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段已经流出的视频中,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几乎以一种“哽咽”的声音回应道,“乌克兰不接受任何未经乌克兰同意的和平协议。”

在经历数年的“冲突”之后,俄乌之战似乎越来越接近终局了,尤其是当特朗普入主白宫之后,这种可能性变得越来越高。

但在终局之外,这场潜在的和平协议,似乎又和乌克兰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干系。

弱国无外交,在特朗普领导的美国之下,对乌克兰尤其是泽连斯基而言,这句话更成为了赤裸裸的现实。



就在最近,特朗普突然宣布欢迎大俄重返国际外交,并与其进行了长达90分钟的通话,根据现有的情况来看,两者还约定了之后可能在沙特阿拉伯举行面对面会谈。

这对泽连斯基来说,非常糟糕。

泽连斯基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特朗普没有先打给自己,反而先打给了普大帝,这让他非常不舒服。

泽连斯基向乌克兰记者表示,“老实说,这并不愉快。”

特朗普有没有抛弃乌克兰,这是一个问题。

特朗普和普大帝通话后才致电给泽连斯基,而从谈话中来看,特朗普也最多只是将泽连斯基视为和平谈判中的次要配角。

这不仅是泽连斯基的噩梦,也是乌克兰的。

从现有的条件来看,似乎特朗普和普大帝准备在没有其他人的参与下,试图私下协商乌克兰的未来。

泽连斯基向记者明确表示,乌克兰不会接受任何未经乌克兰参与而达成的协议。

泽连斯基还强调,最关键的是,一切不能按照普的剧本进行,因为普正试图让谈判沦为双边对话。

双边对话是建立在友好、平等的基础之上的,而谈判,是高下立分是对舍求的界定。

对乌克兰来说,当下的局势非常棘手。

一方面乌克兰战场的僵持离不开背后西方的援助,而美国更是援助中的佼佼者,一旦离开美国的支持,仅靠欧洲,乌克兰很难长期坚持下去。

另一方面,特朗普上任后推动谈判结束这场战争的欲望越来越强,而乌克兰的诉求又是如此之“高”,让急于求成的特朗普隐隐有了“抛弃”乌克兰的想法。



泽连斯基接下来将会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在这场会议上,乌克兰总统试图争取盟友的支持,期间他还将会与美国副总统万斯进行一场会谈。

而这场会谈预计也不会顺利,因为万斯正是对拜登援助乌克兰政策最严厉的批评者之一。

美国向泽连斯基提出的论点是:乌克兰正在节节败退,而它必须正视现实面对接下来的局势。

而泽连斯基显然也会据理力争,强调只要获得足够多的支持,乌克兰就能够取得胜利,但显然,美国的耐心到了特朗普这里,正在耗尽。

好在,还有欧盟在支持乌克兰。

在会见乌克兰国防部长乌梅罗夫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发文表示,欧洲必须在任何谈判中扮演核心角色。

“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加强乌克兰实力,并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卡拉斯说。

尽管,欧盟仍然坚定支持乌克兰,但美国依然是全球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如果没有美国背后的支持,乌克兰仍然非常困难。

泽连斯基在接受《卫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如果没有美国的安全保障,就不是真正的安全保障。”

换言之,按照泽连斯基的想法,未来真的要进行和平谈判,也必须要由美国来保障乌克兰战后的长期安全问题。

尽管从整体援助金额来看,欧洲对乌克兰的经济援助已经超过美国,但美国拥有欧洲无法提供的武器与防空系统,例如今天被用来保护基辅的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

和乌克兰的忧愁相比,大俄显然非常欣喜。比起拜登时期的强硬态度,如今特朗普的立场无疑要轻松得多。

拜登在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曾直接切断了与大俄的联系,还曾公开称呼普是“暴徒”。

但一切都一去不复返了。

特朗普在与大俄会谈作出积极评价后,随即还在他的社交媒体“真相社交”上发表了充满乐观情绪的帖子,声称“与俄乌的谈话非常顺利,现在有很大可能结束这场可怕且血腥的战争。”

如果这场谈判真的落下帷幕,达成定果,那么这是谁的胜利呢?

是美国?大俄?还是乌克兰?

没有人是赢家。

这场持续三年的战争造成了几十万人的伤亡,最终只是为了一些土地,当然这些土地到底是谁的,现在还未成定局。

但不管土地是谁的,当三年前违反国际法进入乌克兰之后,结局就几乎注定了。

从特朗普的表态来看,乌克兰也似乎不太可能得到失去的土地。

特朗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他们夺取了大量土地,也为了那些土地而战,对于乌克兰,有些地方会归还。”

言外之意就是,有些土地是回不去了。

美国国防部长的发言就更为直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会议上,这位国防部长表示,希望乌克兰实现“主权且繁荣”,但同时强调:“我们必须认清,让乌克兰恢复到2014年前的边界并不是一个实际的目标,执着于这种虚幻的目标,只会让战争延长,带来更多痛苦。”

从理性的角度来看,的确是这样。

但从某些人类自古追求的公理来看,这是一场难以忍受的挫败,不管是对乌克兰,还是对所有热爱和平的人而言。



对泽连斯基来说,他也许可以容忍乌克兰在西方眼中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但很难忍受自己被特朗普“背刺”。

特朗普在与大俄展开谈判之前,就公开宣传了乌克兰无法加入北约,也不会收复所有被占领的土地,这个公开说法,显然是非常愚蠢的。

这就好比两个人进行商业谈判博弈,但谈判博弈还没有开始,特朗普就把自己的底牌全部扔了出去,还生怕别人看不到,要公开大声宣传。

乌克兰无法加入北约,意味着没有安全保障;不会收复所有被占领的土地,则意味着这是一场赤裸裸的失败。

对大俄而言,没有什么比这“更容易”的谈判了,这是战略上的一次伟大胜利。

瑞典资深外交官卡尔·比尔特也在社交平台 X 上发表了一则讽刺特朗普的批评:“在谈判尚未开始前就做出重大的让步,这确实是一种创新的做法。即使是张伯伦在1938年也没低到这种程度。尽管那场慕尼黑会议最后的结局仍然极为糟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今天的特朗普的确是当年的张伯伦。

比尔特还在帖子上附上一张历史照片,那是1938年,时任英国首相张伯伦从慕尼黑返国时,高举着那份臭名昭著且毫无价值的协议,该协议的代价是割让捷克斯洛伐克与解体,这进一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没人知道特朗普是怎么想的,也许他打心眼里的确喜欢大俄。

但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乌克兰最终的结局会“非常悲惨”。

按照大俄的说法,要坚持任何和平协议都必须包含乌克兰放弃俄已经占领的地区,甚至包括尚未占领的地区,例如拥有50万人口的城市扎波罗热。

此外,乌克兰还必须成为中立国,并且解除军备,以及永不加入北约。

按照这个说法来看,乌克兰就跟案板上的肉没什么区别,今天取不了,明天还取不了吗?

时局对乌克兰非常不好,至于接下来谈判的走向,很大程度上也不是乌克兰能够决定的了,这是美国、欧洲、大俄的三方博弈。

更进一步,这可能还是欧美之间的博弈。

俄乌冲突初期,乌克兰经历过击退大俄袭击基辅期间那段最黑暗绝望的时期。当时许多人曾称大俄几天之内就会拿下基辅,但现在都成了案板上的笑话。

但长期来看,乌克兰面对的仍然是号称地球第三的军事实力强国,目前,在大俄于乌克兰东部战场持续推进之际,泽连斯基也再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这是价值观之间的争执,同时也是人类古老追求的公理原则。

他们,都需要做出抉择。

end.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