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德国曾经是欧洲最强的国家,鹤立鸡群的那种。



想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尽管最终是输掉了战争,但战场表现却足够亮眼。

脚踢英吉利,拳打法兰西,差不多是一己之力横扫了整个欧洲不说,过程还相当的轻松。要知道在法国战役中,号称欧陆最强的法国人,在有着马奇洛防线和英国出兵协助的情况下,面对德国也才坚持了六个星期而已。

不过,辉煌时刻谁都有,别拿一刻当永久。

二战结束之后,德国作为头号战犯,不可避免的遭到了清算惩罚。尤其是那些年在美苏两大阵营对抗的大背景下,德国直接被分成了东西两部分,不仅连最基本的国土完整都无法保持,还得要时刻面临两大阵营的锋芒,处境相当的尴尬且危险。

当然如今的德国早已走出了阴霾,他们不仅推倒柏林墙完成了统一,还在经济领域表现突出,成为了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但是在他们的身上,战败国的枷锁依旧存在,从而给到了德国极大的发展限制。



以军事方面的表现为例,这个曾经打遍欧洲无敌手的欧洲头号军事强国,当前的军事实力却实相当一般。按照“全球火力”提供的数据,德国当前的现役兵力仅有18万人左右,连韩国现役部队的三分之一都没有。甚至即便是把预备役等后备部队都给算上,仍旧凑不出20万人来。

一般来讲,军队规模有限无非就两个原因,要么缺钱,要么缺人。但德国当前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外加欧洲第二人口大国,有着高达4.6万亿美元的GDP和超过8000万的人口,显然是既不缺钱,又不缺人。

事实上他们是由于二战的战败国身份影响,在军事方面的发展遭到了极大的限制,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实力来。

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政治领域。如果单从纸面上的国家实力来讲,德国无疑应该是当今世界的天花板之一。但由于战败国的枷锁限制,德国却无法拿到与其实力相匹配的地位或者说话语权。



总而言之,在战败国枷锁的限制下,如今德国属于是典型的有钱无权,宛若一个“二等公民”。而面对这样的一个尴尬处境,德国自然是想极力改变的,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而俄乌冲突的爆发,则是正好给到了他们这样一个机会。

我们可以看到,在俄乌冲突持续的这几年时间里面,德国的表现一直是非常积极的。他们不仅一直坚定不移的站在乌克兰一方,为其发声鸣不平,还给予了乌克兰大量的实质性援助。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过去的近三年时间里,德国给到乌克兰的援助价值总额接近300亿美元。平均一年差不多给100亿美元,这在所有对乌援助的国家中能够排到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英国。

众所周知,英美选择大力援乌是因为有利可图,他们在俄乌冲突中收获的远比付出的要多。要知道英美作为欧洲大陆之外的旁观者,本身就是在扮演一个“渔翁”的角色。



他们需要欧洲大陆上的各国打得头破血流,然后才能舒舒服服的坐收渔利。所以他们一直都在不遗余力的支持乌克兰,意图拱火战争将冲突延续下去,从而让欧陆各国陷入无休止的消耗中去。

但是德国作为一个欧陆国家,本身就是这场战争的“受害者”,他们为什么也要这样做?

要知道对于德国来说,俄乌冲突爆发尽管没有将他们直接拖下水,但其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极大的。不说别的,单就是因为俄乌冲突所导致的与俄罗斯能源贸易脱钩,就让德国压力山大。尤其是在冬天寒潮来临的时候,极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供暖的德国人那叫一个难受。

关于这个问题,“自保”无疑是最为直接的一个原因。具体点讲就是唇亡齿寒,德国主要是因为担心俄罗斯会在收拾完乌克兰之后继续向西扩张,从而威胁到自己的领土安全,甚至于变成下一个乌克兰,这才选择大力支持乌克兰。



要知道德国这可不是什么杞人忧天,而是有着切身体会的。想当初在美苏冷战的时候,德国作为两大阵营对抗的桥头堡,那可是吃了不少苦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