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传染病

预防小课堂

预防诺如病毒

近期,诺如病毒感染频频登上热搜,多地发布预防提醒。


诺如病毒就像一个隐藏在暗处的“健康刺客”,传播速度快、感染性强,常常在幼儿园、学校、养老院等人群密集场所引发聚集性发病。

2~3月仍处于诺如病毒高发末期,现阶段它依然具有极强的传染性。

那么,诺如病毒究竟是什么?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又该如何预防和应对呢?今天,合卫小编邀请到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王继灵,带大家一起了解!

01

诺如病毒的特征

诺如病毒是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感染后潜伏期短(12-48小时),它能够在短时间内感染大批人群,尤其是在学校、医院、游轮、餐厅等密闭环境下。

诺如病毒的主要症状有呕吐(儿童为主)、腹泻(成人为主)、恶心、腹痛、发热、肌肉酸痛及头痛等。


诺如病毒全人群普遍易感,且感染后免疫保护时间短,可能反复感染。诺如病毒胃肠炎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症状轻微,2-3天可自愈,但老人、儿童或免疫力低下者可能症状较重。

02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

1

粪—口途径

接触患者排泄物、呕吐物或被污染的物品后未彻底洗手;吃了被污染的食物、喝了被污染的生水。

2

接触传播

门把手、电梯按钮、手机屏幕、桌面等都有可能带病毒,手接触后再摸口鼻,就可能会感染。

3

气溶胶传播

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可导致短距离传播。


03

诺如病毒如何预防?

1

个人防护要点

1.严格手卫生: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

2.饮食安全:食物彻底煮熟,避免生食贝类等高风险食品;瓜果洗净,不饮用生水。

3.环境消毒:患者呕吐物或排泄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酒精无效),清理时佩戴手套和口罩。

4.隔离管理:感染者需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2小时,避免接触老人和婴幼儿。


2

各类集体场所

1.呕吐物/排泄物处理:戴手套、口罩,用5000-10000mg/L含氯消毒剂覆盖污染物,清除后对污染区域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二次消毒;污染容器消毒后需浸泡30分钟再冲洗。

2.环境消毒:门把手、地面等无可见污染物时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餐(饮)具煮沸30分钟。

3.衣物消毒:沾染污染物的织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或煮沸消毒。如不能及时消毒处理,应装在密封袋子等待消毒。

3

家庭与校园

1.学校措施:落实晨午检、缺勤追踪制度,发现病例立即隔离并上报;对教室、食堂、卫生间等高频接触区域定期消毒;培训教职工规范处理呕吐物,避免气溶胶传播。

2.家庭防护:患者使用独立餐具和厕所,居家环境加强通风和消毒。


04

感染诺如病毒应对方法

1

就医与居家管理

轻症患者可通过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无需服用抗生素;若呕吐、腹泻严重或出现脱水症状(如少尿、头晕),需及时就医。

学校或单位发生聚集性疫情时,需配合疾控部门进行病原学检测和隔离。


2

治疗原则

目前暂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补液、止吐等。

最后,王主任提醒大家,诺如病毒传播力虽强,但通过科学防护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市民朋友和学生群体需重点关注手卫生、饮食安全及环境消毒,学校等集体单位则应强化监测与应急管理。若出现症状,及时隔离并合理应对,可避免疫情扩散。


据了解,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设发热门诊、肠道门诊、感染性疾病门诊,对呼吸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血液系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肝脏病、传染性疾病如流感、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急性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成人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等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可为广大市民朋友们提供服务。

专家介绍


王继灵,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肿瘤、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胸膜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及肝脓肿、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代谢性肝病等肝病的诊治。对胸膜活检、B超及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肝脏穿刺活检、呼吸机及电子支气管镜临床应用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科室电话:0551-62965433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