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2月,美国国际开发署正遭遇成立64年来的最大危机。
总部关闭、官网下线、全球上万名员工被强制休假,仅保留294人。
在特朗普的推动下,马斯克带着6名大学生,开启了这场被称为“97%大清洗”的行动,为精简政府机构大计划砍下“改革第一刀”。是的,我们又见证历史了。
关闭国际开发署“大门”之后,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DOGE)又对FBI和CIA开刀,特朗普甚至还授权马斯克去审查国防部。
可这些都是涉及美国安全和对外干预世界的重要部门,更是美国塑造霸权的重要工具啊,特朗普为何宁可自废美国霸权的“武功”,也要刀刃向内毫不留情?美国际开发署又为什么首当其冲?“特马组合”联手,“美式打虎”会成功吗?
一、美国国际开发署,为何被清算?
作为美国政府的老牌机构,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成立至今64年,过万雇员/三分之二在海外工作,触角遍及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长期以来,明面上“搞公益”,实际却是以对外援助为名,为美国渗透、干涉别国内政乃至颠覆别国政权提供掩护和帮助。
NGO最大金主,“颜色革命”中枢,早已是它的代名词。从最初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到“阿拉伯之春”,再到近年来中亚国家出现的动乱,背后都有美国国际开发署及其所扶持的NGO制造出的斑斑劣迹。
2024年中方发布的《美国对外援助的伪善本质和事实真相》报告中就揭露:其70%资金流向与美国战略利益直接相关的"重点国家",仅3%用在了最不发达国家。
近年来,USAID的年度预算是一路飙到400亿美元以上,占美国每年用于国际援助总额的近六成。钱去哪儿了?随着特朗普政府对内整顿的进行,黑料被持续爆出。
白宫新闻发言人卡罗琳近日当着记者的面公开了开发署几项匪夷所思的开支,释放的信号很明显,第一,国际开发署援助的项目很多都是意识形态,根本不是什么援助饥饿和贫困;第二,这么小金额的援助项目马斯克的Doge都能查出来,那些大金额项目一定更加叹为观止。
援助资金通过机构资助的NGO层层跨国转移,最终流向不明账户,过程中钱被谁拿了,成了未解之谜。就在美国国际开发署陷入关停风波的档口,一个人的出现更加坐实了这一点。更加疯狂的是,这样的政府部门,还不只一个。
二、美乌“对不上账”!消失的援乌巨款揭开腐败一角
就在特朗普刚宣布叫停美国国际开发署对外援助第二天,乌总统泽连斯基急忙跳出来称,美对乌千亿美元援助款不知去向,乌克兰实际收到的只是它的零头(不到760美元),而且绝大部分不是钱,而是武器。
泽连斯基提到的“账面上”的援乌资金确实有据可查。美国国会下属的政府问责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4月最后一次通过援乌法案,美国国会已拨款1740多亿美元用于支持乌克兰,其中包括军事以及经济和人道主义援助。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的数据也交叉印证了这一事实。
那乌克兰从未收到过的1000多亿美元到哪里去了?根据美外交关系协会的计算结果,援乌拨款中有600多亿美元拨给了“与战争有关的其他项目”,只有1060亿美元直接用于乌克兰,其中又有近700亿美元还是军事援助,且大多数是以“武器援助”的形式交付。
这个“武器援助”的数字倒是能和泽连斯基的说法对得上,但其他的资金具体都干啥了?没人能给出答案。
不过,没给答案不等于没有答案。这点上届政府就亲口承认过。
美国前国务卿 布林肯曾表示,实际上我们90%的对乌援助都花在了美国本土。所以这是双赢。
如果援乌资金中的大头真的全都“利好”了美国经济,也算是一种能给美国国内交代的说法,但问题是,这里头还有不能跟自己人交代的。
就在去年11月,由于无法完全说清2024年财年国防预算的支出情况,美国国防部已连续第七年未能通过年度预算审计。2023财年审计显示,国防部有将近一半资产(约1.9万亿美元)无法入账。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五角大楼肆意挥霍美国纳税人的钱,采购“不需要的东西”。美国政府问责局从1981年起就指出了这一问题,前几年更是有内部人士惊人披露“采购账单”,一个咖啡杯,1280美元;一个马桶圈,1万美元;一小袋金属衬套,9万美元……看似十分明显的国防采购漏洞,至今未能补上。
年度预算超8000亿美元的五角大楼,拿不出的账单里究竟藏着什么?特朗普已授权政府效率部团队审查五角大楼的支出,马斯克能否真像他宣称的那样,利用AI算法彻底清算五角大楼深不见底的财务黑洞以及其背后盘根错节的军工利益复合体?外界也都在等待。
与此同时,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美财政部、教育部也在一一被被查账。只是回到问题的开头,精简机构大搞“反腐”,国际开发署也不是这里面“最烧钱”的那一个,怎么就成了这届政府收拾的第一条“大鱼”呢?
三、腐败部门那么多,为什么先裁它?
拜登的四年里,国际开发署累计从政府获得超2000亿美元的拨款。马斯克此前提出的“四年节省两万亿美元”的目标,理论上只要把国际开发署砍掉,就能完成10%的额度,这很有诱惑力。而且国际开发署也不像国防部、教育部、财政部等传统机构,其职能更多的是对外援助,砍掉对社会层面影响相对较小。
表面上,此举是在“美国优先”战略上,向公众表态“政府不会再盲目地使用美国纳税人的钱”。但只是削减预算这么简单吗?特朗普这一刀下去,痛的恐怕是民主党。
两党围绕国际开发署的事儿,其实已经吵了好多年了。共和党主张政府对国际开发署的援助项目和资金的流向施加更多控制,而民主党则坚持国际开发署应该是一个独立联邦机构,有自主决策权。
在去年美国大选期间,美国国际开发署部门员工的政治捐款,97%流向了民主党,而在最近披露的裁员计划中,特朗普打算裁掉的员工比例,也恰恰是97%。是不是太巧合了点?
更准确地说,在特朗普眼中,国际开发署是“民主党的天下”。控制国际开发署也只是他针对民主党实施“清洗”中的一环。
特朗普此前还发帖称,“美国国际开发署和其他政府机构盗取了数十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给了假新闻媒体,作为创造有利于民主党好故事的回报”。
随后,马斯克更是直接点名收受资助的媒体:政治家网站,美联社、路透社、《纽约时报》统统上榜。
虽然这些证据可能并不全面甚至不准确,但特朗普对美国国际开发署的调查,恰如“隔山打牛”,给“不听话”的媒体适当“告诫”。说到底,改革到最后,“美国反对美国”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马斯克在抨击USAID时形容,“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有虫的苹果’,而是一个由蛀虫组成的苹果。”只是苹果被腐蚀到这个地步,苹果的左右两半,谁没有责任呢?
看看新闻记者: 董亚欢
编辑: 王睿奇
美术编辑: 张烨
摄像: 陈杰
责编: 董亚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