳定与发展,而是要满足美国的一切要求,以满足自己的政治野心。

但正如我们常说的,台当局这种行动,无法改变两岸实力差距越发明显,岛内民众人心思归,祖国统一已是大势所趋的现实。

首先,台“立法”机构内目前呈现出了蓝白绿三方均不过半数,无法单独掌控“立法”机构内局势的整体态势,但在蓝白两营走向联手,多次配合行动压制绿营的情况来看,“立法”机构内朝小野大的格局已经稳定。

在蓝营已经明确反对增加防务支出,要求缓和两岸关系的情况下,台当局的特别预算等计划大概率会在地区“立法”机构内以及舆论层面遭遇阻力。最终能否实现相关目标,将是一个未知数。


【特朗普正在向台当局施加压力】


其次,台军现在面临的核心问题,不是缺乏经费,更不是武器装备不足。而是在台军逐步沦为“台独”势力工具,参军被视为充当炮灰的氛围之下,岛内年轻人缺乏参军热情,台军常年无法完成人员征召工作,大批志愿役士官和军官宁可交罚款也要提前走人。

无论台当局花多少钱,没有足够多的志愿役人员,仅靠服役一年的“役男”以及紧急征召人员,台军的实际战斗力都会大打折扣。

最后,台海局势日趋紧张,大陆这边也在不断加强相关的军事斗争准备工作。正如之前董军防长在香格里拉峰会上所说,对于解放军来说,对付台军如同瓮中捉鳖。

大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障碍,永远都是美国等域外势力可能的干预,而随着解放军逐步列装更多新锐武器,并在军改浪潮之下全面提升战斗力,解放军在区域拒止作战上的能力也在逐步提升。这就决定了,美国方面出兵支援台当局的意愿越来越低。


【解放军在台海的常态化巡航力度升高】


美国人所期望的是台湾当局能够将台湾地区变成一只“豪猪”,在他们的武器、情报等支持下,不断消耗大陆的实力,打乱大陆的发展进程。为此,美方不惜将台湾岛变成“无人地狱”,至于台湾民众的生死,从来就不在华盛顿的考虑范围之内。

最后总结一下,台湾当局在“倚美谋独”的歧途上不断加码军备投入,本质上就是一场注定徒劳的政治豪赌。将全体台湾民众的命运绑到外部势力的战车之上,只会加速“台独”幻想的破灭。

面对大陆这边捍卫国家主权的钢铁意志,以及解放军日益强大的跨海登陆与区域拒止能力,任何企图“武装割据”的算计都不过是螳臂当车。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岛内各方唯有顺应民族复兴与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在坚持“九二共识”、共谋发展的道路上相向而行,才能真正为宝岛争取到一个光明的未来。台当局现在倒行逆施,总有一日会尝到苦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