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注:本文根据真实案例改编,部分情节来源于网络,情节有润色;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仅为配合写作效果;部分人名为化名;情感性阅读,理性看待。

“我一定要找到凶手”

01

一九八九年深冬,湘南小城迎来了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

凌晨四点,县第一人民医院的走廊上依旧亮着惨白的灯光。

值夜班的护士张婷(化名)正在护士站整理病历,忽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小婷,你现在方便出来一下吗?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和你说。"

这是张婷最后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当第二天早上医院发现值班护士张婷不见踪影时,没有人会想到这将是一个延续十八年的悬案。

作为县一中退休教师张国平(化名)的小女儿,张婷在医院工作一年多来,一直以温柔贤惠著称。

最近她即将与邻村青年周康(化名)完婚,虽然父亲对这门亲事并不满意,但看在女儿的坚持下,还是勉强同意了。

"张老师,您别着急,也许颖颖只是临时有事耽搁了。"护士长王梅试图安慰坐立不安的张国平。

可作为一个教了三十多年书的老教师,他太了解自己的女儿了。

张婷从小就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绝不会无故旷工,更不会不打招呼就擅自离开。

在张婷的宿舍里,一件崭新的大红棉袄整整齐齐地叠放在床上,这是张国平特意为女儿准备的新年礼物。

床头柜上,一本翻开的医学教材停在第三章,书角还细心地折了个角,似乎在等待主人回来继续阅读。

窗台上的绿萝依旧青翠,叶片上还残留着昨天浇水的痕迹。这些细节无一不在诉说着:屋主人的离开是如此突然。

"张老师,您得知道一件事。"房东李大姐犹豫再三,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发现,"您女儿这段时间一直在拖欠房租,而且前两天,我看见一个陌生男人鬼鬼祟祟地在她房间门口徘徊,两人好像还发生了争执。"



这个消息让张国平心里一沉。

他知道女儿虽然工资不高,但一向节俭,绝不会无故拖欠房租。

正当他准备继续追问时,医院的一位护工小声说道:"张老师,您知道吗?最近医院里都在传,说颖颖好像怀孕了。"

这个传言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张国平最后的侥幸。

作为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他不愿相信这些流言蜚语,但每一个细节都在提醒他:事情远非表面这么简单。

当张国平找到准女婿周康时,得到的却是一个令人震惊的答案。

"叔,您就别找了,"周康叼着一支劣质香烟,满不在乎地说,"颖颖是跟人私奔了。她嫌我没出息,找了个开奔驰的大老板。您要是不信,去问问医院的人,谁不知道她最近总和个开豪车的男人来往?"

这番话彻底点燃了张国平的怒火。他一把揪住周康的衣领,声音颤抖:"你放屁!我女儿不是这样的人!你这个混账,是不是你把她藏起来了?"



周康冷笑着甩开老人的手:"您爱信不信。就您那金贵的女儿,巴不得早点摆脱我这个穷光蛋。现在找着自己的真命天子了,您就别在这儿耽误她的好事了。"

正在这时,张国平的大儿子张明赶到了现场。

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年轻人这次表现得异常积极:"爸,您别急,我已经报过警了。警察说会立案调查的。"他一边搀扶着父亲,一边用冰冷的目光瞥了周康一眼。

案情调查逐渐深入,真相却越发扑朔迷离。张婷的闺蜜王玲玲向警方透露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细节。

02

"失踪前一周,小婷的情绪很不对劲。"王玲玲红着眼圈回忆道,"有一天下班,她突然拉着我的手说,她很害怕,但具体害怕什么,她说不出来。那天她还给我看了一封信,说如果她出了什么事,一定要把信交给警察。可第二天我再问她要这封信时,她说已经撕掉了,让我别多问。"

"还有一件事,"王玲玲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有一次值夜班,我看见一个男人站在护士站外面,远远地盯着小婷。起初我以为是周康,走近一看却是个陌生人。等我问小婷那人是谁,她的脸色突然变得煞白,说那只是个找人问路的。但我总觉得她像是在害怕什么。"

警方多次传唤周康问话,这个年轻人始终表现得异常镇定。

他承认与张婷有过争执,但坚称那只是普通的婚前矛盾。

对于张婷失踪当晚的去向,他提供了完整的不在场证明:那天晚上他一直在镇上的老街麻将馆打牌,有多位牌友可以作证。

就在案件调查陷入僵局时,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发现打破了平静。在距离医院不到两公里的一个废弃化粪池内,清淤工人发现了一具女尸。



尸体已经高度腐烂,但通过死者口中的三颗烤瓷牙,法医最终确认了死者的身份——正是失踪一年的张婷。

更令人震惊的是,尸检结果显示,死者生前曾遭受过非人的虐待。

身上多处骨折,手腕和脚踝处有明显的勒痕,最后是被人用钝器重击头部致死。

而在死者的腹中,赫然发现了一个已经成形的胎儿。

这个发现,不仅证实了此前的怀孕传言,更为案情蒙上了一层令人不寒而栗的阴影。

在化粪池周围,警方找到了一块沾有血迹的砖头和一把折叠式匕首。

这些物证的出现,为案件带来了新的转机。但令所有人费解的是,当周康在看到这些证据后,依然表现得漫不经心。

"这不是颖颖,"他看着照片,斩钉截铁地说,"就算她化成灰,我也认得出来。你们弄错了。"

这起骇人听闻的命案就这样陷入了僵局。

没有目击证人,没有直接证据,就连死者的身份都还存在争议。

对张国平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这位倔强的老教师并没有放弃。从此,他的生活只剩下一个目标:寻找女儿惨死的真相。

03

十八年来,张国平走遍了小城的每一个角落。

他的头发从花白变成了全白,背也越来越驼,但他依然坚持每天带着女儿的照片,在街头巷尾寻找可能的线索。

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天,在最炎热的盛夏,这个固执的身影始终不曾停歇。

"我知道很多人都说我犯傻,可我是她父亲啊。"张国平常常自言自语,"就算是找一辈子,我也要找出害我女儿的凶手。"



二零零九年初春,一个意外的发现让这个尘封多年的案件出现了转机。

当年负责此案的法医杨教授找到张国平,说要对保存的关键证物进行新一轮检测。

那是一些从死者衣物上提取的精斑碎片。

在当年的技术条件下,这些证物只能证明死者确实遭受过性侵害,但无法确定具体的加害人。

而现在,随着DNA技术的发展,这些沉默多年的证据,或许能够揭开真相的面纱。

检测结果出来的那一天,整个专案组都陷入了震惊。

凶手竟然不是周康,而是一个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