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在利雅得的谈判,撬动了欧洲地缘政治局势,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中美竞争的格局,美方已经迫不及待,有消息称美驻华使馆将进行大裁员,这会否是中美关系再度转折的标志?中方又做了哪些措施来应对?

美俄在沙特的会谈取得了重大进展,双方不仅在乌克兰问题上达成了共识,还就改善双边关系取得了一致,两国很快将重新互派外交人员,并建立磋商机制,为下一步合作做准备,标志着双方关系开始回归正轨。这种变化为特朗普收缩和集中战略力量,投入到与中国的竞争中增添了助力。



本届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和上届政府有很大不同,拜登将中俄都视为对手,为了实施对中俄的“双重遏制”,他愿意竭力拉拢和维护欧洲传统盟友。但特朗普却将俄罗斯视为可合作的对象,为了改善对俄关系,他甚至不惜将欧洲弃如敝屣。这种变化反映出的是美国战略目标的变化,新的美国政府已经将中国真正视为全方位挑战和系统性竞争对手,这一点,美国务卿鲁比奥和副防长候选人已经证实了,并且美国现在已经迫不及待了。

这次美俄会谈获得初步成果之后,美国驻华使馆迎来了据说是中美建交以来“规模最大”的变化。香港《南华早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美国将裁减数百名驻华外交官,驻华外交机构规模将缩减最多10%,届时美国驻北京大使馆、驻广州、上海、沈阳、武汉和岘港的领事馆均会受到影响。



美新政府上台之后,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开始大幅削减开支,外交人员的减少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本无可厚非。但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拜登政府期间中美相处并不愉快,美方多次喊话要为中美关系设立护栏,却每每在中方予以回应之后出尔反尔,导致中美互信严重受损。到了特朗普政府,情况更是雪上加霜,他一上台就宣布对中国加税不说,还派军舰过航台海给中方上眼药,在中美关系第一道红线上反复试探挑衅。

美国要想和宏观行稳致远,想避免贸易战,少不了要在外交上多下功夫,以前的驻美大使伯恩斯于中美关系而言既没有助益,也没有建树,美新政府更要擢拔优秀的人才取而代之才是,然而美方却反其道而行之,大幅裁减驻华使官,是以美方究竟要怎样处理未来四年的对华关系,不禁令人担忧。



令人放心的是,中方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尚不清楚美方打的到底是什么算盘的情况下,中方已严阵以待。据美国财政部当地时间18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下降573亿美元至7590亿美元,已经达到了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全球合计持有美债总额也同步下降。



各国抛售美债的理由大致上是一样的,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和移民政策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冲击过大,即便不考虑贸易战的爆发,美国商品价格的上涨同样会导致经济放缓和通货膨胀,美联储只能维持高利率抑制这一进程,开始恶性循环。正是因为各方都不太看好美国未来的经济形势,也不接受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美元才会面临这么大的挑战,

事到如今,在美国对华敌意大幅度高涨、对抗态势不可逆转的当下,中美边打边谈已注定成为中美间的主旋律,中方对美国要始终奉行八字真经:抛弃幻想,准备战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