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阿明,该起床了!"
大三学生陈军划开潘俊明的宿舍门,映入眼帘的是床上一具被单裹着的尸体。
调查很快锁定嫌疑人:潘俊明的好友牛永杰,令人震惊的是,死者生前一句无心的关心,竟成了夺命的导火索。
01
2004年4月20日中午12点,广东某高校学生宿舍内,大三学生陈军站在813宿舍门前敲门。
"阿明,该起床了!"连续敲了许久无人应答,陈军掏出一张电话卡划开了门锁。
推门而入,屋内光线昏暗。陈军发现潘俊明被一条被子裹着,只露出双脚,床铺四周残留着暗红色痕迹。掀开被子一角,他惊恐地发现潘俊明浑身是血,已没有呼吸。
"不好了!阿明出事了!"陈军的喊叫引来了周围同学。
十分钟后,警方赶到现场。刑警队长李强检查后发现,宿舍门窗没有被撬过的痕迹。法医初步鉴定,潘俊明身上有两处致命伤——颈部和胸口,是由不同利器造成的,死亡时间约为凌晨四点。
"死者情况怎样?"李强询问道。
辅导员介绍,潘俊明21岁,家境富裕但为人低调,成绩优异,从不与人结怨。一名同学表示昨晚十一点在校门口见过他,当时他刚从外面喝酒回来,是独自一人。
李强迅速部署:"调取监控录像,查死者通话记录,看昨晚他联系过谁。"
技术人员很快有了发现:"死者手机显示昨晚和一个叫牛永杰的人有多次通话,最后一次在凌晨1点48分。"
"牛永杰是谁?"
"同校学生,比死者低一级,住913宿舍,通过成人自考入学,家境一般。"
更关键的证据随即浮现:监控显示凌晨3点58分,牛永杰和两名陌生人进入死者所在宿舍楼。技术员放大画面,发现牛永杰手中疑似拿着小刀,背包鼓鼓的,同伙则拿着铁钳和塑料袋。
"就是他们!立即抓人!"李强当机立断,但牛永杰已逃离学校,正在前往惠州的高速公路上。
下午3点,专案组来到死者家中。潘俊明的父亲潘建国听说嫌疑人是牛永杰时,难以置信:"不可能!他爸是我好朋友,当初牛永杰上不起大学,是我帮忙凑的学费。俊明和他关系很好啊!"
潘俊明母亲拿出一张照片,上面是两个年轻人勾肩搭背的笑脸:"这是他们去年一起参加篮球赛的照片,关系一直很好,怎么会..."
李强看着照片,心中涌起一丝悲凉。一个富家子弟,一个寒门学子,曾经的友谊,如今却变成了凶杀案的证据链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受过恩惠的年轻人,将杀机对准了帮助过自己的朋友?
李强拨通电话:"通知所有出口设卡,协调惠州警方拦截。嫌疑人极度危险,必须尽快抓获。"
他向潘家夫妇保证:"我们已锁定嫌疑人,正全力追捕。请保持电话畅通,有消息立即通知。"
走出潘家,李强望向校园方向。一场骇人惨案正笼罩着这个四月的校园,而更令人不解的是:牛永杰为何要杀害曾经帮助过自己的朋友?
02
惠州高速公路收费站,警车拉起警戒线。戴着防弹背心的特警队员手持武器,严阵以待。
"目标车辆是一辆灰色大众,车牌为粤B开头。"李强通过对讲机指挥,"嫌疑人可能有武器,务必小心。"
收费站的监控室内,技术员盯着每一辆驶入的车辆。突然,他指着屏幕:"来了!"
一辆灰色大众正缓缓驶向收费亭。车内坐着两个年轻人,正是牛永杰和他的同伙林斌。
"行动!"随着一声令下,特警迅速包围了车辆。
牛永杰面如死灰,没有反抗就被控制住。而林斌试图逃跑,被特警按倒在地。搜查车辆,警方在后备箱发现了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带血的衣物和两把刀。
牛永杰被押上警车时,眼神空洞,嘴唇颤抖:"陈松去哪了?"
李强眯起眼睛:"陈松是谁?"
"还有一个人。"林斌交代,"他说去潮阳老家了。"
警方立即联系潮阳警方,在当晚8点,陈松在前往汽车站的路上被抓获。至此,三名嫌疑人全部落网。
审讯室内,李强将一张照片推到牛永杰面前:"认识他吗?"
牛永杰避开照片中潘俊明的笑脸:"认识。"
"为什么要杀他?"
牛永杰沉默良久:"我没想杀他,只是想绑架他,要点钱。"
"绑架?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