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注: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仅为配合写作效果;请感性阅读,理性看待。
引言
今天来聊一聊,什么是“赤马红羊”?
实际上它指的是每隔60年出现的一次丙午年和丁未年,而这两个年份也正好是挨在一起的。
午对应生肖马,未对应生肖羊,丙丁五行属火,对应赤红。
所谓赤马,能日行千里,夜走八百,乃是良驹。
红羊,能分辨是非曲直,乃是神羊。
然而根据南宋诗人柴望所编的《丙丁龟鉴》一书中的总结。
意思就是赤马红羊连在一起,必是劫难年,是个多事之秋是时期。
譬如内乱、外战和天灾人祸等等,如此被称为“赤马红羊劫”。
那么算算下一个‘丙午’‘丁未’,也就是即将到来的2026-2027年了。
01
这来要从提出“赤马红羊劫”的道家天师张继先说起。
张继先是道教正一派第30代天师,北宋时期,公元1092年出生。
张继先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后来被宋徽宗赐予“虚靖先生”。
他9岁掌门,36岁羽化升仙,葬安徽天庆观。
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
在张天师门派1800多年的历史中,他的地位仅次于祖师张道陵。
张继先天资聪慧,自幼自带神通。
在公元1104年,当时12岁的张继先解决了懈州盐池的危机,同一年又见到了22岁的宋徽宗。
从那以后,张继先就察觉到北宋将来会有一场大劫。
1105年开始,他多次提醒宋徽宗,(丙午年)1126年和(丁未年)1127年间会有大劫难,建议皇帝整顿朝政,避免灾祸。
但宋徽宗只顾赏赐张继先财物,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这里解释一下什么是丙午年和丁未年。
古人用天干地支纪年,60年为一循环,丙午年和丁未年每60年各出现一次。
丙属阳火,丁属阴火,火的颜色是红色。
午对应马,未对应羊,所以丙午年叫赤马年,丁未年叫红羊年。
在1112年,宋徽宗召张继先进京。
当时张继先称病不去,派弟子王道坚代他进京,再次提醒宋徽宗修德避劫。
宋徽宗依然不听劝告,整天沉迷享乐中。
张继先无奈,在偷然亭的墙上题了一首诗“赤帝御龙行未伏,嫦娥分月入深山。”当时没人看懂这首诗的意思。
02
直到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到汴梁城下。
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带着大军围城,宋徽宗才意识到宋朝可能要完蛋了。
宋徽宗躲在皇宫里,写了一封信,派人快马加鞭送往江西龙虎山,请张继先来解围。
使者日夜赶路,跑死了三匹马,终于到了龙虎山。
张继先接到信,立刻收拾行装出发,他走京杭大运河,一路向西。
路上寒风刺骨,河水结冰,船夫不得不用铁凿破冰前行。
十一月二十三日,张继先到达泗州天庆观。
当天他面露忧色,神情忧伤地提笔写了一首诗“一面青铜镜,数重苍玉山,恍然夜船发,移迹洞天间。宝殿香云合,无人万象闲,西山下红日,烟雨若潜潜。”
写完后,老道士想叫他吃饭,走近一看,发现他已经没了呼吸。
张继先就这样坐着便羽化飞升了。
而这一天,金兵攻破了汴梁,抓走宋徽宗和宋钦宗,史称靖康之耻。
两位皇帝和三千多名皇族、大臣被押往金国,京城财物被抢光,北宋灭亡。
这时才明白张继先的诗是预言。
宋以火德立国,“赤帝”指宋徽宗。“未”是羊年,1127年正是丁未年,红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