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纽约客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漫画《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条狗》,互联网匿名的特点,被这幅漫画演绎的淋漓尽致。

时至今日,我们还是能从这幅漫画上看到别人或者自己的影子,就拿买车这件事来说,抖音上似乎是人均保时捷,互联网论坛上,BBA的34C都是入门级车型,都是买不起BBA打肿脸充胖子的人。56E这个级别,勉勉强强达到了“还算可以的一台车”,真正要算豪车的,那肯定得奔驰S级参数图片)、宝马7系这个级别了。


不信你去汽车论坛上问问,宝马5系算不算豪车?奥迪A6算不算豪车,持有否定答案的肯定占大多数。网络的匿名性,让网友可以通过虚拟自己无比强大嘲笑别人来获得在世界上仅有的一点小满足。

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全国只有4000多万的家庭有车,81.2%的家庭开的,都是20万以下的车,开100万以上车型的家庭,全国加起来,也只有12.4万户,开50万以上100万以下家用车的家庭,也只有40万户,开3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家庭,只有99万户。

这次普查是2020年做的,和如今2025年的数据肯定有一定的出入,另外,得益于这几年国产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20万以上的高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大幅增加,所以这个统计数据,和现在的情况肯定有一定的出入,但是还是不影响我们的结论。那就是宝马5系,以及这个价位的车型,已经是普通家庭的天花板了。


很多人说,那怎么马路上遍地是豪车?你听过什么叫做幸存者偏差吗?在二战的时候,美国对于返航后被击中的飞机进行统计,发现机翼最容易被击中,所以想要对机翼进行加强,但是被一名教授制止了,因为它告诉美军,机翼被击中的数量最多,是因为机尾被击中的飞机都回不来了,都已经坠毁了,所以应该加强机尾。


为什么我们觉得马路上到处都是BBA?到处都是豪车?是因为这些车型会让我们印象更深刻,这也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浙江确实高端车的占比比其他地区高,但是全国绝大多数地区,15万以下的车型还是占了绝大多数。

宝马5系的指导价是43.99-52.59万元,别看现在它优惠挺大,动不动就优惠10来万,但是它也不是普通家庭可以考虑的,很多人觉得买车就是,这车35万,我付个首付15万,其他的慢慢还就行了,实际上,你真一定养得起。


裸车35万,算上购置税,保险等,落地要40万,首付14万,贷款3年你每个月要还6270。宝马5系油耗算9升,一年开一万五千公里,你每个月油费要花1000,保险一个月大概五百,小保养一两千,大保养三四千,还有洗车停车费,你算算你真的买得起吗?

小时候想买兰博基尼 读书的时候想买宝马 工作了想买雷克萨斯 结婚前想买大众 最后成了吉利车主... 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