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806

阅读预计7分钟

作者|王瑟

本期编辑|郭好嘉

本期审核|江怡


图源:“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2025年2月12至13日,印度总理莫迪应邀访美,莫迪和特朗普高调宣示印美友好和双方的个人友谊,并发表联合声明,在国防、贸易、技术、能源等领域强化合作。尽管在战略上互有所需,但如何现实合作中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满意的平衡点,依然是印美之间绕不开的难题。

、成果丰硕的访问

客观而言,莫迪此访可谓赚足了“面子”,既收获了特朗普的拥抱和“老朋友”的评价,也向世人展示了在特朗普2.0时代,印度依然是美国的“座上宾”和重要合作伙伴。在具体成果上,两国发布的联合声明内容多达36条,集中体现了近年印美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与此前相比,此访成果呈现出三大新特点:

一是明确双边合作的“三大支柱”。在联合声明中,两国提出将建立“面向21世纪的印美协定”,用缩略语的方式将“协定”(COMPACT)一词拆解为“催化在军事伙伴、商业和技术领域的合作机遇”,并点明这些领域系双边合作的“关键支柱”。这表明至少在特朗普任内,印美合作的关注点将高度集中于国防、商贸和技术三大领域。

二是提出诸多合作新倡议和新平台。如在防务领域,两国提出要建立“自动化系统工业联盟”(简写为“ASIA”),用以强化在印太地区的国防工业合作;在技术领域,两国发布印美“利用战略技术转变关系”(简写为“TRUST”)倡议,同意加速两国在量子、太空、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关键和新兴技术领域的合作;在关键矿产领域,两国发布“战略矿产回收”计划,共同探讨从煤炭开采、油气开发过程中回收和加工锂、钴、稀土等关键矿产的方法;在区域合作领域,两国宣布成立“印度洋战略风投平台”,用以促进两国在印度洋地区的商业投资,推进地区繁荣和互联互通。

三是具有鲜明的成果导向性。与以往不同,此次联合声明中所提出的合作事项多附有明确时间表,以完成两国“在今年内取得初步合作成果”的目标。在六个月内,两国需召集伙伴研讨“印度-中东-欧洲走廊”和“I2U2”机制的下步走向;今年秋季前,需完成双边贸易协议的初步谈判,需在中东、印太等地区宣布新的伙伴关系倡议;在今年年底前,需达成新的为期十年的《21世纪美印主要国防伙伴关系框架协议》,需开启《相互防务采购协议》的谈判,需提出“美印促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路线图”等。在长线计划上,两国还提出在2030年前将双边贸易额提升至5000亿美元的宏伟目标。

二、基于利益的让步

事实上,为促成莫迪此访的成功,印度不得不在某些领域做出一定让步,以向特朗普显示推进印美关系的“诚意”。

在贸易问题上,早在莫迪访问前,印度政府就在2025—2026财年预算中针对性降低高端摩托车、信息通信产品等美国优势产品的进口关税,并将平均关税水平降低至10.66%,随后又在莫迪访问期间宣布将降低波本威士忌关税,并采取措施解决美国农产品和医疗器械在印度的市场准入问题。此外,印度还在联合声明中承诺继续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努力扩大市场准入。

在防务问题上,一向坚持国防本土化、提倡军事装备“印度制造”的莫迪政府亦同意从美进口部分武器,进而适度扭转美印贸易逆差。例如在联合声明中,印度就提出将从美采购“标枪”反坦克导弹,一改此前要求使用本土反坦克武器系统的立场。

在移民问题上,莫迪对美国不断遣返印度非法移民亦采取配合态度,表示印度将“充分做好非法移民被遣返的准备”,并将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归咎于“跨国人口贩运网络”。针对此前在印度引起轩然大波的被遣返印度移民遭虐待的问题,莫迪政府亦有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方面宣称将与美方接触确保被遣返人员不受虐待,另一方面则着重强调美方遣返非法移民的做法符合“国际关系中的普遍原则”,借以为印度国内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灭火。

印度之所以做出如此放低身段、主动示弱的姿态,根本原因在于其在两大核心问题上仍然有求于美。一方面,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迅猛发展的当下,印度迫切需要借助美国的资金、技术提高在清洁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的竞争力,防止在大国博弈中掉队。另一方面,虽然中印关系近期有所缓和,但印度依然将中国视为最大地缘竞争对手,仍需同美深化在印太地区战略合作,以防陷入其所谓“中国主宰亚洲”的不利境地。为此,印度必须尽早接触特朗普团队,并希望通过主动让步的方式“以退为进”,用最小的代价化解特朗普上台给印美关系带来的冲击。

三、难达平衡的博弈

印度“以退为进”的策略的确取得一定成效。一方面,特朗普基本继承拜登政府的政策,同意在太空、国防工业、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领域助印赋能;另一方面,特朗普亦再次重申印度在美印太战略和美日印澳“四边机制”中的重要地位,继续抬高印度的战略价值。

然而,特朗普想要的显然更多。

在贸易领域,尽管印度做出诸多让步,但特朗普依然在与莫迪共同出席的记者发布会上公开批评印度“几乎是世界上关税最高的国家”,并声称“印度收取多少关税,我们也将向他们收取多少关税”,向印施压之意昭然若揭。在此种情况下,如印度不继续让步,两国在今年秋天前达成贸易协议或将是天方夜谭。

在防务领域,特朗普提出可向印度出售F-35战机,这表面上是向印提供好处,实际是希望通过数目巨大的军售在短时间内扭转对印贸易逆差,而这也给印度出了不小的难题。购买F-35战机,不仅采购和维护成本高昂,且会阻碍印度制造本土五代机的努力。此外,印度亦担心大量购买美制先进战机将会损害自身作战独立性和战略自主权,并被强行绑上美国“战车”。

在能源领域,特朗普强调印度需从美购买更多石油和天然气,并使美成为印度油气资源的主要供应国。而这也意味着印度必须减少从俄采购的打折石油,腾出更多外汇用于购买更为昂贵的美国油气。

尽管印度先行做出让步,但其让步余地仍有限度。对美过度让步不仅损害印度自身利益,亦将使莫迪政府面临巨大的国内压力。而美国亦在共同遏华等议题上有求于印,与印彻底“撕破脸”亦有悖于其自身利益。因而双方都希望在未来的谈判和博弈中找到一个令双方都能满意的平衡点,并在此基础上推进印美关系。

然而,寻找两国的利益平衡点注定是一个漫长且充满反复的过程。基于各自利益不断进行讨价还价,或将是特朗普执政期间印美关系的“新常态”。

作者简介:王瑟,中国 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

本文转载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2025年2月18日文章,原标题为《 莫迪访美:热闹表象背后的激烈博弈 》

本期编辑:郭好嘉

本期审核:江怡

*前往公众号后台发送“编译”,即可查看往期编译合集

▲政报·102期 | 为保2024大选,印人党打算收割这个群体的选票了.....

▲经报·96期 | 印落后中国16.5年,但正在快速缩小差距!

更多内容请见↓


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