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消费市场迎利好!!!
近日,商务部等6部门印发的《关于做好2025年家装厨卫“焕新”工作的通知》指出,各地要重点聚焦绿色、智能、适老等方向,支持消费者开展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所用物品和材料购置,为激发家居消费市场活力再添新动力。
家装厨卫“焕新”涉及五大类
最高可补30%
家居消费市场规模庞大
《通知》的出台有助于
激发居民的消费潜力
进一步促进内需扩大
(网购平台活动页面截图)
从补贴品类来看
《通知》表示,家装厨卫“焕新”以装修材料、卫生洁具、家具照明、智能家居、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五大类为主,各地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居民消费习惯和具体实施条件,自主确定各大类下具体品类。
其中,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品类参照《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产品建议清单》,各地可根据当地老年群体实际需求,因地制宜丰富本地区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产品清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确保风险可控前提下,探索以装修合同为依据实施补贴。记者在商务部发布的《清单》上看到,类别包括地面和门改造、卧室改造、如厕洗浴设备改造、厨房设备改造、物理环境改造、智能辅助产品等六大类25种产品。
从补贴标准看
《通知》要求,补贴标准应不高于实际销售价格(剔除所有折扣和优惠后的价格)的15%;对购买1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产品的,应不高于20%;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补贴标准可适度提高,应不高于30%。各地应根据补贴方式自主确定每人每类产品享受补贴件数、单个商品或每套房(每户)最高补贴金额、每人(每户)累计最高补贴金额等限定条件。
推动行业升级
满足个性化需求
在北京居然之家世纪金源店,消费者王女士正在体验智能厨房设备。王女士告诉记者:“我一直想把厨房升级一下,如今新的智能微波炉能手机操控,感觉生活一下子就变得高大上了。现在有了以旧换新政策,非常划算。”
正在挑选智能门锁的消费者方先生也对记者表示:“旧门锁用了好多年,这次想换个智能门锁。出门不用带钥匙,家里来客人了还能远程开门,方便又安心以旧换新能省不少钱,是个好机会。”
中国家居数字化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明占喜对记者表示,此次政策精准定位市场需求,通过各地自主确定补贴品类、标准等方式,能够极大地激发消费者的积极性。过去消费者因担心高昂成本而对旧房厨卫改造望而却步,如今在补贴政策刺激下,会更愿意投入资金进行“焕新”。这不仅能直接带动家装厨卫产品的销售,还将激活整个产业链,从上游的原材料生产,到中游的产品制造,再到下游的销售与安装服务,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网购平台活动页面截图)
智能家居产业联盟分析师安河对记者表示,消费者对家装家电智能化的需求日益旺盛,《通知》鼓励家装厨卫向智能化“焕新”,将有力推动产业升级。以旧换新不再是简单的产品更替,而是满足消费者对更智能、个性化生活的追求。智能化产品的普及,不仅提升了家居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对企业而言,这意味着要加大在智能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对于消费者来说,能够享受到更优质、高效的家居生活体验,实现消费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形成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双轮驱动格局。
严防虚假交易、骗补套补等行为
不得“先涨价后补贴”
数据显示,2024年家装焕新活动带动约1200亿元消费规模,2025年政策覆盖更广、流程更简便,有望带来更可观的消费增长。如何在这一过程中杜绝资金漏洞,构建严密监管体系,确保补贴精准落到实处,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通知》对优化补贴流程、加强资金监管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一视同仁支持线上、线下经营主体,以及不同所有制、不同注册地、不同规模经营主体参与家装厨卫“焕新”。
在强化全流程监管方面,《通知》进行了细化,要求通过多方数据比对等数字化手段,严防虚假交易、重复申领、骗补套补等行为,及时通报发现问题和处理结果。依法依规严肃处理骗取套取国家补贴资金等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严厉查处。
各地还要强化参与补贴商品管理,参与补贴活动的经营主体实施产品销售价格公开承诺。对发现存在不履行价格承诺、“先涨价后补贴”等价格违法行为,以及套取补贴资金的经营主体,要第一时间取消其参与活动资格,并追缴国家补贴资金。以装修合同为依据实施补贴的地区,要制定风险防范应对预案,强化核验核查,确保装修合同、项目内容等的真实性,切实保障资金安全。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孙蔚
编辑/李晓雨
监制/何永鹏 任震宇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 8831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