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融媒2月21日讯 (记者 王钧) 前段时间,家住钦州市某区的张女士为了打发下午时光,来到附近的一家咖啡店。之所以选择这家是因为这里饲养了多只猫咪,顾客只要支付38元门票就可以进入特定的区域与猫咪互动。
进店后,张女士注意到店内张贴了“摸猫自负”的公告,但她并未在意。在玩耍过程中,张女士先后两次被猫抓伤。第一次被猫抓伤时,虽未出血,但已引起她的警觉,便立即向猫咖馆的经营者反映情况。但经营者表示“不要紧”,并鼓励她继续玩耍。当张女士又尝试与另一只猫互动时,再次被抓伤,而且还出现了破皮出血的情况。
受伤后,张女士要求猫咖馆经营者陪同前往医院治疗,并承担相关费用,但猫咖馆经营者拒绝陪同就医,无奈之下,张女士只好在朋友的陪同下前往医院接受治疗,被诊断为“右手被猫抓伤”,需接种狂犬病疫苗。此后的一段时间,张女士先后接种了5针狂犬病疫苗,共计花费2955.82元。
张女士思来想去觉得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于是她带着医院的诊疗单据找到猫咖店老板,要求赔偿自己的经济损失,结果却得到了这样的答复。
【店员】:对于您的伤情我们很同情,但很抱歉,你也看到了我们店里有明确的提示标语,如被抓伤概不负责,而且我们家的猫咪都是打了疫苗的,所以你的医疗费我们无需支付。
得到这样的答复让张女士很上火,一怒之下把猫咖店的老板告上了法庭,如果在猫咖店被“持证上岗”的猫老板抓伤,到底该由谁来负责呢?
近几年,猫咖馆等萌宠体验馆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新选择。消费者在享受撸猫乐趣的同时,也应注意宠物本身的危险性和撸猫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商家作为提供服务的一方,更应承担起专业管理人的责任,加强安全管理,设置完备的防护设施,确保消费者的安全。同时,消费者在发生意外时,应及时保留证据,依法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