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21日电(记者杨淑君)由未来网主办的未成年人手机防沉迷座谈会近日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孩子玩手机“停不下来”的背后有何情感需求、数字时代如何筑牢未成年人防沉迷屏障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图为未成年人手机防沉迷座谈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原总编辑卢勤指出,数字化时代,“藏在屏幕背后的童年”问题不容忽视。“手机沉迷”背后,往往是孩子情感陪伴的缺失。大部分青少年的过度用机行为,实质是对情感陪伴缺失的补偿。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缺乏自主权是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的最主要、最根本、影响最大的因素。“在新技术必然到来并将成为未来生活一部分的大趋势下,面对孩子可能沉迷的风险,让孩子真正做自己的主人是走出沉迷的最佳选择。”

“手机沉迷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也不是当前突然出现的一个新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教授卜卫说,对儿童来说,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至关重要。应通过数字素养教育,提高儿童行使数字权利的能力。

AI时代,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积极拥抱数字化、智能化的学习方式,却也面临着网络沉迷、不良信息侵蚀等问题。如何在数字时代下共筑未成年人防沉迷屏障,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课题。

与会专家认为,家庭、学校与社会需凝聚共识、破除壁垒,以“爱的陪伴”填补情感缺位,以“技术革新”构建智慧防线,以“素养教育”培育理性思维。

“‘家校社’应共同构建‘与AI共成长’的社会支持网络,在家庭和学校教育、社区生活、云端服务等各种场合主动使用AI大模型,使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艳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