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国外新客户是否靠谱”“跨境贸易可能遇到的邮箱诈骗和假水单如何识别”“遇到出口商品的相关麻烦怎么解决”……2月21日上午,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联合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市涉外商事与法律服务中心举办“民企会客厅”·涉外法律服务—国际贸易专场活动。

活动吸引达时科科技、康弘药业、莫桑比克中莫商贸、趣优考体育发展等近20家国际贸易及涉外项目运营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线上报名参加。

目前成都全市已有685名涉外律师,分布在248家律师事务所。近年来,通过政策转化、机制创新、合作交流,在服务能级、人才培育、平台建设上均取得较好成效,成都律师在国际贸易及境外上市、外商投资等涉外领域聚力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服务企业的典型案例。

据市涉外商事与法律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具备国际仲裁、商事调解、外国法查明三大功能,拥有1698名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仲裁员、899名律师调解员(36名为全国涉外领军人才)及94名外国法查明专员(25人具有境内外执业资格),业务范围可涵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140多个。

活动中,市律师协会涉外专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围绕“跨境贸易诈骗预防和人身安全防护”“跨境争议解决ABC——以国际仲裁为例”进行了讲解,并与现场企业代表进行交流。

“赛事运营特别是国际赛事引进,企业应该如何规避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在现场,四川趣优考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昊洋提问。涉外律师结合企业业务方向,详细分析了国际赛事举办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点和解决方案,并特别强调,在《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纲要》中专门提到要推进依法治体,建立体育领域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与此同时,市委政法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联合推出的“蓉法护企面对面”系列活动也迎来首场“法护科技、解忧促创”座谈会。

红星新闻记者 颜雪

编辑 于曼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