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548.4GWh(吉瓦时),累计同比增长41.5%。其中三元电池139.0GWh,磷酸铁锂电池409.0GWh,同比分别增长10.2%和56.7%。凭借低成本和高安全性优势,磷酸铁锂电池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占总装车量的74.6%。
1-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55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同比增加3家。TOP15动力电池装车量达到541.09GWh,占比高达98.7%。排名4-15位的依次是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欣旺达、瑞浦兰钧、正力新能、爱尔集新能源(LG新能源)、极电新能源、孚能科技、多氟多、因湃电池、耀宁新能源,份额均在5%以下。其中,有四点变化值得关注——
①国轩高科与亿纬锂能互换位置。前者装车量同比大涨57.4%至25.049GWh,与吉利、奇瑞、上通五、零跑、长安、塔塔、VinFast、Rivian等国内外知名车企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后者装车量同比增长8.3%至18.70GWh,去年发布了EVE Omni cell全能电池和开源电池等新品。
②孚能科技(主要客户是北京奔驰、广汽乘用车、东风、江铃等)掉出TOP10,取而代之的是瑞浦兰钧(主要客户是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吉利等),从第11位升至8位,是TOP10企业增速最快的。
公开资料显示:瑞浦兰均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温州,背后的青山控股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不锈钢制造商,被誉为“世界镍王”(镍是生产动力电池必备的原材料)。去年4月发布问顶家族2.0系列PHEV电芯新成员148系列、194系列和220系列,纯电续航最高分别达300公里、200公里、200公里,并能够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500公里的超充体验。
③汽车主机厂下属的电池厂开始崭露头角,吉利集团旗下的极电新能源、耀宁新能源,广汽集团旗下的因湃电池上榜,分别排在第11、14、15位,捷威动力、卫蓝新能源、安驰新能源则遗憾落榜。
④爱尔集新能源(LG新能源)是榜单中唯一一家外资动力电池厂商,排名从2023年的第7位跌落至第10位,装车量同比下滑8.1%至7.66GWh。去年12月,LG新能源中国总部落户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三家工厂是其重要生产基地,产能共计62GWh。
前三甲没有发生变化,中创新航排名第三,装车量36.48GWh,同比增长10.9%,不过市占率同比下滑1.82个百分点至6.68%。现有常州、厦门、成都、武汉、合肥、江门、眉山等产业基地,主要客户包括广汽、吉利、长安、小鹏、蔚来、零跑等。
值得一提的是,中创新航总部所在的常州,动力电池销量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江苏省的二分之一,金坛区集聚了从正负极材料、隔膜、电池管理系统到电池等一系列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拥有规上企业超过100家,产业链的完整程度高达97%。蜂巢能源总部同样坐落于此,此外,宁德时代在溧阳先后投资五期项目,金额超过400亿元,其核心企业江苏时代是全球锂电行业3座“灯塔工厂”之一,也是常州首家“灯塔工厂”。
比亚迪位居次席,所产电池主要是内供,得益于自家汽车销量的提升(去年销售427万辆,同比增长41%),装车量同比上升28%至135.02GWh。不过排名第一的宁德时代增速更加迅猛,装车量同比大涨53.2%至256.01GWh。
比亚迪的市占率同比下滑2.52个百分点,宁德时代的市占率则同比上升1.89个百分点,领先优势超过20个百分点。过去一年,宁德时代推出多款创新产品,包括神行Plus电池、新一代麒麟高功率电池、骁遥增混电池、全球首款4C超充轻型商用车动力电池“天行L-超充版”、巧克力换电解决方案。这些新品的推出,不仅丰富公司的产品线,也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