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一生勤劳,还在底层?无非这6点原因,太扎心!
一个人,想要实现阶层跨越,难比登天。
很多人埋头苦干,勤奋励志,但就是无法越阶。
其实,无非就是以下这6点原因,很真实,也很扎心。
一:目光短浅,不思长远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冬天,地主给了两个长工每人一只羊。
第一个长工选择直接回家吃羊肉火锅,享受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而第二个长工则选择节衣缩食,把羊喂饱,以此撑过了寒冷的冬天。
春天来临,草木繁茂,羊的食物不再成问题,还带来了羊奶,可以拿去卖钱。
他用卖羊奶的钱买了公羊,让羊自然繁殖。
三年后,他因此致富。
吃羊肉和养羊,这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带来的结果也大相径庭。
吃羊肉是追求短期利益,而养羊则是着眼于长期利益。
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伟克曾提出一个观点:“人要有成长型思维,就是要欢迎挑战、拥抱变化、总是在寻找机会、珍视反馈、主动学习。”
如果把今天当作一个新的起点,走一步看十步,你就会发现未来的利益。
很多穷人之所以难以摆脱困境,是因为他们缺乏长期规划,他们的努力往往只停留在眼前,类似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我是个普通人,对普通家庭的发展有不少感触。
父母一直跟我们说,读完初中就去打工。
因为在村里,好多去打工的年轻人,都能回家盖起红砖瓦房。
那些还在流水线上打工的,大多还是穷人,二十多年的努力就这么过去了。
可那些读了大学的人,命运就完全不同了。
他们要么进了体制内,要么在企业里做管理岗位的工作,收入相当高。
就说同一个村子吧,世世代代只种水稻的家庭,一般都比较穷困;而那些能开垦果园、种植茶叶,发展牛羊猪养殖的家庭,就相对富裕些。
要是从长远来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样才能让一个家庭彻底富起来。
就像一头驴子,一辈子围着石磨转,效益始终有限;要是这驴子学会了表演,一次出场费可能就是它磨面一辈子的钱。
会赚钱的人,总是十年磨一剑,不会把打造剑的铁当作废铁卖掉再去重新找铁。
二:选错路,勤奋只是自我感动
很多人认为的勤劳,其实只是低效的勤奋。
他们就像在错误道路上狂奔的旅人,方向错了,脚步越快,离目的地就越远。
在工作中,有些人每天最早到岗,最晚离开,看似忙碌非凡,实则只是在重复一些无意义的机械劳动,毫无思考与创新。
这种勤奋,不过是自我感动的泡沫,看似华丽,实则空洞。
例如,一些流水线工人,日复一日地重复相同的动作,身体的疲惫换来的只是微薄的收入,自身能力却没有丝毫提升。
他们的勤奋,没有转化为可积累的资本,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身体被掏空,价值被压榨,最终只能在底层的岗位上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