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阅读量最高的微信


古董式理发椅

老式理发工具

简易洗漱架和条椅

2月19日上午

当记者走进位于

钟祥市石牌镇山街31号的

这家理发店时

充满年代感的简朴陈设

让人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


龚正英在为居民理发

记者到店时,店内已坐满了人,店主龚正英正全神贯注地为一位老人理发,手中的剪刀在发丝间轻盈游走,动作娴熟且轻柔,仿佛在创作一件艺术品。老人惬意地闭着双眼,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享受着这份细致入微的服务。

“龚师傅的手艺那是没话说,这么多年了,我一直都找她理发。”一位正在等候的顾客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这位顾客年轻的时候就找龚正英理发,按他的话说,“这早已成为难以割舍的生活习惯。”

理发店内的气氛温馨而融洽,顾客彼此热情地打着招呼,聊着家长里短,欢声笑语此起彼伏。龚正英一边熟练地理发,一边与大家唠嗑。眼前的这一幕,让人感觉这间小小的理发店更像是一个邻里交流的场所。

这时,一位理完发的顾客整理好衣着准备离开,发现身上没带钱,他略带尴尬地说:“不好意思,今天忘带钱了。”龚正英微笑着回应:“没事,你赶紧忙你的去吧,都是老客户了。”

说完,她便迅速而利落地清理座椅周围的碎发,整理好工具,准备为下一位客人理发,仿佛刚才的小插曲从未发生过。

等待的顾客中,75岁的乐堤村村民李大丙与记者聊了起来。他笑着说:“左邻右舍都爱找龚师傅理发,我找她理发都好多年了,她手艺好、收费便宜,服务态度更是没得挑。”

1982年,青春正好的龚正英跟随父亲学习理发技术,后来自己开了店。从最初的收费3角、5角,到20世纪90年代末涨到6元,此后这个价格就再没有涨过。20多年来,物价持续攀升,生活成本不断增加,街坊邻居和家人都劝她适当涨价,可龚正英始终不为所动。她心里明白,身边不少老街坊和村民收入并不高,这6元钱的理发费,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笔需要精打细算的开支。

在龚正英的理发生涯里,理发店历经多次合并与搬迁,如今迁至母亲的老宅。尽管环境不断变化,但她精湛的手艺早已被乡亲认可。每天上午,理发店里总是人来人往,找她理发的人排起了长队。

这么多年来,龚正英为大家提供的服务范围,也远远超越了这间小小的理发店。许多街坊家中婴儿满月,会邀请她上门理发。对于辖区一些行动不便、卧床不起的老人,她会细心记录下理发的频率和具体要求,按时上门服务。2020年,她还加入石牌镇志愿者协会,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在2024年重阳节长桌宴等活动中,她为近百位高寿老人免费理发。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成家立业,老伴退休,龚正英也曾考虑过收起工具,安享晚年。然而,每当看到老顾客满怀期待地找上门来,她不忍心拒绝。柜子里那把被她悉心珍藏的马毛刷,是她刚学手艺时师傅留给她的。从18岁到60岁,这把刷子伴随了她40多年,见证了她对这门手艺的执着与热爱,也见证她对街坊四邻的无声承诺。

43年的漫长岁月,龚正英在这间小小的理发店里,坚守着亲民价格,坚守着传统手艺,坚守着暖心服务。她用一把剪刀,剪出了与乡亲们的深厚情谊,也剪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荆门晚报原创微信 未经授权 其它公众号禁止转载

记者/李天学 通讯员/雷清延 胡乒 文/图

编辑/聂传翼 二审/郑晓东 终审/张义

合作热线:0724-2378897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