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虎嗅ESG组

作者|胡巍

头图|视觉中国

本文是#ESG进步观察#系列第116篇文章

本次观察关键词:员工关系

关于骑手社保,这几件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2月19日上午,京东宣布,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美团在当日下午跟进,称“预计2025年二季度开始实施,逐步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翌日轮到饿了么,表示“将继续落实政策倡导和要求的各项新就业群体社保方案,全面加快推进外卖骑手全方位权益保障”。

官宣得有些晚的美团和饿了么,字里行间里试图传达一种意思:上社保这件事,我们早就考虑了,甚至开始试点了,并不是跟风京东外卖,更不是被迫的。美团高管还迅速通过媒体发声:“履行好社会责任,不必用竞争思维来思考。”

高管的发言有一定道理。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上社保这样一件大事,一件明显会提升用工成本的大事,如果没有前期规划,不太可能在几小时内作出决定。所以说,因为京东外卖打算上社保,美团迫于压力就马上也要上,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

但也不能说完全与竞争无关。否则美团和饿了么不会仓促发文——至少,在官宣这件事情上,还是有些争先恐后的意味。

竞争是推进问题解决的重要动力,至少在三方面让企业有理由正视社保。

首先,要维护品牌形象。

用不着掩耳盗铃,让骑手们没有社保、“裸奔”于大街小巷,此事早就被舆论诟病,向来是平台企业脸上的伤疤。过去没有搅局者,霸盘的平台可以抱着半斤八两、你不够好所以我也不必太好的心态,不急不慢地解决、甚至假装看不到社保问题。现在京东外卖带着社保来了,再不加速改进就可能对比过于鲜明,进而导致品牌形象崩塌。

其次,赢得民心也是一场竞争。

笔者做了个小调查,随机咨询了6位消费者:“相比以往没有社保的骑手,你会认为,有社保的骑手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吗,他们送来的货品质量会更可靠吗?”

6位消费者中,有5位表示“会认为”。此外,还有4位消费者表示,使用快递服务时,如果有准时、避免物品损伤等方面的要求,他们会考虑优先购买顺丰、京东物流的服务,原因之一是,他们相信拥有社保的快递员,更能保证托运物品的投递与收件质量。

外卖行业已经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平台之间的竞争从价格战转向了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竞争。失民心者失市场,当很多人会将社保与产品或服务质量关联起来时,平台企业不得不正视社保问题。

再次,上社保能吸引更优质的人力资源。

不要总是片面强调,平台企业为社会创造了多少岗位,为劳动者提供了多少就业机会。人才市场也是市场,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购买和出售同时发生,怎么可能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恩泽?不应回避一个现实,是几百上千万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支撑起外卖平台企业的可观利润。

骑手也是人力资源,也有能力高下、经验多寡之分。外卖平台要想招募到更加负责、送单效率更高、服务态度更好的骑手,就必须向骑手支付更好的劳动报酬,包括劳动保障。可购买社保的岗位,为求职者提供了新选择,自然会吸引更多应聘者,帮助企业扩大选择范围,招募到工作更高效的骑手。

综上所述,品牌形象的竞争、市场份额的争抢、优质人力资源的争夺,都可能是企业为骑手购买五险一金的动力。

由于垄断是平台经济的特征之一,社保问题完全可以被寡头们忽视,或者认为可以慢慢解决。但新入局者带来了“鲶鱼效应”,所以现在必须抓紧了。无论美团、饿了么此前是否早已布局,方案是否完美,京东外卖的加入都会起到加速作用——至少,美团、饿了么大概率是提早了官宣时间。

除了时间节奏,京东入局还可能提升未来的社保质量。从各家平台的官宣文案看,如何给骑手上社保,还充满了“逐步”“试点”等字眼,包括京东在内,有多少理应上社保的人能够真正上社保,这些还存在未知数。但在竞争之下,这些问题的解决质量都有可能更高。

或许更大的意义还在于,外卖行业解决社保问题,其影响可能扩散到行业之外,例如网约车、快递。别忘了,外卖骑手仅仅是新型职业群体中的一部分,此外还有大几千万的灵活就业人员,也等着解决他们的社保问题。

感谢您的阅读。ESG从业者或对此有兴趣的研究者、投资者,欢迎扫描下面二维码,申请加入我们社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