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下的友谊奇遇——《天赐灵机》





今天聊聊美国电影《天赐灵机》。

片名Ron's Gone Wrong (2021),别名罗恩失灵了 / 失灵脑朋友(港) / 天兵阿荣(台)。



当今科技飞速发展,动画电影也早已不再局限于童话和冒险故事。它们开始大胆探讨现代社会的各种议题。

《天赐灵机》便是这样一部深具寓意、趣味横生的动画片。影片讲述了小男孩巴尼与有缺陷的B-Bot机器人罗恩之间的意外友情,以轻松幽默的方式,传达了关于友谊、技术依赖与消费主义的思考。



《天赐灵机》是伦敦新兴动画工作室Locksmith Animation的作品,也是20世纪影业在蓝天工作室关闭后的首次动画尝试。译名《天赐灵机》玩了一个谐音梗,既暗示了“天赐良机”,也巧妙融合了“机会”“机器”。

本片也是2021年继《智能大反攻》(The Mitchells vs. the Machines,2021)之后的第二部探讨社交媒体技术出错带来麻烦的动画电影。两部电影都有奥利维亚·科尔曼出演,都有名叫马克/马克(Mark/Marc)的年轻发明家。



电影讲述12岁小男孩巴尼与他新得到的有缺陷的个人机器人罗恩之间的故事。

在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世界,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名为B-Bot的机器人当好朋友,但巴尼却因种种原因落空。他是一个孤独的少年,常常遭遇校园欺凌,交朋友也困难重重。他的生日愿望很简单:拥有号称“开箱即用的最好朋友”的机器人B-Bot。

最终,巴尼的家人给他带回了一个从卡车上掉落的破损机器人。这个名叫罗恩的机器人与众不同,它无法正常连接网络,而且似乎总是出错。



尽管如此,巴尼并没有放弃罗恩,而是决定亲自教它关于友谊的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一连串有趣而感人的冒险。两人共同面对网络欺凌、社交媒体的诱惑,以及科技巨头Bubble的阴谋。

每一次挑战都让巴尼学到了如何与人建立真正的联系。罗恩也从一个缺陷重重的机器人,渐渐转变成了一个懂得人类情感的“朋友”。



几款B-Bot的涂装造型类似于《星球大战》中的帝国冲锋队和达斯维达,还有漫威的钢铁侠、黑豹和惊奇队长等。

因为20世纪影业、卢卡斯影业和漫威娱乐都是发行这部电影的华特迪士尼公司的子公司。



《天赐灵机》不仅是一部关于友谊的电影,它还探讨了现代人对技术的过度依赖,以及科技如何影响孩子们的社交生活。

电影对技术的看法充满辩证。一方面,它警告我们,技术滥用可能会使人际关系变得稀薄;另一方面,它也承认科技在连接人们方面的重要性。影片结尾更是鼓励观众自己思考技术的影响。



在故事中,B-Bot不仅是孩子们的玩伴,还是他们与世界之间的桥梁。然而,这种无处不在的技术连接,却让孩子们逐渐失去了面对面交流的能力,变得更加孤独和焦虑。

影片中的Bubble公司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这个科技巨头不断推出新产品,迎合消费者需求,赚取巨额利润。他们甚至利用孩子们的社交数据,开发精准的广告推送算法。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更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消费主义的牺牲品。



《天赐灵机》同样展现了科技的光明面。

罗恩一开始总是搞砸事情,但它以独特的方式帮助巴尼学会了如何建立真正的友谊。

影片中的其他角色,比如巴尼的父亲和祖母,也在各自的方式中传递着爱与支持的重要性。

这样的元素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既有趣又感人的故事。观众在欢笑与泪水中,感受到人性的温暖。



从视觉效果来看,《天赐灵机》无疑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动画电影。

它的未来主义风格让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仿佛走进了苹果公司设计的未来世界。

罗恩的设计有些类似于《超能陆战队》中的大白(Baymax)和《机器人瓦力》中的伊芙(Eva),但凭借其独特的个性和行为,也很能让人喜爱。

此外影片中的角色各具魅力,设计别致,动作场景流畅生动,色彩搭配适当,给人一种明亮而温馨的感觉。



《天赐灵机》也有一些不足。

故事情节显得有些过于简单,缺乏必要的转折和深度,导致观众在观看时难免感到乏味。

一些角色和情节设计显得过于刻意,缺少真实感,这可能让观众在观影时产生不必要的疑惑。

反派角色是最大的短板。雄心勃勃的商人安德鲁形象单薄,缺乏深度,这让电影对技术公司的批评显得有些肤浅。



《天赐灵机》总体温馨,还是值得一看的。

无论是友谊的珍贵还是技术带来的孤独,故事都以轻松的方式展现出来。它轻松幽默地探讨了现代友谊和技术依赖的问题,引导观众思考数字时代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



思辨科技两面性,

共探友谊奇遇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