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部战区的通报,2月20日,三架菲律宾军机,擅闯我国南沙岛礁上空,而在2月18日时,一架菲律宾C-208型飞机,兀然出现在黄岩岛附近,被我方警告后,不但不遵从命令,还在218秒内,狂降920米的飞行高度,直冲位于正常巡逻高度的解放军直升机区域。



菲律宾这些年在南海的问题上,一直没少搞事,从最初的法律战、仲裁案,到如今频繁在南海制造现场争端,背后打的算盘,一直是“刺激中国”。

他们的策略很简单,就是先在国际场合,哭诉自己多“委屈”,用各种“失控”行为,去试探中方的态度。



可前面的路都没走通,于是他们开始用飞行员和士兵的命来加注,这次C-208飞机逼近中国军机的举动,就是在当筹码,想借事故升级南海局势。

菲律宾已经不满足于以前的小打小闹了,从外交喊话到派飞机“找刺激”,再到现在有计划地侵入中国主权空域,这一套走得非常明确,只要能引起大麻烦就行,他们不光想恶心中国,背后还藏着更大的赌局。



菲律宾的思路就是先搞挑衅出事故,然后找美国撑腰,但不同于常规的套路,这回他们是真的拼了命,如果他们制造出严重的海空事故,比如两军飞机真的相撞,到时候舆论一定会把关注点,转向冲突本身,而不是分析背后的缘由。

这可以说是一种简单粗暴,但低级的“碰瓷逻辑”,通过人为制造危机,逼中美陷入对抗,这听着有点天真,却是菲律宾当前的如意算盘。



马尼拉的新当局,尤其是小马科斯本人,他显然是想通过增加南海局势的戏剧性,进一步加强和美国的军事关系。从表面上看,小马科斯给人感觉动作大、态度强硬,但实际上背后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给自己找靠山,简单来说,这其实就是拍老大的马屁,借此求保护。



可问题是,美国真就会被菲律宾拉下水吗?菲律宾以为自己“一哭二闹三上吊”,美国就会真把他们当成亲兄弟,可实际上,美国只是有事没事帮着喊几句,同时也乐于看菲律宾和中国闹来闹去,要是真让他们出兵“撑局面”,那真是想多了,以南海目前的局势,美国介入,根本不符合他们的利益,既大费周章,又吃力不讨好。

现在,俄乌战局上的坑还没填平,美国更多还是想集中力量,盯着更有战略价值的区域,比如欧洲战场,或对中国的科技竞争,南海这个地方,美国可以吓唬一下,但真上手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菲律宾似乎对自己在美国眼里的地位,有些误判,他们觉得自己在整个印太战略里,是“重要角色”,是美国绕不开的重要伙伴,可美国眼里的“盟友”,本质上就是谁能用就用一下,把对手折腾够了,事后就可以随时换另一个,这种“工具人”命运,菲律宾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没变过,只是他们自己不愿意认清罢了。



说到这次事件,中国解放军的反应堪称教科书级别,面对菲律宾军机的贴身挑衅,中方完全可以直接击落不受控制的“飞来横祸”,但解放军没这么干,而是选择了以警告驱离的方式解决问题,这种克制,既是对局势有把控的自信体现,也是对自己主权底线的强烈提醒。



但中国的克制也有个前提,那就是挑衅没触及到不可容忍的底线,一旦菲律宾玩脱了,触动了中国的核心利益,那等待他们的将是实力碾压式的反击。

中国之所以不轻举妄动,不是因为怕事,而是因为目前,用更少的手段就能稳住局面,如果菲律宾再犯什么大错,恐怕他们难以承担这后果。



菲律宾这样试图用牺牲事故,把局势搞崩的逻辑,真的又傻又天真,他们以为只要自己扛下够多的“表演压力”,美国就会出来替他们撑腰,但不管怎么看,这都是个大错特错的选择,最终结果可能就是,中国继续巩固南海的主权地位,而菲律宾不仅没得到好处,反而被美国当挡箭牌用完就丢。



而且菲律宾对中国的态度根本没看透,南海是中国的领海,这个事实放在那,不会因为谁的挑衅而改变。而菲律宾在这个根本前提下,选了一条“逼中国动手”的路,简直就是给自己找麻烦,如果他们继续把事情搞大,破坏了原本能通过对话解决的空间,那最后伤到的,必然是他们自己。



参考资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