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癌症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致死疾病之一。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的特殊性,更容易罹患乳腺癌(BC)、宫颈癌(CC)和卵巢癌(OC)等特定类型的癌症,这也是导致女性死亡和疾病负担的主要因素[1]。尽管近年来中国在公共卫生政策、癌症筛查和早期诊断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BC、CC和OC的疾病负担仍在持续上升,并表现出特定的年龄分布和时间趋势。深入分析这些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优化防控策略、制定精准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近日我们整理发布了1990年至2021年全球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癌的发病状况及归因风险因素分析(点击阅读:)。本期我们整理了西安交通大学毛瑛教授、比利时根特大学张维宏教授和南方科技大学朱斌助理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概述了1990-2019年中国女性癌症疾病负担及危险因素变化趋势,以期为癌症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研究方法

本研究[2]基于全球疾病负担(GBD)2019数据库和世界人口展望(WPP)2019数据,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系统分析了1990年至2019年间中国女性三大癌症BC、CC和OC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IR)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的变化趋势,并计算年均变化率(AAPC)。同时,通过年龄-时期-出生队列(APC)模型,评估年龄、时间及出生队列对疾病负担的影响,使用人群归因风险(PAF)分析确定主要可归因风险因素。

研究结果

1

中国女性癌症疾病负担现状

2019年,中国女性BC、CC和OC的新发病例数分别为36.8万、11.0万和4.6万例,对应的DALYs负担分别为288万、162万和84万,居全球前列。尽管中国女性癌症的ASIR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数据显示,中国与全球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此外,三种癌症的发病率和DALYs在50-69岁年龄段达到峰值,提示该年龄组是高危人群。

2

长期趋势分析

BC:ASIR年均百分比变化(AAPC)为2.6%,呈持续上升趋势,在1997–2010年(APC = 3.2%)和2017–2019年(APC = 3.9%)增速显著。尽管2002–2015年间BC的DALYs略有下降(APC = -0.8%),但2016年后呈回升趋势(APC = 1.3%),整体变化幅度不及全球改善水平。

CC:ASIR总体呈上升趋势(AAPC = 1.1%),1999–2004年增幅最明显(APC = 5.2%)。2005年后增长放缓(APC = 0.6%),可能受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和筛查的影响。CC的DALYs在1990–2019年间略有下降(AAPC = -0.3%),但不同年龄段的变化存在显著差异。

OC:ASIR(AAPC = 2.0%)和DALYs(AAPC = 1.3%)均持续上升,并在2017–2019年进入快速增长期,提示该疾病负担正成为中国女性健康的重要威胁。

3

年龄-时期-出生队列分析

年龄效应:三种癌症的发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BC和CC的DALYs高峰出现在55-60岁,而OC的高峰年龄为70-75岁(图1)。

时期效应:中国三种癌症的发病率均高于全球同期水平,特别是OC的DALYs增长显著。而BC的DALYs在2005–2015年间有所下降,提示该时期的早筛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过去十年也观察到CC的有利趋势,但改善不显著且不及全球变化趋势显著(图1)。

出生队列效应:1950年后出生的女性三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BC和CC的DALYs峰值分别出现在1945年和1965年出生队列,而OC的DALYs波动最为明显。另外,1985年后出生的女性在BC和CC的DALYs负担上有所下降,可能与医疗可及性改善、健康意识提升及HPV疫苗接种率增加有关,提示针对年轻女性的早期预防和筛查措施已初见成效(图1)。


图1.年龄-时期-出生队列效应对三种女性癌症疾病负担的影响

A.乳腺癌 B.宫颈癌 C.卵巢癌

4

主要可归因风险因素

BC:高体重指数(BMI)为最主要的风险因素(PAF = 11.66%),其影响力在1990年(4.38%)至2019年(11.66%)间显著增加,高空腹血糖(PAF = 5.10%)和吸烟(PAF = 5.00%)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此外,饮食风险(PAF = 4.84%)、酒精摄入(PAF = 2.44%)和低体力活动(PAF = 0.73%)也对BC的DALYs负担产生影响(图2、图3)。

CC:不安全性行为是绝对主导因素(PAF = 100.00%),提示宫颈癌的发生几乎完全由HPV等性传播感染所驱动。吸烟(PAF = 8.98%)对CC的影响在老年人群中更为显著(65岁以上PAF = 11.50%-13.00%)(图2、图3)。

OC:高空腹血糖(PAF = 5.35%)、高BMI(PAF = 1.99%)和职业暴露(PAF = 0.94%)是主要风险因素,特别是在50岁以上人群中,职业暴露的影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图2、图3)。


图2. 女性癌症DALYs归因风险因素的比例趋势

A.乳腺癌 B.宫颈癌 C.卵巢癌


图3.女性癌症及其风险因素对各年龄段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的贡献比例

A.乳腺癌 B.宫颈癌 C.卵巢癌

总结

本研究揭示了1990年至2019年间中国女性BC、CC和OC的疾病负担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BC和CC的ASIR在研究期间持续上升,尽管CC的增长速率在2005年后有所放缓,这可能归因于广泛实施的HPV疫苗接种和筛查措施。OC虽然发病率较低,但其ASIR和DALYs增长率最高,提示该疾病正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此外,BC和CC的ASIR在50-55岁女性中达到峰值,而OC的疾病负担主要集中在70-79岁女性群体中。

年龄、时间和出生队列效应在三种癌症的负担变化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同年龄组的主要危险因素存在差异,例如高BMI和高空腹血糖水平是BC和OC相关DALYs的主要贡献因素,而不安全性行为则是CC负担的核心驱动因素。此外,随着中国医疗资源的改善,1985年以后出生的女性,其DALYs负担有所下降,这可能与更好的医疗可及性和健康管理措施有关。

本研究通过解读流行病学数据,观察到中国女性癌症负担的显著变化趋势,提示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早期筛查,通过健康教育提升公众健康意识,并针对不同年龄群体精准开展风险干预措施,以降低特定癌症的发生率和疾病负担,从而改善女性健康结局。

参考文献:

[1] Sung H, Ferlay J, Siegel RL,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2021. 71(3): 209-249.

[2] Ning W, Liu J, Lu Y, Zhu B, Zhang WH, Mao Y. Trends in the Disease Burden and Risk Factors of Women's Cancers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19. Int J Public Health. 2024. 69: 1607245.

编辑:Liang

审校:Faline

排版:Faline

执行:Faline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