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军工或许还是值得中国军工学习

在最近的阿联酋阿布扎比防务展上,俄国防部代表米赫耶夫透露,在2025年的头两个月里,俄罗斯已经与15个友好国家签订了总价值超过45亿美元的合同。这表明,尽管面临国际压力,俄罗斯军工业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米赫耶夫

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全面制裁,特别是针对其军工业的打击。不少专家曾预测,俄罗斯军工业将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外销订单会大幅减少。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实际情况似乎并没有预期中那么糟糕。相反,在一些国家,俄制武器的需求依然旺盛。

据米赫耶夫介绍,这些45亿美元的订单主要来自长期依赖俄制武器的国家,如阿尔及利亚、土耳其以及中东地区的多个国家。这显示了俄罗斯武器系统在全球市场上的重要地位并未动摇。

以阿尔及利亚为例,该国国家电视台近日报道,阿尔及利亚空军已采购了俄罗斯的苏-57战斗机,并计划在今年交付。苏-57一直是俄罗斯军工的一张“王牌”,虽然其战斗力存在争议,但隐形性能和先进的电子系统仍然吸引了许多国家的关注。



考虑到以色列多年来依靠美国支援的F-35在中东地区频频展示实力,其他中东国家为了自保,必须拥有能够抗衡的空军力量。目前全球范围内允许出口五代机的只有美国和俄罗斯,而美国暂时不会向中东其他国家出口五代机,因此大家只能把目光投向俄罗斯的苏-57。

当然,苏-57并不是俄罗斯出口的主打产品。一方面,俄罗斯自身的生产能力有限,无法大量出口苏-57;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需要五代机装备空军的国家并不多。对此,俄罗斯非常清楚,他们更倾向于推广自家的S-400防空系统。

S-400防空系统自获准出口以来,一直受到全球市场的热烈追捧,尤其是在对抗西方技术的国家中,S-400几乎成了必备装备。当年土耳其宁愿得罪美国,放弃F-35A也要引进S-400。相比西方高端武器,俄制武器虽然在某些技术细节上可能稍逊一筹,但在战争中的实用性和适应性,特别是在低强度冲突和反恐作战方面,恰好填补了许多国家的空缺。



近年来,中国的军工业也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俄罗斯的重要竞争者,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许多国家开始转向购买中国制造的武器。毕竟,中国武器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优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武器系统逐渐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尽管如此,要完全取代俄制武器,中国还需要时间。中国武器系统在技术上虽有显著提升,但在某些战术应用和战略运用上,仍与俄罗斯存在差距。例如,俄罗斯的S-400、T-90主战坦克等武器系统,长期以来被许多国家用于复杂的战斗环境,而中国武器相对较少参与实战,其战场表现还需进一步验证。



歼-10CE出口

此外,俄罗斯与许多国家之间的军事合作根深蒂固,这些国家的军队对俄制武器有着深厚的技术积淀。即使中国武器在技术上有一定优势,短期内要在战斗机、防空系统等高端领域完全取代俄制武器,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虽然在军工出口领域,中俄是竞争对手,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两国武器也可能共同存在,互为补充。因此,我们应当虚心学习俄罗斯的成功经验,不断提升中国军工在全球的影响力。

信息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俄国防出口公司总裁:今年已与15个友好国家签订价值超45亿美元的合同》



中国新闻网:《苏-57出口在即,首批用户竟是这个非洲国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