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精妙的案件设计、深刻的社会议题及嘉宾的精彩表现,由芒果TV自制的互联网普法教育推理节目《大侦探》系列自开播以来,便赢得广大观众喜爱并积累了深厚的粉丝基础。
2月5日,《大侦探》第十季——《大侦探·拾光季》(以下简称《拾光季》)开播。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节目中心副总经理晏吉表示,本季节目组在玩法层面实施“动态微创新”,通过角色系统革新、线索埋藏机制优化、沉浸式投票舱引入等方式,力求为观众带来新鲜收视体验。
多维创新 提升沉浸体验
首期节目,嘉宾何炅、张若昀、大张伟、王鸥、魏晨、杨蓉、吴昕回归并遭遇短剧拍摄现场突发“凶案”……节目组以近期社会广泛关注的微短剧为载体,通过缜密推理揭露案件真相。“一如既往,熟人局就是很快乐。”“选题紧跟社会热点,代入感十足”,观众既感慨“熟人局”回归的化学反应,也惊喜于节目形式的新变化。
晏吉介绍,《拾光季》在内容创作上多维创新,力求在保证推理逻辑严谨的同时,赋予节目更多社会意义及观赏价值。在主题设计上,节目深度聚焦社会情绪,挖掘正向议题,关注少数群体,构建具有社会洞察力的案件母题。例如,节目通过“癫感”“强剧情”“多反转”的故事架构,贴近真实生活场域的人物设计,以及精心打造的录制场景,营造具有代入感的故事氛围。节目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强烈的戏剧张力,也在推理之余对社会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玩法机制方面,节目组推出“动态微创新”体系:角色系统从随机抽卡升级为深度定制,线索埋藏权由节目组预埋转为赋予玩家,新增现场质询机制与沉浸式投票舱。这些创新设计不仅增强玩家间的博弈张力,也进一步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和沉浸感。
晏吉表示,本季内容策划充分调研观众意见及建议,实现节目组和观众“共谋式参与”。无论是搜证环节中玩家互动的戏剧性,还是“质询攻防战”催生的惊喜名场面,都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玩家即兴演绎产生的戏剧张力,让案件走向呈现影视级悬念感;线索和投票环节的升级,引发观众逐帧分析、同步讨论,“假粉”(《大侦探》粉丝群体的自称)的深度参与进一步印证节目组“让推理从观赏变为体验”的设计理念。
立足现实 强化价值引领
作为一档推理类综艺,《大侦探》始终将社会热点与主流价值观的融合作为创作核心。晏吉介绍,本季节目构建“三位一体”内容坐标系:最高人民法院“合议庭”环节强化法治纵深、社会学专家提供议题洞察,青年文化观察捕捉时代脉搏。这种模式既保证案件逻辑的严谨性,又将普法教育转化为有温度的社会叙事。
晏吉表示,悬疑推理类综艺创作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来自三方面:一是观众审美阈值提升,已从“解谜快感”转向“共情共振”,单纯机械性推凶难以满足他们的深度需求;二是在微短剧、短视频碎片化观看模式冲击下,长视频内容吸引力亟待加强;三是社会议题的呈现需在关怀尺度与创作自由间取得平衡。机遇方面:一是技术爆发让项目落地执行更高效便捷,例如AI创作支持与虚拟制片技术提升制作效率、AR互动观看提高用户黏性;二是市场培育初步完成,悬疑推理内容逐渐主流化,形成稳定受众基础;三是Z世代对“高智商社交”的需求,推动推理向线下、元宇宙等场景迁移。“作为悬疑推理综艺创作团队之一的《大侦探》节目组,也在积极拓展传播渠道,充分激活生态新势能,加强与新兴媒体平台的合作。”
为应对挑战,《大侦探》团队不断调整自身创作策略,以应对观众审美阈值的提升和短视频的冲击。晏吉介绍,节目组坚持构建“金字塔结构”的内容体系:以严谨的凶案逻辑为基底,中层铺陈多线人性叙事,顶层嫁接时代情绪触点,确保每一案都经得起观众“逐帧推敲”。叙事节奏上强化“蜂窝式结构”,通过紧密设置独立的悬念钩子,保持整体逻辑链的精密咬合。未来,《大侦探》将继续锚定“内容重力”——唯有扎实的社会洞察与精密的创作逻辑,才是穿越时空的内容常量。正如本季“拾光”的寓意:优秀的作品不该是空中楼阁,而应是照进现实的光束。
对话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节目中心副总经理晏吉:四个维度保持IP创作活力
《综艺报》:走过十季,节目组如何保持创作活力?
晏吉:一是题材维度紧跟社会热点,实时捕捉Z世代情绪脉冲;二是场景维度打造沉浸式探案场域,确保观众和嘉宾“置身其中”;三是逻辑维度趣味与难度共存,开拓更烧脑的脑力游戏;四是交互维度多渠道收集观众反馈和建议,迅速调整和优化。
《综艺报》:本季场景搭建有哪些新尝试?
晏吉:在场景搭建方面,注重沉浸感,营造多层叙事空间,增强空间纵深感与细节真实感,力求让嘉宾和观众仿若置身于案件现场。例如,首案《我在竖莱坞拍短剧》就将背景设定在当下热门的微短剧拍摄现场,在棚内打造城市实景,既是对微短剧产业的镜像呈现,又是对影视造梦机制的隐喻解构。特别设计的“戏中戏”结构,让推理过程成为一场思辨实验。
《综艺报》:IP衍生开发方面有哪些规划?
晏吉:未来,节目组将以综艺为核心,持续探索衍生作品开发。如在短剧、微短剧领域,节目组将开启“番外篇剧场”,讲述经典案件的尘封往事;电影方向,节目组将探索“平行时空叙事”,用大银幕呈现更宏大的故事形态。我们期待通过不同媒介的特异性表达,进一步丰富“大侦探宇宙”的多向内容。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zongyiweekly@163.com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