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德国大选仅剩最后24小时,新总理即将就任,另一边,中方的立场很明确,那么,德国下一任总理可能是谁?此次选举又会如何影响国际局势?

2月23日,德国将举行全国大选。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在欧盟内部的角色至关重要,不仅是经济中心,也在安全与防务事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正因如此,此次大选聚焦了世界各国的目光。



目前,德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下行和社会分裂。能源危机、通货膨胀、移民问题以及国际关系等都成为选民关注的焦点。这些问题使得传统的中左派政党失去了部分支持,极右翼势力的崛起成为此次大选的最大看点。

根据目前的民调,德国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正在迎来支持率的上升,这一势力的崛起可能改变德国的政治生态,并引发深刻的社会和经济影响。与此同时,传统的中右翼政党和绿党也在寻求稳定选情,但他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场选举中,五位主要候选人各有千秋,重点来说三位。其一,默茨,基督教民主联盟领袖,是最有可能接任总理的人选。他的竞选口号是“让德国再次感到骄傲”,他承诺通过严格的移民政策、税收减免以及增加对乌克兰的援助来重振德国经济。尽管他的立场偏向右派,默茨在民调中领先,但他是否能成功组建联盟政府,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与默茨相比,现任总理朔尔茨的政治前景较为堪忧。尽管朔尔茨领导的社会民主党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较为积极的外交成绩,但他未能有效应对国内经济和移民问题,导致社会矛盾加剧。虽然他在乌克兰问题上展现了坚决的立场,但德国国内对战争的支持逐渐减弱,经济上的压力也使得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上升。

德国政治的另一位关键人物是魏德尔,极右翼德国另类选择党提名的总理候选人。尽管魏德尔在选举中获得的支持率不如默茨,但她的出现标志着极右翼势力的崛起。魏德尔主张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并提出极为激进的“再移民”计划,她的言论引发了广泛争议。值得注意的是,她在年轻选民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赢得了大量关注。她的支持者认为,魏德尔能改变德国的移民政策,并更加强硬地应对经济和安全问题。

从影响来看,如果基民盟和选择党的影响力继续上升,那么德国可能会采取更加保守、甚至封闭的政策。比如,基民盟可能会强化对中国的经济竞争态度,采取更强硬的贸易政策,甚至对中国的技术和投资进行更多限制。



对于中国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挑战。毕竟,德国是中国在欧洲的重要合作伙伴。两国的贸易往来密切,德国在中国市场上的技术优势以及对中国产品的需求,都是双方合作的基础。因此,如果德国的政治走向发生变化,可能会对中德之间的经济合作产生一定的压力。

反过来,如果社民党和绿党的政策继续占主导地位,那么德国的对华政策可能会保持相对温和,甚至支持中德之间的更多合作。在朔尔茨执政期间,德国与中国的关系一直较为稳定,双方在贸易、环保、科技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

对于中国来说,保持这一局面的稳定显然是有利的。特别是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中国与德国之间的合作不仅限于经济层面,还涉及到技术创新、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中方显然希望保持与德国的良好关系,以便在多边平台上更好地合作。

在这一背景下,面对德国政局变化,中方也亮明立场。在近日与朔尔茨的会晤中,王毅表达了中方愿意维持良好中德关系的决心,并强调会继续推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在多极化的国际格局中,德国的稳定与发展对中国来说是同样重要的。中方期待德国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作为维护全球正常秩序的关键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大选的结果还关系到整个欧洲的政治稳定与安全局势,也将影响美方的战略选择与对德政策。如果新政府在对俄政策上表现出更明确的态度,可能会迫使其他国家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尤其是在乌克兰问题上,极右翼政党主张与俄罗斯和解,停止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这种态度难免会影响其他欧洲国家的观点。



总的来说,此次选举的重要性不仅在于选举结果本身,更在于它将决定德国在未来几年内的政治走向。无论是默茨的经济振兴计划,还是朔尔茨的外交政策,亦或是极右翼政党的崛起,德国未来的政策都将直接影响欧洲的政治格局,甚至波及全球的经济与安全形势,就看新政府会将德国带去何方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